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分布式储能下垂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5101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4:11
一种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分布式储能下垂控制方法,构建两台分布式储能模块并联的直流微电网系统;获取储能模块荷电状态SOC;得到各分布式储能模块充放电下垂系数;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的下垂控制方法,将直流母线参考电压与下垂系数和储能模块输出功率的乘积作差,得到储能模块输出端参考电压;将储能模块输出端参考电压与输出端实际电压作差得到电压误差值,经PI调节器输出后作为电流信号参考值,再与实际电流作差得到误差电流值,并输入到PI调节器得到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通过PWM调制生成PWM脉冲波,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分布式储能模块的充放电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负载功率均分和各分布式储能模块的SOC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分布式储能下垂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由于直流微电网在减少能量转换次数、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因此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储能单元在直流微电网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缺点,而储能单元可根据分布式电源输出不稳定和负荷变化改变运行方式向系统输出或吸收电能,解决系统功率平衡问题,增强系统稳定性。单台储能通常难以满足系统大容量的要求,因此可将多个储能单元采用模块化技术分布式的接入直流微电网系统中实现负载功率的合理分配。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控制方法主要有主从控制、平均电流控制、下垂控制等。下垂控制中并联模块间无需高频通讯线传输控制信号,系统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系统扩容,满足分布式发电的要求,故分布式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中多采用下垂控制方法。针对传统下垂控制中的下垂系数固定,各储能模块输出功率比值不变,且在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直流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分布式储能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构建两台分布式储能模块并联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步骤2,获取各储能模块当前时刻的荷电状态SOC;步骤3,按照新拟合的函数关系式得到各分布式储能模块的充放电下垂系数;步骤4,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的下垂控制方法,将直流母线参考电压与下垂系数和储能模块输出功率的乘积作差,得到储能模块输出端参考电压;步骤5,将储能模块输出端参考电压与输出端实际电压作差得到电压误差值,经PI调节器输出后作为电流信号参考值,再与实际电流作差得到误差电流值,并输入到PI调节器得到调制信号;步骤6,将调制信号通过PWM调制生成PWM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分布式储能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构建两台分布式储能模块并联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步骤2,获取各储能模块当前时刻的荷电状态SOC;步骤3,按照新拟合的函数关系式得到各分布式储能模块的充放电下垂系数;步骤4,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的下垂控制方法,将直流母线参考电压与下垂系数和储能模块输出功率的乘积作差,得到储能模块输出端参考电压;步骤5,将储能模块输出端参考电压与输出端实际电压作差得到电压误差值,经PI调节器输出后作为电流信号参考值,再与实际电流作差得到误差电流值,并输入到PI调节器得到调制信号;步骤6,将调制信号通过PWM调制生成PWM脉冲波,从而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分布式储能模块的充放电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OC的无互联通信分布式储能下垂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志忠梁梦娜赵洁靳本豪张纯江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