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是站台在中间,在站台的两边设有双向运行的地铁车辆。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8346369A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地铁车站模型”,该“一种新型的地铁车站模型”即包括有地下岛式地铁站台。另外,在公告号为:CN106979802A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漏风量检测系统和方法”,该技术方案中即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地下岛式地铁站台安装的屏蔽门(也称作“安全门”)漏风量的系统和方法,并在其
技术介绍
中说明了屏蔽门漏风情况对车站内空调负荷的影响。此外,申请人经长期研究发现:屏蔽门的漏风情况不仅与屏蔽门自身在关闭时的密封性相关,更与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的速度和强度(流量)紧密相关。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过强(速度快和流量大),不仅会加剧屏蔽门的漏风量,还会增加风噪、加剧屏蔽门的抖动、亦或吹向站台并引起待车乘客的不适(当屏蔽门为“半高型”时隧道内的风会吹向站台)。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一种能够调控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的地下 ...
【技术保护点】
1.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包括风场削弱步骤,所述风场削弱步骤是在隧道内进车端靠近站台的位置对来风进行削弱。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包括风场削弱步骤,所述风场削弱步骤是在隧道内进车端靠近站台的位置对来风进行削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场削弱步骤包括在隧道内进车端靠近站台的位置设置风场削弱结构的措施,所述风场削弱结构包括迂回风道,所述迂回风道贯穿地下岛式地铁站台并将地下岛式地铁站台两旁的隧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风道的贯通方向与相邻的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进站端的隧道贯通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场削弱结构包括在隧道内进车端靠近站台的位置的侧壁上间隔固定安装的多个球冠状的凸起,且所述凸起与经过隧道的地铁车辆之间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地铁车辆通过用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场削弱结构包括射流机构,所述射流机构固定安装在隧道内进车端靠近站台的位置,所述射流机构用于朝该隧道内风的来向喷射气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隧道风场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包括射流用风机、喷射管、高压喷嘴和导风筒;所述射流用风机整体固定安装在迂回风道内,且所述射流用风机由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出站侧的隧道吸入风并排向进站侧的隧道;所述喷射管为固定在地下岛式地铁站台旁进站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猛,胡梦强,薛凯,陈希,李婧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