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118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其特征在于:井体按水流动顺序分为过滤井室、截流井室和出水井室,过滤井室与截流井室之间设置格栅,截流井室与出水井室之间设置溢流堰;截流井室下部设置截污管与外部连通,截污管口处设置截污阀;出水井室设置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防倒灌拍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截污水井装置适合于乡镇地区合流管的小流量截污,具有自动运行、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施工维护方便,能自动控制合流污水的截留量,避免截污量过大造成的后续管路负荷过大以及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
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排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
技术介绍
由于中国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普及,使得适合与我国乡镇污水有效收集的截污井装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普遍出现的问题是乡镇污水有效收集率低,乡镇污水进水浓度普遍偏低,雨季进水量超设计规模,污水厂能耗大,经分析污水收集管网截污井的设置存在问题的影响较关键,若能有效控制污水收集(减少低浓度合流雨水的截流量,杜绝江水倒灌),将会产生显著效益。通常采用的典型截流装置及存在的问题如下:1)堰式截污井通过截污井内堰的溢流高程设置控制截污量,旱季时合流管内水流全截留入截污管,雨季时,截污管截留理论设计截流量,多余的水量通过溢流堰排出到出水井。堰式截污井具有简单易行、管理维护简单的特点,但合流管满管流时,截污量远超设计截污量。且在末端接入江河口时容易有倒灌现象,严重影响截污效果。2)电控调节截污井电控调节截污井是通过设置截污流量计与电动调节阀来控制截污量,根据流量计实测流量来实时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有效控制截污流量。该系统的优点是可精准控制截污量,缺点是管理维护水平要求高,运行可靠度不高。不适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其特征在于:井体(2)按水流动顺序分为过滤井室、截流井室和出水井室,过滤井室与截流井室之间设置格栅(21),截流井室与出水井室之间设置溢流堰(22);截流井室下部设置截污管(4)与外部连通,截污管口处设置截污阀;出水井室设置出水口(3),出水口(3)处设置防倒灌拍门(31);所述截污阀的阀体(41)上设置转轴(44),转轴(44)下方使用钢线连接阀板(42),转轴(44)通过旋绕提拉钢线实现阀板(42)的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阀板(42)对截污管口的开合;转轴(44)圆周面上固定一悬臂,悬臂另一端上连接水力浮筒(43),水力浮筒(43)根据水位的高低可绕转轴(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其特征在于:井体(2)按水流动顺序分为过滤井室、截流井室和出水井室,过滤井室与截流井室之间设置格栅(21),截流井室与出水井室之间设置溢流堰(22);截流井室下部设置截污管(4)与外部连通,截污管口处设置截污阀;出水井室设置出水口(3),出水口(3)处设置防倒灌拍门(31);所述截污阀的阀体(41)上设置转轴(44),转轴(44)下方使用钢线连接阀板(42),转轴(44)通过旋绕提拉钢线实现阀板(42)的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阀板(42)对截污管口的开合;转轴(44)圆周面上固定一悬臂,悬臂另一端上连接水力浮筒(43),水力浮筒(43)根据水位的高低可绕转轴(44)旋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动控制截流污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阀设限位器,限制水力浮筒(43)和悬臂的上下极限位置,从而控制阀板(42)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满桃韦舜毅蒋秋萍黄正策杨自雄陈顺霞覃雪明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