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90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设备稳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包括枪头稳定装置、冲击枪头保护套、定位装置,枪头稳定装置侧端面有两个水平的工型通孔,相邻端面的所述工型通孔不在一条水平面上,所述工型轨道与所述工型通孔滑动配合。本装置通过限制手持超声设备在工作时移动的自由度,使其在两个自由度的方向自由运动来实现轨迹运动;在限制其运动轨迹的同时,增强手持超声设备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与精确度,使其减少因枪头受到来自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导致的冲击轨迹难以控制、操作精度较低、容易误操作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手持设备的可视性及轨迹可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设备稳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冲击就是利用大功率的超声波推动冲击工具以超过每秒两万次的频率冲击金属物体表面,由于超声波的高频、高效和聚焦下的大能量,使金属表层产生较大的压塑性变形,同时超声冲击波改变了原有的应力场,从而使超声冲击部位得以强化,由于超声冲击强化技术具有上述作用,且与该技术相关处理设备具有便携灵活、操作简单、工艺适用性强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改善材料表面晶粒组织、增强焊接接头强度、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领域,并在海洋、石油化工、重型机械、航空和铁路等众多行业中得以应用。本专利技术针对申请号为2018200903469,专利名称为超声冲击设备固定装置的专利技术申请作出实质性的改进,该申请的稳定结构与导轨固定连接,通过底座的滑动来带动整个装置的移动,而且底座采用四轮万向底座,不具有移动时的稳定性;而本专利技术的稳定结构与导轨滑动连接,通过限制稳定结构在移动过程中的自由度,来使整个装置在运作时具有稳定性,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底座与工作台底板固定,通过工作台底板的移动带动整个装置的运作,有效地解决由于枪头受到来自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导致的冲击轨迹难以控制、操作精度较低、容易误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稳定装置、冲击枪头保护套、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四根工型轨道及四根支撑支架构成,所述支撑支架上端为与所述工型轨道相匹配的工型孔结构,下端为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工作台底板固定;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侧端面有两个水平的工型通孔,相邻端面的所述工型通孔不在一条水平面上,所述工型轨道与所述工型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的中间为定位通孔,所述冲击枪头保护套安装在所述定位通孔中,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一侧有圆弧形肘托。其益处在于(1)所述枪头稳定装置根据工件待处理区域确定冲击枪工作区域范围,避免出现误伤其他非处理区的功能;同时,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一侧为圆弧形肘托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肘托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手部疲劳,(2)通过定位孔,稳定装置能够保证冲击枪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冲击枪头保护套能够很好地保护冲击枪边缘,同时,还能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因枪头振动从而导致冲击枪及工件受损的功能,另外,冲击枪头保护套能够进一步保证冲击枪头在工作时的准确性与稳定性,(3)所述定位装置具有调节超声冲击枪工作位置的作用;通过同侧两组支撑装置的同时移动,来使所述稳定装置保持两自由度的移动,通过限制稳定装置的移动时的自由度,起到限制其运动轨迹的作用,进一步保证冲击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工型轨道与孔槽之间具有较好润滑,在其相对运动的过程中阻尼大小合适,(4)通过工作台底板的移动,带动同侧两组定位装置的移动,从而使所述稳定装置在两自由度方向上灵活移动。优选地,还包括枪头作业可视化装置,所述枪头作业可视化装置包括摄像头及显示器,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稳定装置下端面。其益处在于,枪头作业可视化装置具有监控枪头工作情况的作用,便于加工时对工件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有效预防由于错误操作导致工件出现缺陷。优选地,还包括轨迹定位装置,所述轨迹定位装置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稳定装置下端面。其益处在于,控制设备能够收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位置信号并记录枪头位置,能够在显示器上绘制出枪头的运行轨迹,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判断工件的处理情况,同时通过数据拟合反馈控制枪头轨迹。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上布有限位螺孔,所述支撑底座通过螺钉紧固在工作台底板上。所述的工作台底板与支撑底座通过螺钉紧固,通过工作台底板的运动来控制定位装置的移动,从而带动枪头稳定装置的位移,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自由度的位移,可以有效地保证枪头稳定装置在位移时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稳定装置与定位装置均由45#钢制成,所述冲击枪头保护套由普通橡胶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限制手持超声设备在工作时移动的自由度,使其在两个自由度的方向自由运动来实现轨迹运动;在限制其运动轨迹的同时,增强手持超声设备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与精确度,使其减少因枪头受到来自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导致的冲击轨迹难以控制、操作精度较低、容易误操作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手持设备的可视性及轨迹可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仰角视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稳定装置主视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稳定装置左视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稳定装置俯视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稳定装置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冲击枪头保护套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冲击枪头保护套俯视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支架主视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支架左视图;图5c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支架俯视图;图5d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支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摄像头安装位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台底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稳定装置1、冲击枪头保护套2、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四根工型轨道3及四根支撑支架构成4,所述支撑支架上端为与所述工型轨道相匹配的工型孔结构,下端为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工作台底板固定,并且支撑底座上布有限位螺孔,支撑底座通过螺钉紧固在工作台底板上;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侧端面有两个水平的工型通孔,相邻端面的所述工型通孔不在一条水平面上,所述工型轨道与所述工型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的中间为定位通孔,所述冲击枪头保护套安装在所述定位通孔中,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一侧有圆弧形肘托5,枪头作业可视化装置,所述枪头作业可视化装置包括摄像头6及显示器,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稳定装置下端面。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轨迹定位装置,所述轨迹定位装置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7及相关控制设备,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稳定装置下端面。所述稳定装置与定位装置均由45#钢制成,所述冲击枪头保护套由普通橡胶制成。图7为工作台底板示意图,虽然工作台底板8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装置的运作,而且文中所述的工作台底板不仅局限于图7一种方式。工作时,将超声波冲击设备枪头插入稳定装置的定位孔中,工作人员的手肘架在稳定装置的圆弧形肘托上;所述支撑底座固定的工作台通过移动,来带动同侧的两组支撑支架的移动,通过同侧支撑支架的移动,会使稳定装置在两自由度方向上自由移动,从而起到限制冲击枪移动的自由度,从而限制约束冲击枪运动轨迹的作用,通过工作台底板的移动,带动同侧两组定位装置的移动,从而使所述稳定装置在两自由度方向上灵活移动。本装置可以增强手持超声设备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与精确度,使其减少因枪头受到来自工件的反作用力,而导致的冲击轨迹难以控制、操作精度较低、容易误操作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手持设备的可视性及轨迹可控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稳定装置、冲击枪头保护套、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四根工型轨道及四根支撑支架构成,所述支撑支架上端为与所述工型轨道相匹配的工型孔结构,下端为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工作台底板固定;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侧端面有两个水平的工型通孔,相邻端面的所述工型通孔不在一条水平面上,所述工型轨道与所述工型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的中间为定位通孔,所述冲击枪头保护套安装在所述定位通孔中,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一侧设有圆弧形肘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超声波冲击设备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稳定装置、冲击枪头保护套、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四根工型轨道及四根支撑支架构成,所述支撑支架上端为与所述工型轨道相匹配的工型孔结构,下端为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工作台底板固定;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侧端面有两个水平的工型通孔,相邻端面的所述工型通孔不在一条水平面上,所述工型轨道与所述工型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的中间为定位通孔,所述冲击枪头保护套安装在所述定位通孔中,所述枪头稳定装置上端面一侧设有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勋冯延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