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44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包括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裙板进行连接的两裙板支撑架,以及,用于对两裙板支撑架进行连接的至少一连接杆;其中,裙板支撑架顶部用于对裙板进行固定的锁件进行固定,裙板支撑架底部与底板总成固定连接;裙板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杆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对连接杆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裙板支撑架与底板总成连接形成了稳定的整体框架结构,裙板底部与底板总成铰接,并可围绕铰接点转动打开,通过锁件对其进行闭合,而锁件则固定在裙板支撑架顶部,可保证裙板安装的精度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连接杆对两裙板支撑架进行相对位置关系的加固,保证了整个设备舱结构的稳定性。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Equipment Room of Rail Trans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nsit, in particular to a support structure of a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mpartment, including two skirt plate supports connected with two skirt plates respectively, and at least one connecting rod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two skirt plate supports, in which the top of the skirt plate supports is used for fixing the lock for fixing the skirt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kirt plate supports is used for fixing the skirt plate. The bottom plate assembly is fixed connection; the skirt plat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for covering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skirt plat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late assembly to form a stable integral frame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skirt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ase plate assembly, and can rotate around the hinge point to open it. The locking part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skirt plate support frame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skirt plate installatio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two skirt plate support frames is carried out by connecting rods.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equipment cabi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设备舱是位于动车底部用于放置设备的舱体空间,其作用在于保护设备免受雨雪、风沙等异物的碰撞和干扰,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加速度和气动载荷等也作用于设备舱体上,因此设备舱的整体结构合理性和强度对动车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舱通过相对设置的两裙板和底板结构围设而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轨道交通工具的宽度即两裙板间距离较大,因此为了保证设备舱的刚性,需要设置支撑结构,用于对两裙板及底板间的形位关系进行固定。鉴于上述需求,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来实现两裙板及底板间稳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包括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裙板进行连接的两裙板支撑架,以及,用于对两所述裙板支撑架进行连接的至少一连接杆;其中,所述裙板支撑架顶部用于对所述裙板进行固定的锁件进行固定,所述裙板支撑架底部与底板总成固定连接;所述裙板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连接杆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对所述连接杆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裙板支撑架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深度方向沿设备舱长度方向设置的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结构在两侧板对接后至少形成所述腔体;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平行所述槽体结构深度方向设置的凸沿,所述凸沿上个设置有通孔结构,用于实现所述裙板支撑架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裙板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裙板支撑架与所述裙板相对的一侧,至少对两所述侧板的所述凸沿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在所述凸沿的局部或全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槽体结构深度相反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用于形成对穿入所述通孔结构的连接件进行容置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有两个,且通过至少一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所述第一拼接板和第二拼接板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与所述连接件等数量的第一U型卡槽和第二U型卡槽,各所述第一U型卡槽通过第一U型连接板连接,各所述第二U型卡槽通过第二U型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U型卡槽和第二U型卡槽的开口端,以及所述第一U型连接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的开口端均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U型卡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贴合设置,所述第二U型卡槽至少位于相邻两所述连接杆之间的一侧包覆于所述第一U型卡槽外侧,且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包覆于所述第一U型连接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卡槽和第二U型卡槽位于相对于两所述连接杆外侧的U形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相对于两所述连接杆内侧的U形边长度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裙板支撑架与底板总成连接形成了稳定的整体框架结构,裙板底部与底板总成铰接,并可围绕铰接点转动打开,通过锁件对其进行闭合,而锁件则固定在裙板支撑架顶部,可保证裙板安装的精度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连接杆对两裙板支撑架进行相对位置关系的加固,保证了整个设备舱结构的稳定性。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裙板支撑架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图6是侧板的侧视图;图7是连接板的正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第一拼接板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的右视图;图14是第一拼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裙板1、裙板支撑架2、腔体21、侧板22、槽体结构22a、凸沿22b、安装凹槽22c、连接板23、连接杆3、底板总成4、连接件5、第一拼接板51、第一U型卡槽51a、第二拼接板52、第二U型卡槽52a、第二U型连接板52b、缝隙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4,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包括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裙板1进行连接的两裙板支撑架2,以及,用于对两裙板支撑架2进行连接的两连接杆3;其中,裙板支撑架2顶部用于对裙板1进行固定的锁件进行固定,裙板支撑架2底部与底板总成4固定连接;裙板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杆3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21,对连接杆3进行固定。裙板支撑架2与底板总成4连接形成了稳定的整体框架结构,裙板1底部与底板总成4铰接,并可围绕铰接点转动打开,通过锁件对其进行闭合,而锁件则固定在裙板支撑架2顶部,可保证裙板1安装的精度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连接杆3对两裙板支撑架2进行相对位置关系的加固,保证了整个设备舱结构的稳定性。为了降低裙板支撑架2的加工难度,裙板支撑架2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板22,如图5和6所示,侧板22上设置有深度方向沿设备舱长度方向设置的槽体结构22a,槽体结构22a在两侧板22对接后至少形成腔体21,除腔体21外,还可形成加强筋结构,用于提高整个侧板22的强度;侧板22上还设置有平行槽体结构22a深度方向设置的凸沿22b,凸沿22b上个设置有通孔结构,用于实现裙板支撑架2的连接。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两侧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裙板支撑架2还包括连接板23,连接板23设置在裙板支撑架2与裙板1相对的一侧,至少对两侧板22的凸沿22b进行连接,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23对两侧板22拼接后的整个侧面包覆,从而提高裙板支撑架2的美观性和结构稳定性,其中,通孔结构分别贯穿凸沿22b和连接板23。因为凸沿22b为延伸结构,占用一定的空间,为了在空间紧凑的情况下不影响裙板支撑架2的安装,如图10所示,侧板22在凸沿22b的局部或全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槽体结构22a深度相反的安装凹槽22c,安装凹槽22c用于形成对穿入通孔结构的连接件进行容置的空间,即使得凸沿22b可不向外延伸而占用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上述安装凹槽22c结构还可起到对裙板支撑架2的加强作用。实施例二:参见图1~4,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包括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裙板1进行连接的两裙板支撑架2,以及,用于对两裙板支撑架2进行连接的两连接杆3;其中,裙板支撑架2顶部用于对裙板1进行固定的锁件进行固定,裙板支撑架2底部与底板总成4固定连接;裙板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杆3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21,对连接杆3进行固定。其中,由于设备舱的宽度原因两连接杆3的长度较长,为了避免其中间位置产生挠度,本实施例中,两连接杆3之间通过两连接件5连接。其中,如图11~14所示,连接件5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裙板(1)进行连接的两裙板支撑架(2),以及,用于对两所述裙板支撑架(2)进行连接的至少一连接杆(3);其中,所述裙板支撑架(2)顶部用于对所述裙板(1)进行固定的锁件进行固定,所述裙板支撑架(2)底部与底板总成(4)固定连接;所述裙板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连接杆(3)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21),对所述连接杆(3)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裙板(1)进行连接的两裙板支撑架(2),以及,用于对两所述裙板支撑架(2)进行连接的至少一连接杆(3);其中,所述裙板支撑架(2)顶部用于对所述裙板(1)进行固定的锁件进行固定,所述裙板支撑架(2)底部与底板总成(4)固定连接;所述裙板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连接杆(3)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21),对所述连接杆(3)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支撑架(2)至少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侧板(22),所述侧板(22)上设置有深度方向沿设备舱长度方向设置的槽体结构(22a),所述槽体结构(22a)在两侧板(22)对接后至少形成所述腔体(21);所述侧板(22)上还设置有平行所述槽体结构(22a)深度方向设置的凸沿(22b),所述凸沿(22b)上个设置有通孔结构,用于实现所述裙板支撑架(2)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支撑架(2)还包括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设置在所述裙板支撑架(2)与所述裙板(1)相对的一侧,至少对两所述侧板(22)的所述凸沿(22b)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设备舱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2)在所述凸沿(22b)的局部或全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飞谈源张军王瑞解祥夫王小清解恩泽耿强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