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门楣亮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6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体门楣亮窗,它由一块门楣亮窗板形成,由其外周附近部分形成的框部、框内侧形成的图案所构成。图案部由正面、背面以及介于其间的中间层构成。上述正背面是镂空雕刻成不同图案。立体门楣亮窗也可以由带腐蚀、裂缝的废材所制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日本式住房中,2个房间用拉门隔开的情况下,在该拉门上面的墙部分嵌入所谓门楣亮窗,大体上它是平板状的装饰物,以提高房间的装饰性。这种门楣亮窗,是在板上施以雕刻(板式门楣亮窗)、或组合的格栅(格栅门楣亮窗),不仅具有雕刻和格栅的立体感,同时大多数在其镂空的雕刻和空的格栅间隙可穿通相邻房间,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效果或兴趣,因而在日本都受欢迎。特别是,“板式门楣亮窗”比较普及,在这种板式门楣亮窗中也称为“雕刻门楣亮窗”,最普及的是雕刻有风景画或动植物,以及其它种种图案。如果加以更细的分类,在“雕刻门楣亮窗”中有称为“镶边门楣亮窗”,除其门楣亮窗的框架外,雕刻出称为“突边”的内框来围绕图案,这样,门楣亮窗的框和“突边”双重围绕,呈现装饰性。本申请涉及上述“板式门楣亮窗”,涉及由一块板构成的,其正背面雕刻成不同图案的门楣亮窗中之一种,它是通过分开雕刻,在正面雕刻正面部件和在背面雕刻背面部件,以及正背面的镂空处在不同部位时也容易进行雕刻,透过正面镂空可以享受背面图案的,具有立体感的立体门楣亮窗。过去的门楣亮窗,在门楣亮窗板的正面和背面,以镂空雕刻相同图案,具体而言,这类门楣亮窗的重要特征是它具有雕刻去掉的门楣亮窗板构件的镂空,以及雕刻留下这种构件的仿照山、建筑物、植物等的雕刻部分,并在门楣亮窗表面整体上随意施以镂空。另外,在正面和背面施以不同图案的门楣亮窗中,有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的技术申请,平6-14718号(中国的申请号95102112.5)中提出的板式门楣亮窗(以下称“例1”)。该提案中之一种是在其正面和背面上完全没有镂空的,而另一种是只在正面和背面的一部分施以共同镂空的板式门楣亮窗。还有,将带有腐蚀等缺陷的废材用于门楣亮窗板上,并将其缺陷有效使用于图案的门楣亮窗中,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的技术申请平6-6125号(中国的申请号94112887.3)中提出的,由废材制的板门楣亮窗(以下称“例2”)。该提案的门楣亮窗具有将缺陷作为图案的自然花纹部分和通过镂空雕刻等雕刻成图案的图案部分等。通常,大多数镂空是以雕刻除去图案的背景部分,例如,雕刻除去背景的天空部分。然而,在正面和背面施以不同图案的“例1”的板式门楣亮窗中,如天空那样作成镂空的部分,其正面和背面只有一部分重叠,为此,不必镂空其背景,以浅雕刻状态取代,保留背景的部件。于是,虽然这种板式门楣亮窗呈现独自的效果和风格,但门楣亮窗本身就是嗜好品,另一方面,观赏的人的爱好大不相同,因而有必要将“例1”的板式门楣亮窗的风格,发展至新的风格。作为方法之一申请人考虑的是,现在很广泛普及的门楣亮窗是板式门楣亮窗之一的称为雕刻门楣亮窗的门楣亮窗,其特征之一是在门楣亮窗表面的任意地方广泛设置镂空,在这类板式门楣亮窗中也要采纳该特征。另外,申请人也想将这种办法纳入“例2”的板式门楣亮窗中而重复进行了各种研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在正面和背面具有不同图案的板式门楣亮窗,其正面的镂空不受背面镂空的影响而可以设置任意的部位和形状,由此在门楣亮窗表面的整体上,能够在正背面施以不同镂空的门楣亮窗。而且,提供容易进行雕刻镂空,另外,透过正面部的镂空可看见背面部的图案,能够欣赏不同的风格,进而,正背面部件构成层次,由此能够看见增加深度的立体门楣亮窗。上述问题的解决以及其目的和效果可通过附附图说明图1、2而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案之一的立体门楣亮窗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立体门楣亮窗的横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方案的立体门楣亮窗横断面图。图4是图3立体门楣亮窗的连接部的图。图5是图1立体门楣亮窗的制备过程的横断面图。符号说明1 立体门楣亮窗2 门楣亮窗板3 框部4 图案部5 突边10正面部20背面部11、21雕刻部12、22镂空的30中间层31空间32连接部本专利技术的门楣亮窗主要是由一块门楣亮窗板2形成,并由在该门楣亮窗板2的外周附近的部件形成的框架部分3和,在该框部分3内侧部件形成的图案部分4所构成的门楣亮窗,其中上述图案部4是由正面部10、背面部20,以及介于其间的、全部形成空间31的中间层30所构成,上述正面部10和背面部20是用镂空雕刻而雕刻成不同图案。所谓“正面部”,是指其图案部用中间层2分隔成正、背2个面中的一面。而且,“正”或“背”,是门楣亮窗的雕刻者/欣赏者/说明者所站的一面而想像的门楣亮窗的任意一面,因此,所谓正背面的二面,都不是特定的,而是相对而言,这些“正面部”,或者以下说明中的称“正背面”的情况也都是同样的。用图3、图4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要点由一块门楣亮窗板2构成,并由该门楣亮窗板2外周附近部件的框部3和由该框部的内侧部件的图案部4构成的门楣亮窗,其中上述图案部4,由正面部10和背面部20以及介于其间的中间层30构成,并该中间层30,在图案部4的正背任何一面部件都有位置X,使雕刻留下而形成连接这些部件的连接部件32的同时,其它位置形成空间31,上述正面部10和背面部20是用镂空雕刻雕刻成不同图案。所谓“正背面任何一面都有部件的部位”,是指例如从正面侧看门楣亮窗时,正面部和背面部都有雕刻成图案的雕刻部,并有能看见的重叠的部位(以下称“重叠部X”)。“连接部”是将正背面的雕刻部分别作为另体而分开雕刻时,雕刻留下的部分。如图3所示,有好几个重叠部,而按一个个重叠部看时,如图4(a)所示那样,该重叠部分可以只是一部分为连接部的32,也可以如图4(b)所示,其全部为连接部的32,或者,也可以只是空间而没有连接部的重叠部,也就是说,门楣亮窗的整体上至少有一个连接部就可以。“其它部位构成空间”是指中间层除连接部以外的其它部位是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要点是由具有腐蚀、裂纹等缺陷的废材雕刻成的板式门楣亮窗,它具有在门楣亮窗面上由除去腐蚀而露出的凹部所形成的自然花纹,留下的该凹部的原型设置有凹下的凹部所形成的自然花纹,沿着裂纹而设置有凹下的凹部形成的自然花纹,其中的至少一个是雕成自然花纹部和在板式门楣亮窗上雕刻成图案的图案部所构成的门楣亮窗,上述图案部由正面部和背面部以及介于其间并全体形成空间的中间层而构成,上述正面部和背面部是用镂空雕刻雕刻成不同图案。本专利技术又一个要点是由带有腐蚀、裂纹缺陷的废材雕刻成的板式门楣亮窗,它具有在门楣亮窗面上由除去腐蚀而露出的凹部所形成的自然花纹、留下该凹部的原型设置有凹下的凹部而形成的自然花纹,沿着裂纹设有凹下的凹部而形成的自然花纹其中的至少一个雕刻成的自然花纹部和,在板式门楣亮窗上雕刻成图案的图案部所构成的门楣亮窗,上述图案部由正面部和背面部以及介于其间的中间层构成,该中间层,在图案部正背的任何一面都具有部件的部位,使雕刻留下而成为连接这些部件的连接部的同时,其它部位形成空间,并上述正面部和背面部是以镂空雕刻雕刻成不同图案。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要点是,由带有腐蚀裂纹缺陷的废材雕刻成的板式门楣亮窗,它具有在其门楣亮窗面上由除去腐蚀而露出的凹部形成的自然花纹、留下其凹部原型有凹下的凹部而构成的自然花纹、沿着裂纹设有凹下的凹部而构成的自然花纹,其中至少有一个雕刻成自然花纹部和在门楣亮窗板上穿透设置的窗的内侧雕刻成图案的装饰窗部,而该装饰窗部的纵横的各大小分别为门楣亮窗面各纵横大小的1/3以下的装饰窗部,上述装饰窗部由正面部、背面部,以及介于其间的、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门楣亮窗,由一块门楣亮窗板形成,门楣亮窗由该门楣亮窗板的外周附近部件形成的框部和由该框部内侧部件形成的图案部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图案部由正面部、背面部、以及介于其间的其全部成为空间的中间层构成,而上述正面部和背面部是用镂空雕刻而雕刻成不同图案的。2、一种立体门楣亮窗,用一块门楣亮窗板形成,门楣亮窗由该门楣亮窗板外边附近的部件形成的框部和由该框部内侧部件形成的图案部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图案部由正面部和背面部以及介于其间的中间层构成,该中间层,在其图案部的正背面均具有部件的部位,使其雕刻保留下的形成连接这些部件的连接部的同时,其它部位形成空间,上述正面部和背面部是用镂空雕刻而雕刻成不同图案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丸昭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工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