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6848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黄背木耳菌渣生物有机肥主要包括:黄背木耳菌渣70~80份、枯草芽孢杆菌粉3~5份、干鸡粪10~15份、植物秸秆10~15份、有机粘合剂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黄背木耳菌渣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纤维素、氮、磷、钾等元素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类物质,通过与干鸡粪和植物秸秆混合后进行好氧发酵能够有效将内部的微量元素进行释放,促使了大分子物质的分解,转化为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碳,在使用后更容易溶解易于植物的吸收。木耳菌渣中还含有少量石灰、石膏及过磷酸钙,有效避免了土壤的酸化与板结。

A Bio-organic Fertilizer Prepared by Flash Oxygen Ferment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Residu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ertilize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bio-organic fertilizer prepared by blast oxygen fermentation of fungus residu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bio-organic fertilizer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residue mainly comprises 70-80 parts, 3-5 parts of Bacillus subtilis powder, 10-15 parts of dried chicken manure, 10-15 parts of plant straw and 1-5 parts of organic binder. The fungus residu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contains not only a large amount of crude protein, cellulose,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and other elements, but also a large number of amino acids and vitamin substances. By aerobic fermentation after mixing with dried chicken manure and plant straw, the internal trace elements can be effectively released, which promotes the decomposition of macromolecule substances and converts them into water-soluble small molecule organic carbon. It is easier to dissolve after use and easier to absorb by plants. Auricularia fungus residue also contains a small amount of lime, gypsum and superphosphate, which effectively avoids soil acidification and hard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黄背木耳又叫做毛木耳,营养成分与黑木耳相似,具有清肺益气、止痛活血的功效。毛木耳粗纤维含量较高,这些纤维素对人体内许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在耳背的绒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抗癌物质。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栽培越来越广泛化、规模化,其集中规模化生产的结果即是造成采摘之后的食用菌菌渣被大量废弃,目前对菌渣的处理多采用焚烧或者丢弃进行处理,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此外,经研究发现,菌渣中含有糖类、有机酸、酶、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菌渣的丢弃与焚烧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中药渣是中草药和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残渣。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生产的工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加深,中草药和中成药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渣废弃物残渣日益增多。而目前中药渣的有效利用率低,多作为市政垃圾被大量填埋、焚烧或抛弃,不仅造成生物质资源大量浪费,还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对中药渣进行合理的利用,提高资源废弃物中药渣的附加值是目前中医药行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中药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除一定量的活性成分外,还常含有大量的纤维类、脂类、蛋白类、糖类、氨基酸以及钙、磷、镁、铁等相当数量的无机营养成分。将中药渣生态化利用,发酵生产有机肥,不仅可提高中药渣的价值,还符合绿色环保和清洁生产有机肥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油茶一般指的是以产油为主的山茶属(Theaceae)中植物,主要包括普通油茶、红花油茶、小果油茶等,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不仅仅是栽培面积较广,产油量远远超过其他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栽培面积和产量占所有油茶90%以上;植物叶片是其获得能量和物质的重要途径,同时植物通过叶片可以感受环境的各种刺激以引起植物体各项形态建成,各种刺激经过各类信号传到后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反应出植物各项生命活动机制。油茶是多年生的常绿植物,现有技术对油茶叶片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研究油茶利用可持续的生物原料,使茶废弃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得到纯化得到富含茶皂素生物肥很少。目前,常规肥料养分利用率不高,肥料中的养分流失严重,这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常规化肥的流失不仅是肥料资源的流失,更为严重的是流失的肥料已经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后果[13-16]。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肥料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研究含有油茶配方肥的中药有机肥中养分的释放特性,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实验、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不同颗粒态肥料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盆栽条件下肥料的释放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肥料流失率提供理论依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目前对菌渣的处理多采用焚烧或者丢弃进行处理,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2)菌渣中含有糖类、有机酸、酶、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菌渣的丢弃与焚烧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3)目前中药渣的有效利用率低,多作为垃圾被大量填埋、焚烧或抛弃,造成生物质资源大量浪费和严重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不能利用可持续的生物原料,使茶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得到纯化得到富含茶皂素生物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背木耳菌渣生物有机肥主要包括:黄背木耳菌渣70~80份、枯草芽孢杆菌粉3~5份、干鸡粪10~15份、植物秸秆10~15份、有机粘合剂1~5份。进一步,所述黄背木耳菌渣中主要包括:锯末40%、米糠20%、棉籽壳15%、玉米芯10%、玉米粉2%、麦麸10%,石灰1%、石膏1%、过磷酸钙1%。进一步,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粉的培养基成分为:蒸馏水1L、葡萄糖20g、蛋白胨15g、氯化钠5g、牛肉膏0.5g、琼脂20g。进一步,所述有机粘合剂为玉米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为:步骤一:经一定质量的黄背木耳菌渣和植物秸秆进行粉碎过80目筛,添加一定质量的干鸡粪,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步骤二:在培养基中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粉,将培养好的菌液添加至密闭容器中,搅拌均匀,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氧气,调节至40-60℃,加入好氧发酵菌剂进行好氧发酵,使之产生菌丝之后,停止供氧,并进行堆放,厌氧发酵3-5天至腐熟;步骤三:将腐熟的原料放入空气中进行堆放,向腐熟的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粘合剂形成混合物;步骤四:采用颗粒机将以上混合物进行对撞造粒,然后低温干燥,制成有机肥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的中药生物有机肥,所述中药生物有机肥按质量份由黄背木耳菌渣70~80份、枯草芽孢杆菌粉3~5份、干鸡粪10~15份、植物秸秆10~15份、有机粘合剂1~5份、中药废弃物5~10份、茶废弃物5~10份及速效肥5~10份组成。进一步,中药废弃物为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黄芩、栀子、柴胡、细辛、川芎、黄芪、川木通、桔梗、茯苓、丹参和金龙胆草中的废弃物一种或两种以上发酵后所得产物。进一步,速效肥按质量比组分由含量尿素45%、氯化钾20%、过磷酸钙20%和硼砂15%混合肥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中药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中药废弃物的制备,具体有:将中药渣混合,室温下,控制水分含量在65%-75%;中药渣与发酵菌剂按照质量比1000:2~4进行混合;将混合的含菌剂中药渣置于发酵桶内,室温发酵;将电子温度计插入发酵堆中,检测发酵基质温度变化;当温度达到60℃以上,进行翻堆,对发酵基质进行降温和通气;堆肥发酵10~20天,发酵基质外观颜色大于80%为褐色或灰褐色时,将中药渣与磷酸按照质量比100:2~4进行混合均匀,酸处理6h~8h,添加氨水中和,混合;对发酵结束后的中药渣进行75℃干燥、粉碎,制得中药废弃物。进一步,所述中药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按质量百分份称取茶废弃物及速效肥;分9个处理堆沤备用;每个处理堆沤添加茶废弃物及速效肥总量的60%水拌湿拌匀,0.5米高堆沤,放入土壤温度计后盖膜,发酵温度大于65℃时每天翻拌1次,7天;当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时,已成熟发酵;得到油茶废弃物发酵物;将制得的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中药废弃物按质量份与油茶废弃物发酵物混合搅拌制得中药生物有机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黄背木耳菌渣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纤维素、氮、磷、钾等元素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类物质,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微量元素,通过与干鸡粪和植物秸秆混合后进行好氧发酵能够有效将内部的微量元素进行释放,促使了大分子物质的分解,转化为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碳,在使用后更容易溶解易于植物的吸收。木耳菌渣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按质量份由黄背木耳菌渣70~80份、枯草芽孢杆菌粉3~5份、干鸡粪10~15份、植物秸秆10~15份及有机粘合剂1~5份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按质量份由黄背木耳菌渣70~80份、枯草芽孢杆菌粉3~5份、干鸡粪10~15份、植物秸秆10~15份及有机粘合剂1~5份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按质量百分比由锯末40%、米糠20%、棉籽壳15%、玉米芯10%、玉米粉2%、麦麸10%,石灰1%、石膏1%及过磷酸钙1%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粉的培养基成分为:蒸馏水1L、葡萄糖20g、蛋白胨15g、氯化钠5g、牛肉膏0.5g、琼脂20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合剂为玉米浆。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经一定质量的黄背木耳菌渣和植物秸秆进行粉碎过80目筛,添加一定质量的干鸡粪,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步骤二:在培养基中培养枯草芽孢杆菌粉,将培养好的菌液添加至密闭容器中,搅拌均匀,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氧气,调节至40-60℃,加入好氧发酵菌剂进行好氧发酵,使之产生菌丝之后,停止供氧,并进行堆放,厌氧发酵3-5天至腐熟;步骤三:将腐熟的原料放入空气中进行堆放,向腐熟的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粘合剂形成混合物;步骤四:采用颗粒机将以上混合物进行对撞造粒,然后低温干燥,制成有机肥料。6.一种添加权利要求1所述黄背木耳菌渣暴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的中药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生物有机肥按质量份由黄背木耳菌渣70~80份、枯草芽孢杆菌粉3~5份、干鸡粪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周琴唐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