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835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26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触控层、保护层、阵列基板和有机发光器件。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图案层、第一绝缘层和桥接层。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本申请将触控层设置在衬底和有机发光器件之间,通过先制备触控层,再制备有机发光器件,使得触控层的工艺不会受到有机发光器件的影响,进而提升了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触控技术由于其人性化的设计及简单快捷的输入等特点,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鼠标和键盘,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可靠性佳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根据触控感测层在显示面板中的设置方式不同,触控显示面板分为外挂式(AddonMode)、内嵌式(In-cell)和外嵌式(On-cell)等结构。考虑到工艺以及良品率等因素,目前仅能实现将采用on-cell技术的显示装置的量产。由于触控显示面板中有机发光器件对温度和水汽比较敏感。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上玻璃基板上制备触控层时容易受到环境和温度等因素的制约,这对触控层的材料和制备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触控显示面板中有机发光器件对触控层的制备产生干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触控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图案层、第一绝缘层和桥接层;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上,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桥接层;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之上,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之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域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域之间的非发光区域;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非发光区域。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上,所述有源层包括中间的沟道区以及位于所述沟道区两端的源极掺杂区和漏极掺杂区;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上;第一金属层,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沟道区相对设置;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阳极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阳极;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金属和漏极金属,所述源极金属与所述源极掺杂区电连接,所述漏极金属与所述漏极掺杂区电连接。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分离;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上,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阳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内设置有用以容纳发光层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漏极金属电连接;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间隔分布的像素定义体;所述发光层,设置在相邻所述像素定义体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阳极电连接;所述阴极,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发光层上。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阳极为透明阳极。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图案层包括网格状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均为网格状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中的其中一者通过所述桥接层跨接。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触控图案层上的正投影图案位于所述触控图案层的网格内。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在所述阴极上。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衬底,并在所述衬底上形成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图案层、第一绝缘层和桥接层;S20、在所述触控层上形成保护层;S30、在所述保护层上形成阵列基板和有机发光器件,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S40、剥离所述基底。在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触控图案层包括网格状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均为网格状结构;其中,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触控图案层上的正投影图案位于所述触控图案层的网格内。有益效果:本申请将触控层设置在衬底和有机发光器件之间,通过先制备触控层,再制备有机发光器件,使得触控层的工艺不会受到有机发光器件的影响,进而提升了产品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和衬底的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的电极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第三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的电极图案与发光层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四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触控显示面板中有机发光器件对触控层的制备产生干扰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剖面图。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1、触控层12、保护层13、阵列基板和有机发光器件15。所述衬底11的制备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有机树脂中的其中一者。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12和衬底11的剖面图。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12的电极俯视图。所述触控层12设置在所述衬底11上,所述触控层12包括触控层121、第一绝缘层123和桥接层12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121包括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均为网格状结构;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中的其中一者通过所述桥接层122跨接。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均采用导电金属制备。所述第一绝缘层123的制备材料即可以为有机树脂,也可以为氮化硅和氧化硅。所述桥接层122包括跨接金属。所述第一绝缘层123内设置有用以将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与所述桥接层122电连接的过孔。这是由于当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设置在同一金属层时,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相互绝缘设计,但是当两者需要发生“跨越”时,需要借助桥接层122实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均为菱形网格状结构。所述保护层13设置在所述触控层121和所述桥接层122上,所述保护层13的制备材料包括有机树脂;同时,所述保护层13能够起到平坦化所述桥接层122的作用。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121和所述桥接层122的上下关系不做具体限制,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制备上述结构的触控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触控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图案层、第一绝缘层和桥接层;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上,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桥接层;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之上,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之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触控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图案层、第一绝缘层和桥接层;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上,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桥接层;阵列基板,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之上,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有机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之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域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域之间的非发光区域;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非发光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上,所述有源层包括中间的沟道区以及位于所述沟道区两端的源极掺杂区和漏极掺杂区;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上;第一金属层,设置在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沟道区相对设置;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阳极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阳极;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金属和漏极金属,所述源极金属与所述源极掺杂区电连接,所述漏极金属与所述漏极掺杂区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所述阳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分离;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上,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阳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内设置有用以容纳发光层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漏极金属电连接;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校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