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处理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34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处理船舶,涉及水生态治理领域和船舶技术领域,包括船体、蓝藻收集器;船体甲板下设有机舱和藻浆舱;在船体甲板上设有驾驶舱、直冷式制冰装置和弃冰装置;蓝藻收集器包括吸入管和耙吸头;藻浆舱的底部设有进浆潜水泵;进浆潜水泵和直冷式制冰装置之间连接有进浆管;直冷式制冰装置包括加藻浆机构、制冰机组和电控箱;所述加藻浆机构由藻浆舱出浆管与潜水泵组成,藻浆舱出浆管与所述进浆管连接;弃冰装置包括脱冰设备、吊装倒冰设备和弃冰滑道;所述机舱内设有发动机、排出管、齿轮箱、离心泵和发电机;所述排出管连接在藻浆舱与所述离心泵之间;所述发动机与齿轮箱连接;所述发动机与离心泵连接;所述发动机与发电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处理船舶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治理领域和船舶
,特别是涉及一种蓝藻处理船舶。
技术介绍
蓝藻的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现有的蓝藻治理的技术手段包括:化学药剂法,滤网捞集法,超声技术,高压灭藻,生物治理和生态治理等。但存在以下问题:(1)加入化学药剂,主要是硫酸铜,对局域水体效果很好,但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在夏季1-2周后,一般又需加药。对于治理大面积、富营养化水体存在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而且杀生药剂对水体存在二次污染。(2)滤网捞集以及过滤这类机械方法清除蓝藻,对于大面积水体的治理更是不过杯水车薪,难见成效。(3)超声技术对于小体积的、并能够循环流动的水体进行蓝藻治理可操作性比较大,但是对于大面积水体的蓝藻治理,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不具备可操作性。(4)高压灭藻对于大面积水体的蓝藻治理,同样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不具备可操作性。(5)生物法对藻类的治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国际上尚无对大规模富营养化水体采用生物防治蓝藻的成功先例,而且由于蓝藻所包含的蓝细菌种属较多,难以用一种或有限的几种微生物、噬菌体对蓝藻实现总体抑制。(6)生态治理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处理船舶,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两侧设有蓝藻收集器(1);其特征在于:船体甲板下设有机舱(2)和藻浆舱(3);在船体甲板上设有驾驶舱(4)、直冷式制冰装置(5)和弃冰装置(6);所述蓝藻收集器(1),包括吸入管(1‑1)和设在水面(9)吸收蓝藻的耙吸头(1‑2);所述藻浆舱(3)的底部设有进浆潜水泵(3‑1);在所述进浆潜水泵(3‑1)和所述直冷式制冰装置(5)之间连接有进浆管(3‑2);所述直冷式制冰装置(5)包括加藻浆机构、制冰机组和电控箱;所述加藻浆机构由藻浆舱(3)出浆管与潜水泵组成,所述藻浆舱(3)出浆管与所述进浆管(3‑2)连接;所述弃冰装置(6)包括脱冰设备、吊装倒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处理船舶,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两侧设有蓝藻收集器(1);其特征在于:船体甲板下设有机舱(2)和藻浆舱(3);在船体甲板上设有驾驶舱(4)、直冷式制冰装置(5)和弃冰装置(6);所述蓝藻收集器(1),包括吸入管(1-1)和设在水面(9)吸收蓝藻的耙吸头(1-2);所述藻浆舱(3)的底部设有进浆潜水泵(3-1);在所述进浆潜水泵(3-1)和所述直冷式制冰装置(5)之间连接有进浆管(3-2);所述直冷式制冰装置(5)包括加藻浆机构、制冰机组和电控箱;所述加藻浆机构由藻浆舱(3)出浆管与潜水泵组成,所述藻浆舱(3)出浆管与所述进浆管(3-2)连接;所述弃冰装置(6)包括脱冰设备、吊装倒冰设备和弃冰滑道;所述弃冰滑道悬置于船体尾部两侧,弃冰滑道的末端伸向水面(9);所述机舱(2)内设有发动机(2-1)、排出管(2-2)、齿轮箱(2-3)、离心泵(2-4)和发电机(2-5);所述排出管(2-2)连接在藻浆舱(3)与所述离心泵(2-4)之间;所述发动机(2-1)与齿轮箱(2-3)连接;所述发动机(2-1)与离心泵(2-4)连接;所述发动机(2-1)与发电机(2-5)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处理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吸头(1-2)包括与所述吸入管(1-1)连接的罩体(1-2-1);所述罩体(1-2-1)内设有格栅(1-2-2)和一对导向板(1-2-3);罩体(1-2-1)与水面(9)垂直的前后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格栅(1-2-2)设在罩体(1-2-1)前端开口的内侧,格栅(1-2-2)与水面(9)垂直;所述导向板(1-2-3)呈V形设在所述罩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会波杨乃全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