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1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它包括主控制器、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开路继电器组,其中,开路继电器组分别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对应端口之间的通断控制。该装置具备多节模拟电池串联转接的功能和软件控制模拟电池开路、短路等故障情况的功能,并且多台故障模拟器可串联实现任意数量的模拟电池的串联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拟器
,具体地指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模拟器是一种模拟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对象(实际电池组)的设备。电池模拟器在测试电池管理系统产品时,需要模拟多节电池串联时发生某一节或多节电池开路,短路等情况;开路故障状态需通过人为将模拟电池的输出线断开,短路状态需人为将模拟电池输出线正负极短路,然而这种传统的人工接线方式,效率低,易接错烧坏设备且非常危险,当串联的电池较多,电压很高时,接错不仅会烧坏设备,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该装置具备多节模拟电池串联转接的功能和软件控制模拟电池开路、短路等故障情况的功能,并且多台故障模拟器可串联实现任意数量的模拟电池的串联操作。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制器、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开路继电器组,其中,开路继电器组分别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对应端口之间的通断控制。它还包括短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之间,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之间,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之间的短路控制。它还包括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与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与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之间,以及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之间的通断控制。所述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和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分别接入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模拟正极扩展接口B和模拟远端反馈正端扩展接口V。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电脑的电池模拟器故障模拟控制程序启动,电脑与故障模拟装置的主控制器建立连接;步骤2:电脑读取主控制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的状态信号,从而获取开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和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的开关状态;步骤3:将电脑中电池模拟器故障模拟控制程序的控制状态标志与主控制器控制信号输出端的状态保持一致;步骤4:电脑的电池模拟器故障模拟控制程序根据需求向主控制器发出开路继电器组或短路继电器组或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的控制指令,以及开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和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的组合控制指令;步骤5:主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发出对应的继电器控制指令,使开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和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执行相应的开关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由主控制器控制的开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和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实现了模拟电池各种故障的模拟,故障模拟过程简单快捷,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池输出线,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多台故障模拟器可通过扩展接口连接实现任意数量的模拟电池的串联故障模拟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路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继电器驱动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远端反馈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主控制器、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开路继电器组,其中,开路继电器组分别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对应端口之间的通断控制。上述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由电池模拟器的第一个虚拟电池BT1对应的输入端子BA1引入;上述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和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由电池模拟器的第二个虚拟电池BT2对应的输入端子BA2引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电源转换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电脑的信号导入主动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分别给通信模块、主控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提供各自所需的工作电源(故障模拟器的电源由外部输入并通过电源转换模块将单电压转换成各个模块所需的各个不同电压)。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选择的型号为恩智浦型号:MK70FN1M0VMJ15(原飞思卡尔)。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短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之间,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之间,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之间的短路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与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与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之间,以及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之间的通断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路继电器组包括开路继电器C1、开路继电器C2、和开路继电器C3,所述开路继电器C1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分别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第一模拟负极B11-和第一模拟远端反馈负端V11-之间的同时通断;开路继电器C2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电池正负极串联模拟端口B11+,以及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与故障模拟器远端反馈串联模拟端口V11+之间的同时通断;开路继电器C3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和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分别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第二模拟远端反馈负端V21+和第二模拟负极B21+之间的同时通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路继电器组包括短路继电器D1和短路继电器D2,其中,短路继电器D1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以及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之间的同时短路控制;短路继电器D2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制器、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开路继电器组,其中,开路继电器组分别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对应端口之间的通断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制器、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开路继电器组,其中,开路继电器组分别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对应端口之间的通断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短路继电器组,短路继电器组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之间,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之间,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之间的短路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远端反馈控制继电器组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与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与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之间,以及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之间的通断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继电器组包括开路继电器C1、开路继电器C2、和开路继电器C3,所述开路继电器C1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分别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第一模拟负极B11-和第一模拟远端反馈负端V11-之间的同时通断;开路继电器C2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串联后端口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电池正负极串联模拟端口B11+,以及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与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2-串联后端口与故障模拟器远端反馈串联模拟端口V11+之间的同时通断;开路继电器C3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和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分别与故障模拟器输入端子的第二模拟远端反馈负端V21+和第二模拟负极B21+之间的同时通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池模拟器的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继电器组包括短路继电器D1和短路继电器D2,其中,短路继电器D1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第一模拟电池正极B1+和第一模拟电池负极B1-之间,以及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1+和第一模拟电池远端反馈负端V1-之间的同时短路控制;短路继电器D2用于在主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第二模拟电池正极B2+与第二模拟电池负极B2-之间,以及第二模拟电池远端反馈正端V2+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湘朱海峰李鑫严运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