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722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显微操作针的准备,用拉针仪,断针仪和磨针仪制作内径为10μm的注射针以及针口为40μm的固定针,注射针要将针尖拔尖;囊胚腔液体的收集,在显微操作仪下,用固定针固定住内细胞团一侧,用注射针刺入囊胚腔中吸取囊胚腔中的液体至于1μLDPBS液滴中,收集完成后用较细的口吸针将囊胚腔中的液体转移到进口200μL的离心管中;囊胚腔液体中DNA含量的检测。这种收集方法采用自制的较细的注射针易刺破囊胚腔,对囊胚后续发育所产生的影响较小,且较为精准,可以收集单个囊胚腔中的液体,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提供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具体是一种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胚胎着床前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几次卵裂、卵裂球致密化以及囊胚形成、扩张及孵化等阶段,囊胚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胚胎后续发育能力的潜力。囊胚主要是由两种类型的细胞组成,体积较大而数量较少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这种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而延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体积较小而数量较多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这些细胞将来发育成胚膜和胎盘。囊胚质量是影响胚胎移植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形态观察、细胞或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来评价囊胚质量有助于提高动物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和出生率。在形态学上,囊胚内细胞团细胞数目以及这些内细胞团细胞结合的紧密程度,滋养层细胞是否由较多的细胞构成,细胞之间结合是否紧密,这些形态学观察都是判定囊胚质量优劣的标准。此外,通过分析胚胎细胞数、胚胎代谢活性、染色体异常等也可以判定囊胚是否具有继续发育的潜力。然而,这些检测方法都是以损伤囊胚部分活性为代价的,这样的囊胚移植后其发育能力将会显著降低。在人类生殖医学中,传统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主要采用的样本是卵裂期单个卵裂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显微操作注射针制备:取钝化好两端的细玻管一支,安装于拉针仪进行拉针,拉完针后,打开断针仪,制得内径为10μm的平口针,再进行磨针,使得针口磨成斜口,将磨好的针管进行断针、拔尖、弯针,使针管弯曲20°备用;(2)显微操作固定针制备:将上述拉好的针管安装在断针仪上断针,断好后针再进行弯针,使针管弯曲20°,将针卸下,置于针盒中备用;(3)囊胚腔液体的收集:首先用显微操作固定针将囊胚吸住,用显微操作注射针拨动囊胚使内细胞团与显微操作固定针针口紧贴,此时吸紧囊胚并用注射针穿过透明带后扎进囊胚腔中,吸出囊胚腔中的液体并转移到右侧的1μL的D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显微操作注射针制备:取钝化好两端的细玻管一支,安装于拉针仪进行拉针,拉完针后,打开断针仪,制得内径为10μm的平口针,再进行磨针,使得针口磨成斜口,将磨好的针管进行断针、拔尖、弯针,使针管弯曲20°备用;(2)显微操作固定针制备:将上述拉好的针管安装在断针仪上断针,断好后针再进行弯针,使针管弯曲20°,将针卸下,置于针盒中备用;(3)囊胚腔液体的收集:首先用显微操作固定针将囊胚吸住,用显微操作注射针拨动囊胚使内细胞团与显微操作固定针针口紧贴,此时吸紧囊胚并用注射针穿过透明带后扎进囊胚腔中,吸出囊胚腔中的液体并转移到右侧的1μL的DPBS中即可,尽量不要吸取到任何细胞物质,收集10枚囊胚腔中的液体,用较细的口吸针将混在1μLDPBS中的囊胚液吸出,放入到进口的200μL进口离心管中;(4)将收集到的囊胚腔的液体进行DNA含量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拉针具体步骤为:打开拉针仪,调节拉针仪参数:P=500,PULL=200,VEL=80,TIME=100,取钝化好两端的细玻管一支,安装于拉针仪,按下PULL键,系统运行结束后小心卸下拉好的针管,放入针盒以备集中进行断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断针具体步骤为:打开断针仪开关,10×物镜,调整玻璃针位置,将玻璃管尖端内径10μm处与玻璃珠刚好接触,将加热旋钮调整到35℃左右,踩下脚踏开关,当看到玻璃针和玻璃珠粘在一起,而且玻璃管尖端有变弯的倾向时,松开脚踏开关,由于降温收缩,玻璃珠即可折断玻璃管的尖端,从而得到了符合要求的内径为10μm的平口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囊胚腔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磨针具体步骤为:打开磨针仪开关,并将磨石上方注水管内放满蒸馏水,用水浸湿磨石,调节磨石的转速为30rpm,磨针角度定位在45°,将断好的玻璃针管安装到固定柄上,旋动粗准焦螺旋,使针尖快速下降,接近磨石时,换用细准焦螺旋,通过目镜观察,小心针尖落在磨石上,接触磨石后,针管内液面上升,将细准焦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祖兵宁伟刘洪瑜高迪许腾腾王怡青童旭张丹丹张运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