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583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所述支架的近端设有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每个近端连接部具有一个通孔,所述后释放结构包括后释放控制件、至少一个远端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后释放约束件,每个远端连接部具有另一个通孔并设置在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当后释放约束件的另一端与输送器连接,以及一端穿过近端连接部的通孔时,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穿过远端连接部的通孔与输送器连接,继而拉动后释放控制件的另一端时,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从输送器和远端连接部中抽出,便可解开后释放约束件的束缚,如此,实现了支架近端与输送器的可分离地连接,进而释放支架时,即使高速血流冲击支架近端,支架近端也不会翻折。

Bracket system and its conveying device, post-release structure and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racket system, a conveying device, a post-release structure and a bracke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proximal connection part, and each proximal connection part has a through hole. The post-release structure includes a post-release control part, at least one distal connection part and at least one post-release restraint part. Each distal connection part has another through hole and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ost-release restraint pa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ost-release restraint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yor. When one end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proximal connection part, one end of the post-release control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distal connection part and connects with the conveyor. When the other end of the post-release control part is pulled, one end of the post-release control part is pulled out from the conveyor and the distal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restraint of the post-release restraint part can be released. Thus,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bracket and the conveyor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 stent is separately connected and released,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tent will not flip even if the high-speed blood flow impacts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
技术介绍
将覆膜支架用于主动脉疾病治疗是主动脉外科的一大进展,其适应症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这种技术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手术创伤,患者恢复较快。该治疗的机理是,将覆膜支架通过特制的输送器送入病变部位后张开,使瘤体与血液隔绝,消除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引起死亡的危险,或是瘤体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其中,覆膜支架的精确定位和释放是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的关键,该挑战在于主动脉血流的高速和高压。在覆膜支架释放瞬间,支架可能在血流的冲击力下发生近端(近心端)翻折。支架近端翻折容易导致支架近端贴壁不良,病变隔绝效果不佳,而且支架顶点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而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如何避免支架近端翻折成为主动脉支架输送器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能够在支架释放时防止支架在血流冲击下发生翻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所述支架的近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每个所述近端连接部具有一个通孔,所述一个通孔用于与后释放结构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架的近端与输送器可分离地相连接。进一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支架的后释放结构,所述后释放结构包括后释放控制件、至少一个远端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后释放约束件,每个所述远端连接部具有另一个通孔并设置在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当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器连接,并且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近端连接部的所述一个通孔时,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的所述另一个通孔后,与所述输送器连接;在拉动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另一端时,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从所述输送器和所述远端连接部的所述另一个通孔中抽出,以解开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束缚。可选的,所述后释放结构还包括径向限位部,所述径向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输送器上,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在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之前和/或之后,还与所述径向限位部相结合,所述径向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远端连接部在支架径向上的位移。可选的,所述径向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贯通孔,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在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之前穿过一个贯通孔,并在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之后穿过另一个贯通孔,所述一个贯通孔相较于所述另一个贯通孔靠近所述输送器的远端。可选的,所述输送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后释放约束件固定孔,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释放约束件固定孔相固定。可选的,所述输送器上设置有一个盲孔,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与所述盲孔相固定。更进一步的,本技术另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以及所述后释放结构。可选的,所述输送器包括过渡管和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位于所述过渡管的近端,所述过渡管上设置有径向限位部和后释放约束件固定孔,所述锥形头上设置有盲孔。可选的,所述输送器还包括主体控制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束缚线圈,所述主体控制件的一端自所述支架的远端至近端依次穿过所述若干束缚线圈,并穿过所述径向限位部后插入所述一个盲孔中固定。再进一步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包括所述输送装置以及所述支架。综上,在本技术提供的支架和后释放结构中,在支架的近端设有具有通孔的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并在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设置有具有另一个通孔的远端连接部,实际使用时,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另一端与输送器连接,同时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穿过近端连接部的所述一个通孔,然后将后释放控制件穿过支架以及远端连接部的所述另一个通孔,并使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与输送器连接,从而实现了支架近端与输送器的可分离地连接,如此一来,只有在抽离后释放控制件后,所述支架近端才能够摆脱输送器的束缚,那么,释放支架时,即使高速血流冲击支架近端,支架近端也不会翻折,进而当一部分支架与血管壁贴合后,便可抽离后释放控制件,此时输送器与支架近端脱离,支架近端完全与血管壁贴合,此时由于大部分支架都已经贴壁,因此近端的支架无法翻折。本技术的后释放结构的核心是通过一根线状物配合支架近端的通孔将支架近端束缚在输送器上,其结构较为简单,且能够适用于无裸段结构的支架。采用本技术的后释放结构对覆膜支架原有结构无较大改变,后释放结构连接在输送器上,手术结束时即可撤出体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支架与输送装置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支架系统植入主动脉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释放约束件和后释放控制件与支架和输送器相连接时的结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锥形头,101-盲孔,2-过渡管,201-第三贯通孔,202-第二贯通孔,203-第一贯通孔,3-后释放约束件,301-远端连接部,4-内管,5-后释放控制件,6-主体控制件,7-支架,701-近端连接部,702-束缚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提出的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首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支架7,所述支架7优选为覆膜支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器和后释放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支架7包括近端连接部701,所述近端连接部701位于支架7的近端。本文中,支架7的近端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如用于主动脉治疗时,所述支架7的近端即为靠近心脏的一端,即近心端(清楚显示于图3)。所述近端连接部701具有一个通孔,该通孔用于与下述的后释放结构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架7的近端与输送器可分离地相连接。所述后释放结构包括远端连接部301、后释放约束件3和后释放控制件5。所述远端连接部301具有另一个通孔,且所述后释放约束件3的一端被配置为具有所述远端连接部301。具体使用时,所述后释放约束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器连接,同时所述后释放约束件3的一端穿过所述近端连接部701的所述一个通孔,然后,所述后释放控制件5的一端自支架7的远端至近端依次穿过支架7和远端连接部301的所述另一个通孔,并且所述后释放控制件5的一端自所述另一个通孔穿出后与所述输送器连接,从而实现了支架近端与输送器的相对固定。这样一来,在支架7释放时,借助后释放结构便可实现支架近端与输送器的连接,此时即使高速血流冲击支架近端,支架近端也不会翻折,进而,一旦支架7与血管壁贴合良好,便可抽离后释放控制件5,从而解除支架近端与输送器的连接,以使支架近端完全与血管壁贴合,在此过程中,由于支架大部分结构已经与血管壁贴合,因此近端的支架部分无法翻折。具体来说,在抽离后释放控制件5时,可拉动后释放控制件5的另一端(该另一端位于体外,并优选与外部机构固定),以使后释放控制件5的一端从所述输送器和所述远端连接部301的所述另一个通孔中抽离,从而解开后释放约束件3的限制而使支架7的近端恢复扩张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7具有扩张状态和压缩状态。当安装所述支架7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近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每个所述近端连接部具有一个通孔,所述一个通孔用于与后释放结构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架的近端与输送器可分离地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近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每个所述近端连接部具有一个通孔,所述一个通孔用于与后释放结构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支架的近端与输送器可分离地相连接。2.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支架的后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释放控制件、至少一个远端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后释放约束件,每个所述远端连接部具有另一个通孔并设置在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当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器连接,并且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近端连接部的所述一个通孔时,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的所述另一个通孔后,与所述输送器连接;在拉动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另一端时,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从所述输送器和所述远端连接部的所述另一个通孔中抽出,以解开所述后释放约束件的束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释放结构还包括径向限位部,所述径向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输送器上,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在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之前和/或之后,还与所述径向限位部相结合,所述径向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远端连接部在支架径向上的位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贯通孔,所述后释放控制件的一端在穿过所述远端连接部之前穿过一个贯通孔,并在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锋袁振宇朱清姬庆茹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