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剂
,具体涉及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膨胀型阻燃剂是一种新型的无卤阻燃剂,因其在燃烧时释放烟雾少、释放的气体无害以及燃烧生成的炭层能有效地防止聚合物熔滴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聚合物的阻燃,所以,膨胀型阻燃剂在国内外阻燃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膨胀型阻燃剂体系主要含有酸源、炭源和发泡源三类组分。在传统的膨胀型阻燃剂体系中,一般多以聚磷酸铵、多元醇及三聚氰胺复合组分组成,因此,普遍认为膨胀体系的阻燃机理为:聚磷酸铵受热分解,生成具有强脱水作用的磷酸和焦磷酸,使季戊四醇酯化,进而脱水炭化。反应形成的水蒸汽及三聚氰胺分解的氨气使炭层膨胀,最终形成一层多微孔的炭层,从而隔绝空气和热传导,保护聚合物主体,达到阻燃目的。现有的膨胀型阻燃剂可表现出低烟、无毒、阻燃效果好和一定的耐熔滴性能,但仍存在如阻燃效果还不够理想,阻燃剂的添加量较大等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该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效果好,且添加量少,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塑料物理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三聚氰胺衍生物 20‑40份包覆聚磷酸铵 20‑40份三嗪衍生物 10‑30份季戊四醇磷酸酯 10‑20份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 5‑15份有机倍半硅氧烷 6‑10份纳米二氧化硅 4‑8份协效阻燃剂 3‑7份抑烟剂 2‑6份成炭促进剂 2‑4份偶联剂 1‑3份抗氧剂 1‑2份润滑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三聚氰胺衍生物20-40份包覆聚磷酸铵20-40份三嗪衍生物10-30份季戊四醇磷酸酯10-20份三羟乙基异氰尿酸酯5-15份有机倍半硅氧烷6-10份纳米二氧化硅4-8份协效阻燃剂3-7份抑烟剂2-6份成炭促进剂2-4份偶联剂1-3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0.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衍生物是由双磷酸季戊四醇酯三聚氰胺盐、2,4,8,10-四氧-3,9-二磷螺环[5,5]十一烷-3,9-二氧-3,9-二三聚氰胺盐和(2,6,7-三氧-1-磷-双环[2,2,2]辛烷-1-氧甲基)磷酸酯三聚氰胺盐以重量比2-4:1-2:1组成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聚磷酸铵是由密胺-甲醛包覆聚磷酸铵、硅烷包覆聚磷酸铵和不饱和树脂包覆聚磷酸铵以重量比1-2:0.5-1.5:1组成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嗪衍生物为聚2-乙醇胺基-4,6-乙二胺基-1,3,5-三嗪。所述季戊四醇磷酸酯为1-氧代-4-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倍半硅氧烷为无规倍半硅氧烷、梯形倍半硅氧烷、桥形倍半硅氧烷和笼形倍半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其改性方法为:配置体积比为3-10:1的乙醇/水溶液,加入占乙醇/水溶液质量1%-10%的纳米二氧化硅,在3000-4000rpm的转速下高速剪切,再加入占乙醇/水溶液质量1%-10%的硅烷偶联剂,加入草酸溶液使反应体系的pH值在3-4,反应1.5-2.5h后,抽滤、洗涤,干燥后即得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其中,所述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而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之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