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1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进水汇总管以及增压补偿泵;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通过补水管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入口与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连接,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出口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通过进水管与市政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的出口通过供水机组与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备运行时间更长,可在高峰期不间断供水,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用水量;智能化程度高,可方便地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合理,维护方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罐式无负压供水
,具体涉及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技术介绍
罐式无负压设备是在市政管网压力基础之上进行叠压供水。当市政管网压力降低时,供水机组压力就达不到所设定压力值。由此演变出双腔式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用于在市政管网压力时,将储存在稳流罐内部的市政水补偿至供水机组。但是在市政压力持续降低时,稳流罐内部的储存水所储存的压力是市政压力降低后的压力。压力已经无法满足供水机组的正常需求。为此我司在此基础之上研发新一代双腔式罐式无负压供水机组,用于改善在市政管网压力持续降低时,供水机组无法正常供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该设备通过对双腔式稳流补偿罐的增压泵进行变频控制,实现了用户管网的压力补偿。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进水汇总管以及增压补偿泵;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通过补水管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入口与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连接,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出口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通过进水管与市政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的出口通过供水机组与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所述设备还包括变频控制柜;所述变频控制柜连接控制所述增压补偿泵以及所述供水机组。进水管上依次连接有进水总阀、Y型过滤器、倒流防止器、进口软接头、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流量控制器均与所述变频控制柜连接。进水汇总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变频控制柜连接。双腔式稳流补偿罐的顶部设置有智能数显装置;所述智能数显装置与所述变频控制柜连接。出水汇总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及超压保护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超压保护装置均与所述变频控制柜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设备运行时间更长,可在高峰期不间断供水,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用水量;智能化程度高,可方便地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合理,维护方便,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设备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20分别为: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进水汇总管2、增压补偿泵3、变频控制柜4、进水管5、供水机组6、出水汇总管7、补水管8、出水管9、止回阀10、进水总阀11、Y型过滤器12、倒流防止器13、进口软接头14、压力传感器15、流量控制器16、压力传感器17、智能数显装置18、压力传感器19、超压保护装置20。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主要包括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进水汇总管2、增压补偿泵3以及变频控制柜4。进水汇总管2通过进水管5与市政管网连接;进水汇总管2的出口通过供水机组6与出水汇总管7连接。出水汇总管7与用户管网连接。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通过补水管8以及出水管9与进水汇总管2连接。补水管8连接在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的底部。补水管8上设置有止回阀10。当进水汇总管2内的水压大于2公斤时,止回阀10导通,进水汇总管2向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内补水,当进水汇总管2内的水压小于1公斤时,止回阀10关闭,这样可以保护市政管网的压力。增压补偿泵3设置在出水管9上;出水管9同样连接在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的底部。增压补偿泵3用于在市政管网压力过低时抽取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内存储的市政水,以便补偿进水汇总管2的流量及水压。变频控制柜4与增压补偿泵3以及供水机组6连接。变频控制柜4可以控制增压补偿泵3以及供水机组6的运行状态。进水管5上依次连接有进水总阀11、Y型过滤器12、倒流防止器13、进口软接头14、压力传感器15以及流量控制器16。压力传感器15以及流量控制器16均与变频控制柜41连接。进水汇总管2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与变频控制柜4连接;变频控制柜4可根据压力传感器15以及压力传感器17的监测结果控制增压补偿泵3的转速。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的顶部设置有智能数显装置18;智能数显装置18与双腔式稳流补偿罐1连接。出水汇总管7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9以及超压保护装置20;压力传感器19以及超压保护装置20均与变频控制柜4连接。来自市政管网的供水沿着进水管5依次流经进水总阀11、Y型过滤器12、倒流防止器13、进口软接头14、压力传感器15以及流量控制器16,最终流入进水汇总管2,其中进水总阀11控制进水管5的流通状态,Y型过滤器12用于对供水进行过滤,倒流防止器13用于防止水倒流。当压力传感器15监测到市政管网的水压充足时,变频控制柜4控制增压补偿泵3停机,进水汇总管2主要由市政管网供水,在此过程中供水机组6将进水汇总管2内的水通过出水汇总管7输送至用户管网。与此同时,在双腔式稳流补偿管1内有空余容积的状态下,进水汇总管2内部的水压会将止回阀10打开,使得进水汇总管2内的水经由补水管8流入双腔式稳流补偿管1的内部。当双腔式稳流补偿管1内完全充满水或者市政管网的水压不足时,止回阀10进入关闭状态,从而保证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当压力传感器15监测到的市政管网的水压不足时,变频控制柜4控制增压补偿泵3运行,增压补偿泵3从双腔式稳流补偿管1中抽水并对所抽取的水进行增压并输入至进水总管2,以对市政管网的供水进行差压补偿,从而保证市政管网的供水正常。之后,供水机组6将进水汇总管2内的水通过出水汇总管7输送至用户管网。增压补偿泵3的转速由变频控制柜4进行控制。在市政管网的水压不足时增压补偿泵3持续对进水汇总管2进行注水,直到双腔式稳流补偿管1进入低液位保护状态。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进水汇总管以及增压补偿泵;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通过补水管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入口与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连接,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出口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通过进水管与市政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的出口通过供水机组与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进水汇总管以及增压补偿泵;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通过补水管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入口与所述双腔式稳流补偿罐连接,所述增压补偿泵的出口与所述进水汇总管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通过进水管与市政管网连接;所述进水汇总管的出口通过供水机组与出水汇总管连接;所述出水汇总管与用户管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变频控制柜;所述变频控制柜连接控制所述增压补偿泵以及所述供水机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量补偿双腔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欢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仕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