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06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在次堆石区、坝后压坡体区下设排水带主堆石料区,排水带主堆石料区堆置排水带堆石料,坝后压坡体区下的排水带主堆石料区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减压坑,坝后压坡体坝脚设置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和排水带主堆石料区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压坡体设置排水带主堆石料,压坡体基础间隔布置排水减压坑,避免了坝基大范围开挖覆盖层及全风化层,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坝基排水,减低坝基渗透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坝后压坡体坝基排水。
技术介绍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均质坝坝体宜分为坝体、排水体、反滤层和护坡等区,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宜分为防渗体、反滤层、过渡层、坝壳、排水体和护坡等区;土石坝排水区可防止渗流逸出处的渗透破坏,降低坝体浸润线,改变渗流方向,增加坝体稳定性,保护坝坡土,防止其冻胀破坏。工程由于往往存在大量开挖弃渣,开挖弃渣结合坝体稳定性,布置于坝后形成压坡体,坝后压坡体坝基应做好排水设计,压坡体下游坝坡比较缓,坝基要求略低,若河床存在较厚覆盖层,挖除作为坝基往往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技术经济的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既满足坝后压坡体地基要求,又能够保证坝体排水系统满足土石坝运行要求。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所述土石坝设有主、次堆石区、坝后压坡体;其特征在于次堆石区、坝后压坡体区下设排水带主堆石料区,排水带主堆石料区堆置排水带堆石料,坝后压坡体区下的排水带主堆石料区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减压坑,坝后压坡体坝脚设置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和排水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所述土石坝设有主、次堆石区、坝后压坡体;其特征在于次堆石区(1)、坝后压坡体区(2)下设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堆置排水带堆石料,坝后压坡体区(2)下的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减压坑(8),坝后压坡体坝脚设置排水结构(6),排水结构(6)和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所述土石坝设有主、次堆石区、坝后压坡体;其特征在于次堆石区(1)、坝后压坡体区(2)下设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堆置排水带堆石料,坝后压坡体区(2)下的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底部设置多个排水减压坑(8),坝后压坡体坝脚设置排水结构(6),排水结构(6)和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堆石区(1)坝基清除覆盖层及全风化层(7),而坝后压坡体区(2)坝基不清除覆盖层及全风化层(7)或仅清除厚度不超过1.5米的覆盖层及全风化层(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坝后压坡体区(2)下的覆盖层及全风化层(7)之上依次填筑第一反滤料(4),排水带堆石料,过渡料(5),坝后压坡体区(2)之下的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与大坝次堆石区(1)之下的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连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滤料(4)厚度1~2m,排水带主堆石料区(3)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晓刘志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