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源专利>正文

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10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输入电源线的正级线路并联三个电阻A后分别设线路与输入电源线另一正极线路相连三极管A连接的转换开关上数个不同电压接线柱分别通连;转换开关端口设线路一端连接两个电阻B和电阻C后设地线,另一端串连电阻A后设线路在该电阻A的前后线路上并联一个电感器和电容A后设地线,线路尾部张路尾部通过数个电阻、电容以及处理器集成块相互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使用时,与充电装置连接后可让蓄电池快速满负荷充满电,并能让使用放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配用的增容器,具体的说是一种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
技术介绍
蓄电池是通过充电和放电使用的,现有的蓄电池在充电中,一是耗时长,二是无法充满电能,在使用中,也无法将蓄存的电能全部放完,这种充电时间长和充放电无法达到满负荷的现象,直接制约了各种电动车辆的开发利用,也给现有蓄电池的市场发展带来了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可连接在蓄电池的线柱前使用,可让蓄电池能在较短的时间对蓄电池充满电能,且使用能充分放电。本专利技术包括处理器集成块,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可与充电电压连接的输入电源线的正级线路并联三个电阻A后分别设线路与输入电源线另一正极线路相连三极管A连接的转换开关上数个不同电压接线柱分别通连;转换开关端口设线路一端连接两个电阻B和电阻C后设地线,另一端串连一个电阻A后设线路在该电阻A的前后线路上并联一个电感器和电容A后设地线,线路尾部串连一个电阻E和无极电容B后设置地线;在电阻E和无极电容B之间的线路上还通过线路串连两个电阻后设置地线;另设中间的处理器集成块其中一侧的一个端口通过线路并联两个电阻D与线路相连,在并联的线路前端串连三个无极电容A分别通过线路与处理器集成块通过一个无极电容A连接;在串连无极电容A的尾端线路上串连一个电感器B和一个可调电阻后分设一个输出线头,另一输出线头后侧连接一个电容B后设置地线;两个输出线头之间还并联一个二极管;处理器集成块另一侧其中一个端口连接一个电阻F后设地线;另三个端口设线路串连两个无线电容A和一个电阻F后与三极管C一个端头连接;该三极管C另两个端头其中一个串连一个电阻F后设地线;另一个串连四个电阻G,并在最后串连的电阻F两端分别通过线路串连电阻G连接7809三极管;在7809三极管中间还连接一个电阻G;在三极管C串连的四个电阻G中间还通过线路设置地线。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效果:由此构成的增容器可让蓄电池充电和放电提高效率30%左右,且充电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一,有利蓄电池在使用中能更好的发挥电能作用,解决了现在蓄电池无法满负荷充放电和充电时间过长的难题,有利蓄电池市场和各种电动车辆的更好开发和发展,特别适应对太阳能电动车辆充放电安装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各种元件和线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输入电源线,2、正极线路,3、电阻A,4、转换开关,5、三极管A,6、可连接控制器线头,7、电阻B,8、电阻C,9、电感器A,10、电容A,11、电阻D,12、处理器集成块,13、无极电容A,14、电感器B,15、电阻E,16、无极电容B,17、电阻E,18、可调电阻,19、电容B,20、电阻F,21、二极管,22、三极管B,23、电阻G,24、7809三极管,25、输出线头。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可与充电电压连接的输入电源线1的正级线路2并联三个电阻A3后分别设线路与输入电源线1另一正极线路相连三极管A5连接的转换开关4上数个不同电压接线柱分别通连;转换开关4端口设线路一端连接两个电阻B7和电阻C8后设地线,另一端串连一个电阻A5后设线路6在该电阻A5的前后线路上并联一个电感器9和电容A10后设地线,线路6尾部串连一个电阻E15和无极电容B16后设置地线;在电阻E15和无极电容B16之间的线路上还通过线路串连两个电阻17后设置地线;另设中间的处理器集成块12其中一侧的一个端口通过线路并联两个电阻D11与线路6相连,在并联的线路前端串连三个无极电容A13分别通过线路与处理器集成块12通过一个无极电容A13连接;在串连无极电容A13的尾端线路上串连一个电感器B14和一个可调电阻18后分设一个输出线头25,另一输出线头25后侧连接一个电容B19后设置地线;两个输出线头25之间还并联一个二极管21;处理器集成块12另一侧其中一个端口连接一个电阻F10后设地线;另三个端口设线路串连两个无线电容A13和一个电阻F20后与三极管C22一个端头连接;该三极管C22另两个端头其中一个串连一个电阻F10后设地线;另一个串连四个电阻G23,并在最后串连的电阻F23两端分别通过线路串连电阻G23连接7809三极管24;在7809三极管24中间还连接一个电阻G23;在三极管C22串连的四个电阻G23中间还通过线路设置地线。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电源线1与外接电源连通后,可通过转换开关4将电压调至所需电压,再通过电感器9和电容A10即可实现增容,随线路6经后序各原件相互作用即经振动、冲击可将电流增至二位左右的中高电流,其中的处理集成块12可起到极好的调节作用,后序的数个电阻G23和7809三极管组合可让振动、冲击所产生的热能进行有效散热,由此构成的整体,可将充电功能提高近一倍,使用蓄电池放电时,其中的电感器9和电容A10可让放电功能增大,使之能在少量的蓄电池情况下也能驱动电机工作,在本设计的各元件组合上,还可通过可调电阻的调节调控电机旋转的速度,达到调节电动车辆车速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其中的电容A10为有极电容,在本设计中与电感器9组合后能起到极好的增容和放电充分的作用。所述电感器9实施时,可根据要求按型号通过市场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包括处理器集成块(12),其特征在于:可与充电电压连接的输入电源线(1)的正级线路(2)并联三个电阻A(3)后分别设线路与输入电源线(1)另一正极线路相连三极管A(5)连接的转换开关(4)上数个不同电压接线柱分别通连;转换开关(4)端口设线路一端连接两个电阻B(7)和电阻C(8)后设地线,另一端串连一个电阻A(5)后设线路(6)在该电阻A(5)的前后线路上并联一个电感器(9)和电容A(10)后设地线,线路(6)尾部串连一个电阻E(15)和无极电容B(16)后设置地线;在电阻E(15)和无极电容B(16)之间的线路上还通过线路串连两个电阻(17)后设置地线;另设中间的处理器集成块(12)其中一侧的一个端口通过线路并联两个电阻D(11)与线路(6)相连,在并联的线路前端串连三个无极电容A(13)分别通过线路与处理器集成块(12)通过一个无极电容A(13)连接;在串连无极电容A(13)的尾端线路上串连一个电感器B(14)和一个可调电阻(18)后分设一个输出线头(25),另一输出线头(25)后侧连接一个电容B(19)后设置地线;两个输出线头(25)之间还并联一个二极管(21);处理器集成块(12)另一侧其中一个端口连接一个电阻F(10)后设地线;另三个端口设线路串连两个无线电容A(13)和一个电阻F(20)后与三极管C(22)一个端头连接;该三极管C(22)另两个端头其中一个串连一个电阻F(10)后设地线;另一个串连四个电阻G(23),并在最后串连的电阻F(23)两端分别通过线路串连电阻G(23)连接7809三极管(24);在7809三极管(24)中间还连接一个电阻G(23);在三极管C(22)串连的四个电阻G(23)中间还通过线路设置地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充放电增容器,包括处理器集成块(12),其特征在于:可与充电电压连接的输入电源线(1)的正级线路(2)并联三个电阻A(3)后分别设线路与输入电源线(1)另一正极线路相连三极管A(5)连接的转换开关(4)上数个不同电压接线柱分别通连;转换开关(4)端口设线路一端连接两个电阻B(7)和电阻C(8)后设地线,另一端串连一个电阻A(5)后设线路(6)在该电阻A(5)的前后线路上并联一个电感器(9)和电容A(10)后设地线,线路(6)尾部串连一个电阻E(15)和无极电容B(16)后设置地线;在电阻E(15)和无极电容B(16)之间的线路上还通过线路串连两个电阻(17)后设置地线;另设中间的处理器集成块(12)其中一侧的一个端口通过线路并联两个电阻D(11)与线路(6)相连,在并联的线路前端串连三个无极电容A(13)分别通过线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源
申请(专利权)人:唐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