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后召阳专利>正文

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91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由空心薄壁杆型材(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1)有上平面壁(3)、与上平面壁(3)相垂直的前后平面壁(2、5)和与前平面壁(2)相连的下弧面壁(10),包围形成有效容积的纱帘储腔(11),而下弧面壁(10)与后平面壁之间,有纱帘出口(8)。(*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型材,特别是一种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栈。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纱窗框架均用扁方形杆型材或凹凸形条型材构成,而处于纱窗框架上方卷成筒的纱帘,有的则处在完全裸露状态,有的用卷曲的铝合金板罩住,纱帘易被灰尘沾污,不美观,安装也不方便。尤其对于自动或手动纱窗,则极为不相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用于构成纱窗框架的上横梁,同时起储存卷成筒的纱帘的作用,使纱帘不易被灰尘沾污,美观,而且使用方便,能适用于自动或手动卷帘纱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由空心薄壁杆型材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有上平面壁、与上平面壁相垂直的前后平面壁和与前平面壁相连的下弧面壁,包围形成有效容积的纱帘储腔,而下弧面壁与后平面壁之间,有纱帘出口。上述的上平面壁和后平面壁上均有向内的“T”形毛条插槽。上述的纱帘出口的两侧均有毛条插槽,其中位于后平面壁上的毛条插槽为“T”形槽,而位于下弧面壁上的毛条插槽为齿形槽。上述的型材的壁厚为0.8~1.2毫米。上述的型材的高度为40~60毫米,宽度为35~55毫米;下弧面壁的弧面为圆弧面,其圆弧半径为20~24毫米;上平面壁与前后平面壁之间均以小圆弧过渡连接,其圆弧半径为3~5毫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特点和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型材,其内腔形成有效容积的纱帘储腔,并有向下的纱帘出口,卷成筒的纱帘在其内不会被灰尘沾污;纱帘出口两侧有毛条插槽,插入的毛条会对进出纱帘出口的纱帘起清除灰尘的作用;上平面壁和后平面壁上均有毛条插槽,则可确保储纱框与墙壁面贴合。本技术可用于构成纱窗框架的上横梁,同时起储存卷成筒的纱帘的作用,使用方便,适用于自动或手动卷帘纱窗。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型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参见附图,本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由空心薄壁杆型材1构成,所述的型材1有上平面壁3、与上平面壁3相垂直的前后平面壁2、5和与前平面壁2相连的下弧面壁10,包围形成有效容积的纱帘储腔11,而下弧面壁10与后平面壁之间,有纱帘出口8。上平面壁3和后平面壁5上均有向内的“T”形毛条插槽4、6。纱帘出口8的两侧均有毛条插槽7、9,其中位于后平面壁5上的毛条插槽7为“T”形槽,而位于下弧面壁10上的毛条插槽9为齿形槽。所述型材1的壁厚为1毫米。型材1的高度h为50毫米,宽度b为45毫米;下弧面壁10的弧面为圆弧面,其圆弧半径为R1为22毫米;上平面壁3与前后平面壁2、5之间均以小圆弧过渡连接,其小圆弧半径(R2)为4毫米。前平面壁2上部有三条纵向凹纹12。权利要求1.一种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由空心薄壁杆型材(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1)有上平面壁(3)、与上平面壁(3)相垂直的前后平面壁(2、5)和与前平面壁(2)相连的下弧面壁(10),包围形成有效容积的纱帘储腔(11),而下弧面壁(10)与后平面壁之间,有纱帘出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其特征在于上平面壁(3)和后平面壁(5)上均有向内的“T”形毛条插槽(4、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其特征在于纱帘出口(8)的两侧均有毛条插槽(7、9),其中位于后平面壁(5)上的毛条插槽(7)为“T”形槽,而位于下弧面壁(10)上的毛条插槽(9)为齿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其特征在于型材(1)的壁厚为0.8~1.2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其特征在于型材(1)的高度(h)为40~60毫米,宽度(b)为35~55毫米;下弧面壁(10)的弧面为圆弧面,其圆弧半径为(R1)20~24毫米;上平面壁(3)与前后平面壁(2、5)之间均以小圆弧过渡连接,其小圆弧半径(R2)为3~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帘纱窗储纱框型材。它由空心薄壁杆型材构成,所述的型材有上平面壁、与上平面壁相垂直的前后平面壁和与前平面壁相连的下弧面壁,包围形成有效容积的纱帘储腔,而下弧面壁与后平面壁之间,有纱帘出口。本技术提供的型材,可用于构成纱窗框架的上横梁,同时起储存卷成筒的纱帘,使纱帘不易被灰尘沾污,美观,而且使用方便,适用于自动或手动卷帘纱窗。文档编号E06B9/52GK2585959SQ02279929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后召阳 申请人:后召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召阳
申请(专利权)人:后召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