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地面构造,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逢雨必涝”成为了我国城市重大灾害之一。由于城市中存在大量的硬质路面,比如说柏油路、水泥路。再加上许多地区城市管网系统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其在抵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时束手无策,从而导致大量城市出现大面积内涝的现象。因此,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所谓的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简单的来说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立一来加强了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统,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其次,减轻了排水管网的压力,提高了城市综合防涝、排水的能力,同时改善了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并且解决了城市的缺水问题,推进了节水型城市以及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城市管网的整体改造成本较高,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包括透水性混凝土(1)、碎石层(2)、管道(3)、城市窨井(4)、混凝土地面(5)、基层(6)、定位杆放置槽(7)、定位杆(8)、排水管(9)、管口(10)、窨井盖(11)、粗格栅(12)、收集抽屉(13)、细格栅(14)和拉手(1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6)的顶部设有所述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的顶部设有所述透水性混凝土(1),所述碎石层(2)的内部设有所述定位杆放置槽(7),所述定位杆(8)贯穿所述透水性混凝土(1)进入到所述定位杆放置槽(7)的内部,所述定位杆放置槽(7)的一侧还设有所述管道(3),所述管道(3)通过所述排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地面快速渗透构造,包括透水性混凝土(1)、碎石层(2)、管道(3)、城市窨井(4)、混凝土地面(5)、基层(6)、定位杆放置槽(7)、定位杆(8)、排水管(9)、管口(10)、窨井盖(11)、粗格栅(12)、收集抽屉(13)、细格栅(14)和拉手(1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6)的顶部设有所述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的顶部设有所述透水性混凝土(1),所述碎石层(2)的内部设有所述定位杆放置槽(7),所述定位杆(8)贯穿所述透水性混凝土(1)进入到所述定位杆放置槽(7)的内部,所述定位杆放置槽(7)的一侧还设有所述管道(3),所述管道(3)通过所述排水管(9)连接所述城市窨井(4),所述城市窨井(4)的表面设有所述窨井盖(11),所述窨井盖(11)的表面所述粗格栅(12),所述窨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漫华,陆文哲,郑明星,陈佩青,余伟,黄行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