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86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属于流化床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流化床气化炉、进风总管、出渣口、底部进风管、布风管和气化炉底锥,流化床气化炉底部连接气化炉底锥;进风总管围绕气化炉底锥分层布置,进风总管连接若干个布风管,布风管的进气端与进风总管连通;出渣口设置在气化炉底锥的锥底,出渣口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的中心线重合;底部进风管由出气管和进气管组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呈直角连接,出气管垂直设置在出渣口的内部,进气管水平横穿出渣口的墙面与外部送风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进风总管和底部进风管两级配风,取消了布风板的设计,有效地防止结焦,从而进一步提高气化效率,节省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化床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流化床气化炉及布风装置是流化床气化装置最为关键部件,布风装置是保证良好而稳定的流态化状态的重要构件,特别是气固强烈混合反应的流化床,因其固有的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容易结渣而不能长期稳定运行,灰渣含碳量高导致冷煤气效率低。所以,合理选择和设计布风装置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流化床气化炉的大型化,炉膛截面积不断增大,炉内流化不均匀性明显。当采用传统的布风装置时,单级流化恶化的几率会增加,容易结渣而导致停炉检修频繁。特别是使用燃料与设计煤种稍有偏离时,飞灰及排渣含碳量高,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低,不利于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目前,布风装置通常有单层多孔、错叠多孔、条缝、风帽和泡罩等形式,这些形式的布风板存在流化不合理、使用周期短、效率低等缺点。因此,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的研制对于流化床设备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检索,已有专利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116686.4,专利名称: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申请公布日:2017.05.31。该专利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阶梯风束布风板。它通过布风板的通气孔曲径设置和通气孔出气端聚合到同一个大孔通道,其上部为柱形孔,下部为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圆台的上边缘与气料混合物通孔的柱形孔的下端边沿相接,所述圆台设定为封帽,气料混合物通孔的底为平面,设定为阻料台;布风板下底面球冠拱面与气料混合物通孔之间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下段设置为发散状斜向向上,中段竖直设置,上段水平设置。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布风板容易造成堵料,造成流化床气化炉的工作效率较低。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311028.6,专利名称: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布风装置,申请日:2017.03.28。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布风装置,包括布风板,其一端固定于炉膛的内壁,另一端向炉膛的中部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以将所述风室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下部空间为风室;风室,其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排渣管,其与布风板连接,并与布风板以上的空间连通。所述排渣管与布风板的下端连接,所述布风板的下部的直径与排渣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布风板上分布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方向为径向或与炉体中心线成一定角度。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布风装置容易产生堵料现象,频繁检修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流化床气化炉易结渣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本技术采用进风总管和底部进风管两级配风,取消了布风板的设计,有效地防止结焦,从而进一步提高气化效率,节省燃料。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包括流化床气化炉、进风总管、出渣口、底部进风管、布风管和气化炉底锥,所述流化床气化炉底部连接气化炉底锥;所述进风总管围绕气化炉底锥分层布置,所述进风总管连接若干个布风管,布风管的进气端与进风总管连通,所述布风管深入到气化炉底锥内部;所述出渣口设置在气化炉底锥的锥底,出渣口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底部进风管由出气管和进气管组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呈直角连接,出气管垂直设置在出渣口的内部,进气管水平横穿出渣口的墙面与外部送风系统连接,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与出渣口的中心线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化炉底锥由气化炉外壳和保温材料组成,所述保温材料紧贴气化炉外壳内侧,所述气化炉底锥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的中心线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化炉底锥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部分,上部为圆柱体,中部为倒置的圆锥体,下部是由圆锥体锥底部分向下延伸成的圆柱体,所述上部、中部和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风总管围绕气化炉底锥的中部设置,进风总管不少于3根,每一根进风总管均独立且水平设置,每两根进风总管之间不交叉。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每一根所述进风总管上均对称设置两个进风总管法兰,每一根进风总管上的两个进风总管法兰均与其相邻的进风总管上的两个进风总管法兰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布风管水平设置,布风管穿过气化炉外壳均匀分布在流化床气化炉底锥中部的内侧,布风管围成环形;所述每根进风总管上的布风管与相邻进风总管上的布风管交错排列。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布风管外壁与气化炉外壳之间密封连接。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布风管与进风总管相连的另一端上安装风帽。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布风管向上方的管壁上开设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气化炉顶部,出气孔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的中心线形成的角度为0~1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流化床气化炉底锥内最底层的布风管位于流化床气化炉底锥的中部内,所述底部进风管出气管的顶部略低于最底层的布风管。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采用进风总管和底部进风管两级配风,进风总管上设置若干个布风管,取消了布风板结构,防止结焦在布风板上成块板结而导致流化床气化炉堵塞,减少了频繁停炉检修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平行均匀设置多个进风总管,一方面增加进风量,另一方面使每一层的进风量均匀,从而使流化床气化炉的工作处于稳定状态,提高气化效率;(3)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每一根所述进风总管上均对称设置两个进风总管法兰,一方面可实现进风总管的有效连接,另一方面可以使气化剂通过进风总管法兰进入进风总管;(4)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环形、均匀、分层地布置在气化炉底锥的布风管每层之间是错列但为规则有序布置的,与布风管连接的风帽沿气化炉顶部方向设有出气孔,可保证流化更合理,消除流化死区,气固混合效果好;(5)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进风总管和布风管位于流化床气化炉底锥的中部,此设置使最底层的布风管距离出渣口有一定的距离,一方面不影响底部进风管进风;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出渣;(6)本技术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出渣口内设置的底部进风管,通入气化剂后,可使流化床炉内反应物流化更充分、循环次数增加,这样只有成团的渣才能落入出渣口,降低了灰渣的含碳量,提高了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有利于利于节省燃料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4为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中布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中布风管的横向剖面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流化床气化炉;2、气化炉外壳;3、进风总管;4、进风总管法兰;5、出渣口;6、保温材料;7、风帽;8、底部进风管;9、出气孔;10、布风管;11、气化炉底锥。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化床气化炉(1)、进风总管(3)、出渣口(5)、底部进风管(8)、布风管(10)和气化炉底锥(11),流化床气化炉(1)底部连接气化炉底锥(11);进风总管(3)围绕气化炉底锥(11)分层布置,进风总管(3)连接若干个布风管(10),布风管(10)的进气端与进风总管(3)连通,布风管(10)深入到气化炉底锥(11)内部;出渣口(5)设置在气化炉底锥(11)的锥底,出渣口(5)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底部进风管(8)由出气管和进气管组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呈直角连接,出气管垂直设置在出渣口(5)的内部,进气管水平横穿出渣口(5)的墙面与外部送风系统连接,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与出渣口(5)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化床气化炉(1)、进风总管(3)、出渣口(5)、底部进风管(8)、布风管(10)和气化炉底锥(11),流化床气化炉(1)底部连接气化炉底锥(11);进风总管(3)围绕气化炉底锥(11)分层布置,进风总管(3)连接若干个布风管(10),布风管(10)的进气端与进风总管(3)连通,布风管(10)深入到气化炉底锥(11)内部;出渣口(5)设置在气化炉底锥(11)的锥底,出渣口(5)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底部进风管(8)由出气管和进气管组成,出气管和进气管呈直角连接,出气管垂直设置在出渣口(5)的内部,进气管水平横穿出渣口(5)的墙面与外部送风系统连接,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与出渣口(5)的中心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底锥(11)由气化炉外壳(2)和保温材料(6)组成,保温材料(6)紧贴气化炉外壳(2)内侧,气化炉底锥(11)的中心线与流化床气化炉(1)的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底锥(11)分为依次连接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部分,上部为圆柱体,中部为倒置的圆锥体,下部是由圆锥体锥底部分向下延伸成的圆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气化炉的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总管(3)围绕气化炉底锥(11)的中部设置,进风总管(3)不少于3根,每一根进风总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高亮黄成龙刘海涛陈鹏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