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532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鲤鱼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本申请采用水面养殖水鸭,水鸭的排泄物被种植于水体中的金鱼藻消化吸收,从而净化,金鱼藻不能完全分解的部分沉入水底被蚯蚓消化吸收,金鱼藻和浮在水体中的蚯蚓会被鲟鱼采食,从而能减少鲟鱼对饵料的需求形成“水鸭——金鱼藻、蚯蚓处理水体——鲟鱼采食金鱼藻、蚯蚓”的良好共生环境;能有效提高水鸭、鲟鱼的饲养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A Stereo Culture Method of Sturge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rp 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sturgeon cultivation. The application adopts surface aquaculture of aquatic ducks. The excrement of aquatic ducks is digested and absorbed by the goldfish algae planted in the water body, thereby purifying, the part of the goldfish algae that can not be completely decomposed is digested and absorbed by earthworms, and the goldfish algae and the earthworms floating in the water body are eaten by sturge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energy. The demand of small sturgeon for food forms a good symbiotic environment of \water duck-goldfish algae, earthworm treatment water body-sturgeon feeding goldfish algae and earthworms\.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eeding efficiency of water duck and sturgeon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鲤鱼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鲟鱼又称鲟龙鱼,是世界上少数之一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类,在我国早就有“龙的化身为鲟龙鱼的顿悟”一说。鲟龙鱼属于一种珍稀鱼种,也属于大中型经济鱼类。鲟龙鱼目前鲟龙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但是,其对养殖条件要求极高,要求适合的pH值、溶解氧和极高的水质,而且其对水中的氯很敏感。水鸭,肉质鲜美,其经济效益高,如果能将水鸭与鲟鱼进行套养,即采用立体养殖将能有效提高鲟鱼和水鸭的经济价值;但是在立体养殖过程中,水鸭的排泄物会污染水体,而鲟鱼对水质要求极高,将会造成立体养殖的困难是养殖过程中最简单、省时省力的养殖方法,由于,采用立体养殖如何提高水质、改善水质,创造适合鲟鱼、水鸭的生长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立体养殖方法,即能很好的对鲟鱼和水鸭进行套养降低养殖用地,节省人力物力,有效促进鲟鱼与水鸭共同生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组的建设:池塘组包括1个水处理池和若干个养殖池组成的养殖池组,水流从水处理池流向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养殖池的池壁池底均为泥土材质,所述水处理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水处理包,出水口设置有水过滤包;所述水处理池与养殖池组的体积比为1:4-6;所述养殖池的深度为2m-3m;(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鲟鱼前向养殖池内铺上一层厚度为1cm-3cm的中药粉进行消毒;消毒5-7天后,向养殖池中施加一层厚度为5cm的基地肥,堆沤20d后进行一次翻犁,使基底肥、中药粉和泥土充分混合;(3)投放蚯蚓:按照7g/m2-10g/m2的投放量向步骤(2)预处理后的养殖池投放蚯蚓;单条蚯蚓的长度不超过2cm;(4)种植水生生物:步骤(3)的蚯蚓投放20d后,开始向池塘组中注水,待水满后,向养殖池中种植萌发后的金鱼藻;(5)投放鱼苗:种植金鱼藻后15d向养殖池中投入鲟鱼种,所述鲟鱼种的投种量为每亩90尾-100尾,每尾草鱼种的长度为7cm-10cm,投入鲟鱼种后就开始向养殖池中投喂饵料,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为每次每亩90kg-120kg,每隔2-3天投喂一次;(6)养殖水鸭:投放鱼苗30d后在养殖池面养殖水鸭;水鸭每天投放青饲料2次。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的个数为3-6个。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水处理包内的处理物由金银花、火麻叶和陈皮按照质量比为1:2-4:3-5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水过滤包内的滤水介质由柳树叶、柠檬片、椰子壳和棕榈皮按照质量比为1-3:2-5:1-3:3-6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养殖池的池水pH值为6-8;温度为25℃-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中药粉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8份-23份的木菠萝籽、19份-28份的柳树皮、8份-19份的茴香、15份-23份的木瓜籽和9份-21份的荷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基底肥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21份-34份的甘蔗渣、12份-21份的杉树木屑、13份-21份的芒果核、34份-42份的木薯渣和20份-27份的水葫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饵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23份-31份的虾粉、3份-6份的壳聚糖、4份-7份的花青素、1份-4份的火麻油、41份-52份的苜蓿和24份-35份的猪皮粉。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的青饲料包含有19-27重量份的青木瓜皮、13-26重量份的香蕉皮、3-7重量份的柠檬干和17-25重量份的百香果皮。其中,本申请养殖池为流动式进水,前一养殖池比后一养殖池的进水口高10cm-20cm。其中,本申请水处理包制备方法为:将含水率为含水率为3%-5%的金银花、含水率为2%-4%的火麻叶和含水率为4%-6%的陈皮分别粉碎后经过30目筛网筛选,按照相应重量份称量后混合,加入棉布袋中内缝制紧实即得。其中,本申请水过滤包制备方法为:将含水率为2%-5%的柳树叶、含水率为3%-6%的柠檬片、含水率为3%-5%的椰子壳和含水率为5%-7%的棕榈皮切成宽度为1cm左右,长度为5cm左右的长条;然后按照相应重量份称量混合,加入编织袋内缝制紧实即得。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采用水面养殖水鸭,水鸭的排泄物被种植于水体中的金鱼藻消化吸收,从而净化,金鱼藻不能完全分解的部分沉入水底被蚯蚓消化吸收,金鱼藻和浮在水体中的蚯蚓会被鲟鱼采食,从而能减少鲟鱼对饵料的需求形成“水鸭——金鱼藻、蚯蚓处理水体——鲟鱼采食金鱼藻、蚯蚓”的良好共生环境;能有效提高水鸭、鲟鱼的饲养效率,提高经济效益。2、由于鲟鱼生长对水体要求较高,因此,申请人对养殖的池塘进行改进,池塘组包括1个水处理池和若干个养殖池组成的养殖池组;水处理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水处理包,出水口设置有水过滤包,水处理由金银花、火麻叶和陈皮组成;金银花能起到对流水的消毒作用,火麻叶中含有油脂可吸附水体中的杂质,陈皮可吸附水体内的碱性物质,降低水体pH值,使其符合鲟鱼的生长需求;而水过滤包内的滤水介质由柳树叶、柠檬片、椰子壳和棕榈皮组成;柳树叶能吸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特别是线虫,椰子壳和棕榈皮可以对水体进行物理过滤,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杂质,柠檬片中含有柠檬酸,可进一步吸附氯离子、降低水体pH值;其中的维生素C还能促进养殖池中金鱼藻的生长。3、本申请的池塘在养殖前使用中药粉和基地肥对池塘进行预处理;其中,中药粉由木菠萝籽、柳树皮、茴香、木瓜籽和荷叶组成,该成分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烯萜类、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和刺激性气味,能有效的起到驱虫、杀菌作用;本申请的中药粉来源于植物源,经过堆沤后能缓释,而且还能被泥土中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残留,进而污染水体;本申请的基底肥由甘蔗渣、杉树木屑、芒果核、木薯渣和水葫芦组成,该成分配比合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堆沤后能有效促进金鱼藻生长。4、本申请的饵料由虾粉、壳聚糖、花青素、火麻油、苜蓿和猪皮粉组成,该成分中虾粉可为饵料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壳聚糖可为饵料提供足够碳源,火麻油可为饵料提供足够不饱和脂肪酸,苜蓿可为饵料提供足够纤维素和维生素,猪皮粉可为饵料提供足够胶原蛋白和饱和脂肪酸,花青素可促进鲟鱼对饵料有效成分的吸收;使用本申请的饵料可有效降低鲟鱼的脂肪含量,提高鱼肉品质。5、本申请的青饲料由青木瓜皮、香蕉皮、柠檬干和百香果皮组成,该成分中的青木瓜皮中含有丰富的木瓜蛋白酶、香蕉皮中含有丰富的鞣酸,柠檬干中含有丰富柠檬酸和维生素C百香果皮中含有丰富百香果酚,这些成分能加速鸭肉中脂肪的转化,从而降低鸭肉中的脂肪含量,提高鸭肉品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组的建设:池塘组包括1个水处理池和3个养殖池组成的养殖池组,水流从水处理池流向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养殖池的池壁池底均为泥土材质,所述水处理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组的建设:池塘组包括1个水处理池和若干个养殖池组成的养殖池组,水流从水处理池流向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养殖池的池壁池底均为泥土材质,所述水处理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水处理包,出水口设置有水过滤包;所述水处理池与养殖池组的体积比为1:4‑6;所述养殖池的深度为2m‑3m;(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鲟鱼前向养殖池内铺上一层厚度为1cm‑3cm的中药粉进行消毒;消毒5‑7天后,向养殖池中施加一层厚度为5cm的基地肥,堆沤20d后进行一次翻犁,使基底肥、中药粉和泥土充分混合;(3)投放蚯蚓:按照7g/m2‑10g/m2的投放量向步骤(2)预处理后的养殖池投放蚯蚓;单条蚯蚓的长度不超过2cm;(4)种植水生生物:步骤(3)的蚯蚓投放20d后,开始向池塘组中注水,待水满后,向养殖池中种植萌发后的金鱼藻;(5)投放鱼苗:种植金鱼藻后15d向养殖池中投入鲟鱼种,所述鲟鱼种的投种量为每亩90尾‑100尾,每尾草鱼种的长度为7cm‑10cm,投入鲟鱼种后就开始向养殖池中投喂饵料,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为每次每亩90kg‑120kg,每隔2‑3天投喂一次;(6)养殖水鸭:投放鱼苗30d后在养殖池面养殖水鸭;水鸭每天投放青饲料2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组的建设:池塘组包括1个水处理池和若干个养殖池组成的养殖池组,水流从水处理池流向养殖池,水处理池和养殖池的池壁池底均为泥土材质,所述水处理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水处理包,出水口设置有水过滤包;所述水处理池与养殖池组的体积比为1:4-6;所述养殖池的深度为2m-3m;(2)养殖池预处理:在养殖鲟鱼前向养殖池内铺上一层厚度为1cm-3cm的中药粉进行消毒;消毒5-7天后,向养殖池中施加一层厚度为5cm的基地肥,堆沤20d后进行一次翻犁,使基底肥、中药粉和泥土充分混合;(3)投放蚯蚓:按照7g/m2-10g/m2的投放量向步骤(2)预处理后的养殖池投放蚯蚓;单条蚯蚓的长度不超过2cm;(4)种植水生生物:步骤(3)的蚯蚓投放20d后,开始向池塘组中注水,待水满后,向养殖池中种植萌发后的金鱼藻;(5)投放鱼苗:种植金鱼藻后15d向养殖池中投入鲟鱼种,所述鲟鱼种的投种量为每亩90尾-100尾,每尾草鱼种的长度为7cm-10cm,投入鲟鱼种后就开始向养殖池中投喂饵料,所述饵料的投喂量为每次每亩90kg-120kg,每隔2-3天投喂一次;(6)养殖水鸭:投放鱼苗30d后在养殖池面养殖水鸭;水鸭每天投放青饲料2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个数为3-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体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宜
申请(专利权)人:靖西市秀美边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