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材料及其在制备弹壳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27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枪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及其在制备弹壳方面的应用。所述铝合金材料成分包括锌4.0~7.0wt.%,铜1.0~2.0wt.%,锰0.3~0.7wt.%,稀土0.01~0.05wt.%,钛0~0.05wt.%,铬0~0.05wt.%和铝。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制得的弹壳具有高强韧、耐烧蚀、成型性好的显著优点,能够耐弹腔内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发生弹性形变而不产生破裂,可承受400MPa的膛压和1000℃的瞬时高温,弹头初速达1200m/s,有效避免弹壳变形、开裂及腐蚀现象,与钢弹壳相比较整体质量降低20%以上,各项参数达到军方使用标准,可成功替代目前使用的铜质、钢质弹壳,减轻轻武器重量,提高单兵机动性能和作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材料及其在制备弹壳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枪弹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及其在制备弹壳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轻武器的减重是提高部队作战机动性的主要途径,以单兵装备为例,陆军士兵在伊拉克战争中负荷高达35kg,超过负荷标准l0kg。在阿富汗战场上单兵平均负重约50kg,高负荷行军削弱了单兵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而自动化武器作为单兵装备作战打击中的核心和关键,降低系统重量,最大程度发挥作战效能,己成为其发展的终极目标。单兵武器弹药的减重,则能有效降低士兵负重量,提高单兵机动性和作战能力。研制轻质高强韧弹壳来实现枪弹减重是有效途径,弹壳减重首当其冲,因为弹壳的重量几乎占枪弹重量的一半。从技术角度来看,黄铜是生产药筒的最优异的材料,具备良好的强度、延伸率和弹性,且弹性模量低,便于退壳,对枪管的磨损作用小,但可惜的是,黄铜资源不丰富,不能满足弹药大量消耗的需求,且其价格贵,成本高,经济性差。钢弹壳作为第二代弹壳取代了铜的应用。根据弹壳战术技术要求,钢材必须保证一定的机械性能,而含碳量则是决定碳钢性能的主要因素,含碳量的升高,一方面提高了材料强度,另一方面使材料的塑性下降、加工性能变差,且导致成型模具磨损,废品率增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对未来作战环境和作战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轻质弹壳材料是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铝的密度为2.7t/m3,是铜和铁的三分之一,质量轻,比强度好、比刚度高,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工艺性和抗腐蚀性。其铝合金特别是高强韧铝合金因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比强度高等优点,已在机械、建材、化工、包装等民用领域被广泛使用。铝合金作为轻量化弹壳材料,可大幅度降低弹壳重量,提高单兵作战效能。目前,铝合金弹壳成形技术已成为了各国弹药轻量化研究的重点。枪弹射击时要经受弹药爆炸的高温和膛压冲击,必须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但是,现有的铝合金材料应用于制备弹壳时,可挤压性差,延伸率低,难以实现大塑性变形,其强度、变形量、耐高温性能要求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铝合金材料替代铜或者钢材料应用于铝合金弹壳制造,存在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铝合金材料的技术不足,尤其是作为弹壳材料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尤其是在弹壳材料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弹壳,包含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含有:锌4.0~7.0wt.%,铜1.0~2.0wt.%,锰1.5~3.0wt.%,稀土0.01~0.05wt.%,其余部分包含铝和杂质Si、Fe元素。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材料含有钛、铬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钛含量为0~0.05wt.%,铬含量为0~0.05wt.%。进一步地,所述稀土为铈,其含量为0.01~0.05wt.%。优选地,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成分包括:锌5.0wt.%,铜1.5wt.%,锰0.5wt.%,稀土0.02wt.%,钛0.02wt.%,铬0.02wt.%,其余成分为铝。以铝为基材,添加铜、锰、锌为主要成分,以及微量的稀土元素设计新型铝合金材料。主体铝元素的密度低,塑性好,可降低生产的弹壳重量,但纯铝的强度较低,不满足作为弹壳的强度要求。进一步地,锌加入铝合金材料中,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均大为提高。进一步地,铜的添加可以增强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满足弹壳的强度要求。进一步地,锰的添加可以提高铝合金材料的耐热性,增强铝合金的高温强度,锰通过阻止铝合金的再结晶过程,提高再结晶温度,使其能耐1000℃以上的瞬时高温,锰并能通过形成MnAl6化合物弥散质点对再结晶晶粒长大起阻碍作用,显著细化再结晶颗粒,提高铝合金材料强度。进一步地,稀土金属添加至铝合金材料,可以细化晶粒,大幅度改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同时稀土与氢形成稳定的REH,以固体的形式吸收铝液中大量的氢,降低氢含量,消除气孔,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地,钛的添加能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抗腐蚀性,并且,钛可以作为晶粒细化剂,与Al形成传统的Al-Ti晶粒细化剂,Ti在Al中包晶反应生成TiAl3,TiAl3与液体金属接触面是铝凝固时的有效形核基面,增加了形核率,从而使结晶组织细化,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韧度。进一步地,铬在铝中形成CrMnAl12和(CrFe)Al7等金属间化合物,阻碍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过程,对合金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还能改善合金韧性、降低应力腐蚀及开裂敏感性。同时,(CrFe)Al7可减少杂质铁元素对铝合金材料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弹壳的原材料的纯度在99.9%以上,杂质铁及硅含量小于0.2wt.%,杂质硅会降低铝合金材料的延展性,铁会与铝形成FeAl3化合物,导致铝合金材料变脆,机加工性能变差,损害表面光滑度。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将铝加入熔炼装置,加热至熔融,依次加入铜、锰、锌、钛、铬、稀土,熔炼,通入保护气体,精炼;S2.将熔融的材料喷射成型,热处理,冷却即得所述铝合金材料。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气体为无水氮气、无水氩气、无水氦气、无水氪气、无水氙气、无水氡气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升温温度为760~800℃,步骤S1所述的熔炼时间为30~60min,精炼时间为20~30min。优选地,步骤S2所述的热处理温度为450~470℃,保温1~2h。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铝合金材料可应用于制备弹壳,优选应用于单兵携带的轻武器的子弹弹壳。所述弹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将所述铝合金材料置于冲压模具中冲压成型铝合金弹壳,退火处理;S4.对铝合金弹壳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表面着色。优选地,步骤S3所述铝合金材料冲击成型次数为5~8次;步骤S3所述的退火温度为430~470℃,保温5~15min。在熔炼过程中,铝合金熔液容易产生氢及氧化铝等夹杂物,在材料中形成气孔、夹渣的缺陷,降低铝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通入惰性气体在熔液中,惰性气体与氢产生分压差,氢便进入气泡中排出熔液,且能吸附一些杂质排出铝合金材料。同时,防止在高温熔炼过程中,铝合金材料的氧化。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气体为无水氮气、无水氩气。铝合金熔炼温度过高,会增加铝液的氧化、吸气、合金渗铁,降低铝合金的性能;温度过低,铝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慢,效果差。稀土加入铝液,需静置一定时间,使其扩散均匀。进一步优选地,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所述的加热熔融温度为780℃,所述熔炼时间为45min,精炼的时间为25min。铝作为一种轻金属,有较好的延展性,但其硬度不满足制作弹壳要求。通过添加其他金属元素提高铝材料的力学性能。纯铝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形成铝基固溶体,造成晶格畸变,阻碍位错运动,起到固溶强化作用,使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提高。合金元素对铝的另一种强化作用是通过热处理实现,铝元素没有同素异构的转变,合金元素在铝合金中有较大固溶度,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铝合金材料加热到某一温度后,可得到过饱和的铝基固溶体,其强度和硬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时间的过长,合金元素析出聚集长大,强度下降。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所述的热处理温度为460℃,保温1.5h。所述铝合金材料的弹壳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含有:锌4.0~7.0wt.%,铜1.0~2.0wt.%,锰0.3~0.7wt.%,稀土0.01~0.05wt.%,其余部分包含铝和杂质Si、Fe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含有:锌4.0~7.0wt.%,铜1.0~2.0wt.%,锰0.3~0.7wt.%,稀土0.01~0.05wt.%,其余部分包含铝和杂质Si、Fe元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进一步含有钛,铬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钛0~0.05wt.%,铬0~0.05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含有锌5.0wt.%,铜1.5wt.%,锰0.5wt.%,稀土0.02wt.%,钛0.02wt.%,铬0.02wt.%,其余成分为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原材料的纯度大于99.9%,杂质Si、Fe含量小于0.2wt.%。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铝加入熔炼装置,加热至熔融,依次加入铜、锰、锌、钛、铬、稀土,熔炼,通入保护气体,精炼;S2.将熔融的材料喷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才河范语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