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83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框体,所述保护壳框体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磁铁吸合上下叠放在一起,所述保护壳还包括四个包角部,包角部的形状与保护壳框体的角部的形状相适配,四个包角部分别固定在保护壳框体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应的每个角部通过一个包角部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个包角部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在一起,增加了保护壳框体的整体牢固性,即使保护壳的角部处受到撞击或落地时,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也不会分开。

A Protectiv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v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protective shell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and a second frame. The first and second frames are sucked up and overlapped together by magnets. The protective shell also comprises four corner parts, whose shape matches the shape of the corn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frame, and the four corner parts are fixed in the protective shell frame respectively.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ody, each corner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border and the second border,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a wrapped corner.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s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through four envelope corners, which increases the overall firmness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frame. Even when the corner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is impacted or landed,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will not be separ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壳。
技术介绍
专利(公开号:204350065U)公开了一种手机保护边框,该手机保护边框包括第一边框、轴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通过轴与第二边框连接,第一边框可绕轴转动,而且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是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上述结构和缺点在于手机在受到撞击或落地时,该手机保护边框的角部处存在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分开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手机保护边框在手机落地时,角部处存在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分离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框体,所述保护壳框体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磁铁吸合上下叠放在一起,所述保护壳还包括四个包角部,包角部的形状与保护壳框体的角部的形状相适配,四个包角部分别固定在保护壳框体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应的每个角部通过一个包角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应的每个角部上均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内设有上胶塞孔,所述第二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内设有下胶塞孔,所述包角部的内壁上设有上胶塞和下胶塞,所述包角部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且上胶塞与上胶塞孔配合,下胶塞与下胶塞孔配合。所述包角部的一侧边设有连接条,所述第一边框的长框条上设有与第一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相连通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沿第一边框的长框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所述第一边框的两个长框条和两个短框条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每个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边框的两个长框条和两个短框条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每个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每个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个短框条与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个短框条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个短框条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个短框条上设有缺口,该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一轴穿设在凸台的贯穿孔中,且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孔配合。所述保护壳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第二边框内,所述保护壳框体和支撑板之间形成容纳手机的容置空间。本技术通过四个包角部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在一起,增加了保护壳框体的整体牢固性,即使保护壳的角部处受到撞击或落地时,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也不会分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保护壳打开后从正面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保护壳打开后从正面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保护壳,该保护壳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学习机或者其它电子产品等。该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框体100,保护壳框体100形成容纳手机的容置空间。保护壳框体包括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上下叠合在一起,支撑板200设在第二边框120内,保护壳框体100和支撑板200之间形成容纳手机的容置空间。保护壳框体100采用PC和TPU或TPE或硅胶或其它防撞击软胶组合制成,也可以采用ABS和TPU或TPE或硅胶或其它防撞击软胶组合制成,或铝合金、不锈钢、锌合金和镁合金单一材质,或和TPU或TPE或硅胶两种以上材质组合而成。如图1至图3所示,保护壳还包括四个包角部140,包角部141的形状与保护壳框体的角部的形状相适配,包角部140呈弧形,包角部140采用软胶材质制成,例如TPU或TPE或者硅胶或其它防撞击软胶。四个包角部140分别固定在保护壳框体的四个角部,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相对应的每个角部通过一个包角部140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四个包角部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在一起,增加了保护壳框体的整体牢固性,即使保护壳的角部处受到撞击或落地时,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也不会分开。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相对应的每个角部上均设有第一凹陷部130,第一边框110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130内设有上胶塞孔111。第二边框120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130内设有下胶塞孔121。包角部140的内壁上设有上胶塞141和下胶塞142,包角部设于第一凹陷部130内,且上胶塞141与上胶塞孔111配合,下胶塞142与下胶塞孔121配合。上胶塞141、下胶塞142采用软胶材质制成,例如TPU或TPE或者硅胶或其它防撞击软胶。上胶塞和下胶塞在手机落地时,还可以起到二次缓冲防撞击的作用。上胶塞和下胶塞可以与包角部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的固定在包角部上。在安装时,先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叠合在一起,再将包角部上的上胶塞插入上胶塞孔中,下胶塞插入下胶塞孔中。如图2所示,保护壳框体还安装有音量按键160和开关机按键170。如图3所示,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通过磁铁吸合上下叠放在一起。第一边框110的两个长框条和两个短框条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14,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10的每个长框条、每个短框条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14,每个第一凹槽114内设有一个第一磁铁116,一共八个第一磁铁116。第二边框120的两个长框条和两个短框条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123,本实施例中,第二边框120的每个长框条、每个短框条上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凹槽123,每个第一凹槽114与一个第二凹槽123相对设置,每个第二凹槽123内设有一个第二磁铁125,一共八个第二磁铁125,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边框110与第二边框120贴合在一起,避免相对移动。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边框110的一个短框条与第二边框120的一个短框条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的相对转动。第一边框110的一个短框条上设有凸台112,凸台112上设有贯穿孔。第二边框120的一个短框条上设有缺口122,该缺口122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一轴(图未示)穿设在凸台的贯穿孔中,且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孔配合。第一边框110的两个长框条上均设有定位柱115,第二边框120的两个长框条上均设有与定位柱115相配合的定位孔124。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10的两个长框条上各设有一个定位柱115,第二边框120的两个长框条上各设有一个定位孔124。另外,第一边框110的远离凸台112的两个角部上各设有一个定位柱115,第二边框120的远离缺口122的两个角部上各设有一个定位孔124,即第一边框110上设有四个定位柱,第二边框120上设有四个定位孔。该保护壳也可以去掉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可转动的关系,直接通过磁吸作用和包角部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在一起。第一边框、第二边框或者保护壳框体上设置可以凹槽用以贴上(或直接注塑成型)套啤玻璃、复合板、PC片、者陶瓷或者其它材质片材组合。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中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包角部140的一侧边设有连接条150,第一边框110的长框条上设有与第一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130相连通的第二凹陷部113,第二凹陷113部沿第一边框的长框条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框体,所述保护壳框体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磁铁吸合上下叠放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四个包角部,包角部的形状与保护壳框体的角部的形状相适配,四个包角部分别固定在保护壳框体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应的每个角部通过一个包角部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框体,所述保护壳框体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磁铁吸合上下叠放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四个包角部,包角部的形状与保护壳框体的角部的形状相适配,四个包角部分别固定在保护壳框体的四个角部,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应的每个角部通过一个包角部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相对应的每个角部上均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内设有上胶塞孔,所述第二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内设有下胶塞孔,所述包角部的内壁上设有上胶塞和下胶塞,所述包角部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且上胶塞与上胶塞孔配合,下胶塞与下胶塞孔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部的一侧边设有连接条,所述第一边框的长框条上设有与第一边框的角部的第一凹陷部相连通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沿第一边框的长框条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酷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