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98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临床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本装置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处同轴的固接有充气垫圈或充液垫圈,充气垫圈或充液垫圈的内圈面构成供胃肠减压管同轴套接的固定面;外套管的一端处设置机械开关阀,机械开关阀包括上模块、下模块以及动块,动块与下模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固接彼此,且压缩弹簧的弹性回复方向与动块的抬升动作方向彼此同向;机械开关阀还包括用于驱使动块向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作直线动作的压杆,所述压杆一端固接于动块顶端面处,另一端贯穿上模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效率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有效实现对胃肠减压管的快捷启闭功能。

Fixed liquid stopper for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linical nursing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 special fixed liquid stopper for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outer sleeve, which is coaxially fixed with an inflatable gasket or a filling gasket at the lumen of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inflatable gasket or a filling gasket constitutes a fixed surface for coaxial sleeve connec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 a mechanical switch valv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module, a lower module and a movable block, and the movable block and the lower module are fix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a compression spring. The elastic recovery direction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and the lifting action direction of the moving block a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mechanical switch valve also includes a pressure bar for driving the moving block to act in a straight line in the compression direction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One end of the pressure bar is fixed at the top face of the moving block, and the other end runs through the module sett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and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quick opening and closing func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
本技术属于临床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很多患者需要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并间断进行胃管冲洗或胃管注药等操作。胃管是胃肠减压管的临床简称,其经鼻腔、咽喉、食管而被放置到患者胃腔中。在留置胃管成功后,通过将胃管接头连接负压引流器,即可开始胃肠减压;而之后每次对患者进行胃管注药、抽吸胃液等操作,也都通过对胃管接头的接驳操作来实现。上述操作过程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胃管作为直接连通患者胃部的通路,在平时大部分时候都必须严格保持封闭状态,以避免外部空气直接灌入患者胃部,从而影响到患者胃部的微环境。即使在进行胃管冲洗或胃管注药等操作时,也要求在操作间隙时刻尽可能使得胃管处于封闭状态。然而,由于目前医护资源紧张,每次进行胃管冲洗或胃管注药等操作时,仅依靠一名护士势必难以实现如此多的操作需求,往往护士只在操作前打开胃管,并在操作完成后通过手术钳或直接将胃管折叠多次从而封闭胃管;上述操作繁琐而效率低下不说,在操作过程中的胃管始终会对外连通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此外的,为便于操作,胃管的总长度往往较长,也导致胃管接头经常拖拉在患者身上、床上甚至不小心扫落在其他物件上,致使接头部位的清洁度降低,并增加了细菌进入患者体内的风险,这显然也给实际的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效率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有效实现对胃肠减压管的快捷启闭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管腔处同轴的固接有充气垫圈或充液垫圈,充气垫圈或充液垫圈的内圈面构成供胃肠减压管同轴套接的固定面;在外套管的一端处设置机械开关阀,所述机械开关阀包括固定于外套管相应端处的上模块、下模块以及架设于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动块,所述动块与下模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固接彼此,且压缩弹簧的弹性回复方向与动块的抬升动作方向彼此同向;机械开关阀还包括用于驱使动块向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作直线动作的压杆,所述压杆一端固接于动块顶端面处,另一端贯穿上模块设置;机械开关阀存在初始及工作两种位置状态,当机械开关阀处于初始位置状态时,动块在压缩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抵紧上模块底端面,此时位于动块与上模块之间的胃肠减压管因管体被挤压而处于封闭状态;当机械开关阀处于工作位置状态时,动块受压杆施力,动块顶端面逐步远离上模块底端面,此时位于动块与上模块之间的胃肠减压管处于导通状态。优选的,所述压杆外形呈倒“U”字状,倒“U”字状的压杆的两直边分别贯穿上模块从而固接于动块顶端面处,且胃肠减压管布置于该两直边之间的动块顶端面区域处;倒“U”字状的压杆的底面铅垂向外延伸有便于操作的压柄。优选的,所述充气垫圈外形呈圆套筒状且其长度等于外套管管长;径向贯穿外套管管身而设置具有充放气功能的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充气垫圈的气腔内,进气管的位于外套管外管壁处的进口端设置用于启闭该进气管的封盖。优选的,以外套管的设置机械开关阀的一端为前端,在外套管的后端处沿外套管的管腔而轴向延伸出可套设于胃肠减压管接头外管壁上的延伸套;本装置还包括布置于外套管后端处的扭簧夹,用于提供扭簧夹启闭动力的扭簧同轴的套设并固定于延伸套的外管壁处;构成扭簧夹的两块夹片沿外套管的径向延伸布置。优选的,外套管的外管壁处径向凸设有供系绳穿过及系紧的挂耳,所述挂耳为两只且沿外套管的轴线而轴对称布置。优选的,外套管的外管壁处设置便于手握的防滑垫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鉴于目前胃肠减压管通用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设计出了专用于胃肠减压管的外挂件,在需要时,通过将本技术套接在胃肠减压管上并与之固定,以便实现对胃肠减压管的单手快速启闭操作,最终得以提升其实际操作效率。而在不需要时,直接从当前胃肠减压管上拆下本技术,清洗后即可留待重复使用。具体使用时,首先以外套管作为外骨架,并以位于外套管管腔处同轴固定的充气垫圈或充液垫圈作为垫层,从而实现对胃肠减压管的套接及弹性箍紧功能,以使得外套管能始终定位于胃肠减压管的相应管段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外套管的一端设置机械开关阀,且保持机械开关阀在无外力作用下始终封闭胃肠减压管,这使得无论是操作中还是操作前后,护士只需单手即可实现胃肠减压管的开启操作;并在进行其他操作而卸去对机械开关阀的外力时,机械开关阀可自行封闭,以保持胃肠减压管相对外部环境的封闭性,最终有效实现对患者胃部微环境的保护效果。2)、由于胃肠减压管一经采用,其管径就是恒定的,因此过大的压杆行程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倒“U”字状的压杆,使得压杆的弯折处自然的相对上模块具备止口定位功能,从而实现对压杆下压行程的约束效果。压柄则用于提升压杆下压操作的便捷度,此处就不再赘述。3)、对于充气垫圈或充液垫圈的选择,本技术优选采用气源更易于得到的充气垫圈。充气垫圈的进气管径向贯穿外套管,并通过孔盖封闭,以实现其适时充放气功能。由于充气垫圈的可充气性,一方面可有效保证对胃肠减压管的柔性箍紧能力,并同时不至于损伤胃肠减压管的柔质管身;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充气垫圈的充放气操作,进而实现对不同管径的胃肠减压管的自适应性效果,也即任何管径的胃肠减压管均适于使用本技术,本技术的使用范围可得到极大提升。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设置了扭簧夹,以便于在不进行胃管冲洗或胃管注药等操作时,通过将扭簧夹夹持在患者衣服领口等位置处,从而实现对胃肠减压管接头的妥善安置效果,以确保胃肠减压管接头的卫生性。相应的,由于胃肠减压管接头外径往往大于胃肠减压管管身外径,因此通过单独布置对应胃肠减压管接头外径的延伸套,从而将延伸套套入上述接头处,以确保本技术始终能位于胃肠减压管的靠近接头的一端处。同理的,外套管上的挂耳的设置,在不想使用扭簧夹时,也可通过在挂耳处穿设系绳,并将系绳吊在患者耳朵处,同样可实现对胃肠减压管接头的固定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机械开关阀的动作流程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胃肠减压管10-外套管11-延伸套12-挂耳13-防滑垫层20-充气垫圈21-进气管22-封盖30-机械开关阀31-上模块32-下模块33-动块34-压缩弹簧35-压杆35a-压柄40-扭簧夹41-扭簧42-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以图1-4所示结构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主体结构包括外套管10、扭簧夹40、机械开关阀30以及充气垫圈20。其中:如图1所示的,充气垫圈20与外套管10彼此同轴布置,且充气垫圈20固定于外套管10的管腔内,从而在确保胃肠减压管a能沿充气垫圈20的内圈面同轴穿过的同时,充气垫圈20本身又能构成用于箍紧胃肠减压管a的软垫层13,以使得外套管10能够始终稳固的箍紧在胃肠减压管a的指定位置处。为确保充气垫圈20的充放气功能,可通过沿外套管10径向而贯穿外套管10管壁设置进气管21,并在进气管21处设置封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外套管(10),所述外套管(10)的管腔处同轴的固接有充气垫圈(20)或充液垫圈,充气垫圈(20)或充液垫圈的内圈面构成供胃肠减压管同轴套接的固定面;在外套管(10)的一端处设置机械开关阀(30),所述机械开关阀(30)包括固定于外套管(10)相应端处的上模块(31)、下模块(32)以及架设于上模块(31)与下模块(32)之间的动块(33),所述动块(33)与下模块(32)之间通过压缩弹簧(34)固接彼此,且压缩弹簧(34)的弹性回复方向与动块(33)的抬升动作方向彼此同向;机械开关阀(30)还包括用于驱使动块(33)向压缩弹簧(34)的压缩方向作直线动作的压杆(35),所述压杆(35)一端固接于动块(33)顶端面处,另一端贯穿上模块(31)设置;机械开关阀(30)存在初始及工作两种位置状态,当机械开关阀(30)处于初始位置状态时,动块(33)在压缩弹簧(3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抵紧上模块(31)底端面,此时位于动块(33)与上模块(31)之间的胃肠减压管因管体被挤压而处于封闭状态;当机械开关阀(30)处于工作位置状态时,动块(33)受压杆(35)施力,动块(33)顶端面逐步远离上模块(31)底端面,此时位于动块(33)与上模块(31)之间的胃肠减压管处于导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外套管(10),所述外套管(10)的管腔处同轴的固接有充气垫圈(20)或充液垫圈,充气垫圈(20)或充液垫圈的内圈面构成供胃肠减压管同轴套接的固定面;在外套管(10)的一端处设置机械开关阀(30),所述机械开关阀(30)包括固定于外套管(10)相应端处的上模块(31)、下模块(32)以及架设于上模块(31)与下模块(32)之间的动块(33),所述动块(33)与下模块(32)之间通过压缩弹簧(34)固接彼此,且压缩弹簧(34)的弹性回复方向与动块(33)的抬升动作方向彼此同向;机械开关阀(30)还包括用于驱使动块(33)向压缩弹簧(34)的压缩方向作直线动作的压杆(35),所述压杆(35)一端固接于动块(33)顶端面处,另一端贯穿上模块(31)设置;机械开关阀(30)存在初始及工作两种位置状态,当机械开关阀(30)处于初始位置状态时,动块(33)在压缩弹簧(3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抵紧上模块(31)底端面,此时位于动块(33)与上模块(31)之间的胃肠减压管因管体被挤压而处于封闭状态;当机械开关阀(30)处于工作位置状态时,动块(33)受压杆(35)施力,动块(33)顶端面逐步远离上模块(31)底端面,此时位于动块(33)与上模块(31)之间的胃肠减压管处于导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减压管专用固定止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35)外形呈倒“U”字状,倒“U”字状的压杆(35)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