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玻璃组件用的间隔型材及隔热玻璃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14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框用的间隔型材,隔框装在隔热玻璃组件边缘区以构成玻璃间隔,间隔型材包括一个容纳吸湿性材料的腔(10)和在腔的至少一侧处有至少一个贴靠在玻璃内侧上的支承片(30,36),支承片通过桥接段(32,34)与腔连接,其特征在于,间隔型材的型材本体用一种可弹/塑性变形的导热差的材料制成;以及,至少此支承片与一个可塑性变形的增强层(40)通过材料互相连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框用的间隔型材,隔框装在隔热玻璃组件边缘区以构成玻璃间隔,间隔型材包括一个容纳吸湿性材料的腔和在腔的至少一侧处有至少一个贴靠在玻璃内侧上的支承片,支承片通过桥接段与腔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隔热玻璃组件的玻璃正常情况下是用无机或有机玻璃制成的玻璃板,当然本专利技术不受此限制。玻璃可以涂层或用其他方式精制,以便使隔热玻璃组件有特殊的功效,例如更好地隔热或隔音。隔框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隔热玻璃组件的玻璃间距、保证组件的机械强度、以及防止玻璃间隔受外界影响。尤其对于要良好隔热的隔热玻璃组件可以肯定,需要特别关注边缘组合并因而隔框或制成隔框的间隔型材的传热特征。已多次证实,尤其由于普通的金属间隔件使隔热玻璃组件在边缘区隔热不良。显然可以证明当外界温度低时由于在内层玻璃的边缘处形成露水所以恶化了边缘组合区的隔热。通常力求即使在外界温度低时为了避免形成这种露水也能使边缘组合区内内层玻璃处的温度保持得尽可能高。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知“Warm edge(热缘)”技术。长期以来除金属的间隔型材外还使用塑料的间隔型材,以便充分利用这种材料低的热导率。然而塑料型材有缺点,它们为了制成整体式的隔框只有在采取了非常复杂的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弯曲或根本不能弯曲。因此通常将塑料型材按具体的隔热玻璃组件的尺寸截成直条,然后用许多角连接器互相连接成隔框。这种塑料与金属相比通常还有低的防扩散能力。因此对于塑料的间隔型材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保证在环境中存在的空气湿度不会侵入玻璃间隔内到这样的程度,即,使通常放在间隔型材内的干燥剂的吸收能力很快耗竭并损害隔热玻璃组件的功能。此外,间隔型材也应防止充填气体如氩、氪、氙、六氟化硫从玻璃间隔逃逸。反之,包含在外界环境空气内的氮、氧等不应进入玻璃间隔内。下面所谈的防扩散能力,既指所提及的这些气体的防蒸汽扩散能力也指防气体扩散能力。为了改善防蒸汽扩散能力,DE 33 02 659A1建议,塑料制的间隔型材设蒸汽封阻装置,为此在塑料型材处于安装状态下背对玻璃间隔的那个表面上加薄的金属箔或有金属涂层的塑料薄膜。这种金属箔必须尽可能完全跨接玻璃间隔,以便造成期望的蒸汽封阻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存在的缺点是,金属箔构成了从隔热玻璃组的一块玻璃到另一块玻璃高的热导率途径。通过使用塑料作为型材的材料所获得的减少边缘组合的热导率的效果由此而显著降低。另一种例如满足上述“Warm edge”条件的间隔型材,利用专门的具有与其他金属相比热导率较低的不锈钢作为型材材料。例如在“Glaswelt”(6/1995,152-155页)中所述。由此制成的隔框由一个零件组成,而且所有的角都是闭合的。由DE 78 31 818U1已知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间隔型材。通过密封的胶粘剂与隔热玻璃组件的玻璃连接的支承片(在那里称为侧壁),构成一个特殊设计的在弯曲时固定支承片的弯曲工具的力作用点。间隔型材用统一的材料制作,这种材料显然只能借助于所说明的工艺过程弯成直角,据猜测这是一种金属。在此公开文件中未见有关隔热的说明,也完全没有看到改善隔热的措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大规模降低成本的间隔型材,它有强的隔热能力,用这种间隔型材应能方便地制成整体式的隔框,为此,型材应可以冷弯,也就是说尤其是至多通过少量加热可以弯曲或不会产生变形缺陷。与此同时此间隔型材最好应还有能力允许例如用于内压改变或一定的剪应力而导致玻璃板在有限的范围内相对运动。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间隔型材达到。按本专利技术规定,间隔型材的型材本体用一种可弹/塑性变形的传热差的材料制成;以及,至少此支承片与一个可塑性变形的增强层通过材料相互连接。型材本体按体积而言包含了间隔型材的主要部分并确定了此间隔型材的横截面形状。它主要包括腔的壁、桥接段以及支承片。可弹塑性变形的材料指的是这样一些材料,即在弯曲过程结束后弹性复位力起作用,如在塑料中通常发生的情况那样,其中一部分弯曲通过不可逆的塑性变形进行。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包括这样一些材料,即在变形后实际上没有弹性复位力作用,如典型地在金属超过屈服极限弯曲时便是这种情况。通过材料互相连接指的是,型材本体与可塑性变形的层互相持久地连接,例如通过型材本体与可塑性变形的层共同挤压,或通过单独敷可塑性变形的层,必要时借助于粘附剂,或通过类似的技术。作为导热差或隔热的材料应理解为是这些材料,即它们与金属相比显示了明显低的亦即至少低10倍的热导率。热导率λ典型地处于数量级为5W/(m·K)及其以下,它们最好小于1W/(m·K),而更优先的是小于0.3W/(m·K)。出人意料地证明,仅仅通过用可塑性变形的增强层增强可弹/塑性变形的材料制的间隔型材的支承片,便已能获得型材良好的冷弯能力。如此构成的夹层复合结构,由于塑性材料的性质和型材的轮廓形状,产生了高的抗弯模量。这虽然导致高的弯曲力,但保证在弯曲状态回跳小和高的边角刚度,并提供了一种刚性的能便于操作的隔框。因此,型材本体材料的弹性复位力至多只能起微小的作用。增强层的层厚可根据具体使用的型材本体和增强层的材料特性调整,使得在弯曲过程后所获得的弯曲基本上保持住,这意味着在弯曲90°后的回跳至多只有几度,最多约10°。增强层不一定是封闭的层,而例如可以是网状有孔的。型材本体最好至少有一个朝其外侧开口的U形横截面区,它的边由支承片和腔的相邻侧壁构成,以及它的底由连接这两者的桥接段构成。在这里,外侧指的是在安装状态型材本体背对玻璃间隔的那一侧。更优先的是U形横截面区的边的高度至少是底的宽度的两倍,最好至少三倍,更优先的是至少五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特别优先的实施形式中,增强层布置在支承片的支承面上。支承面是在安装状态下支承片面对玻璃内侧的表面。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增强层布置在支承片与支承面相对的在腔侧的表面上。显然,在每种实施形式中,在正常情况下增强层至少沿支承片的大部分高度以及沿其全长延伸。型材本体最好与一个基本上沿其整个宽度和长度延伸的增强层通过材料互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以下列认识为基础,即,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增强层有助于从一块玻璃到另一块玻璃导热。但是采用按本专利技术的型材本体导热差的材料给定的轮廓形状,使由于增强层构成的高热导率的途径与传统的型材相比显著加长,所以配备此间隔型材的隔热玻璃组件在边缘组合区的隔热通过本专利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在型材本体的材料本身没有足够的抗扩散能力时,增强层最好至少在腔的壁及桥接段的区域内,但在正常情况下沿其全部面积设计成防扩散的。有利的是增强层布置在型材本体外侧,或在外侧附近至少部分地埋入型材本体内。通过这种由型材本体给定的增强层几何造型,形成大的保持弯曲(bogenerhaltend)的抗弯模量,其结果是有助于无变形缺陷的冷弯能力。抗弯模量尤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增大,即,增强层布置在支承片在腔侧的表面上、在与支承片连接的桥接段外侧上、以及在腔与支承片相邻的侧壁外侧上,在这种情况下,若应取消附加的防扩散措施的话,则增强层必须至少在桥接段和腔侧壁的区域内设计为防扩散的。特别优先的是,增强层从支承片的支承面起经其在腔侧的表面、与支承片连接的桥接段外侧、腔相邻侧壁的外侧以及腔外壁的外侧连续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层必须至少在桥接段和腔侧壁的区域内设计成防扩散的。采用在此特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隔框用的间隔型材,隔框装在隔热玻璃组件边缘区以构成玻璃间隔,间隔型材包括一个容纳吸湿性材料的腔(10)和在腔(10)的至少一侧处有至少一个贴靠在玻璃内侧上的支承片(30、36),支承片通过桥接段(32、34)与腔(10)连接,其特征为:间隔型材的型材本体用一种可弹/塑性变形的导热差的材料制成;以及,至少此支承片(30、36)与一个可塑性变形的增强层(40)通过材料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文布伦霍弗伯哈德戈尔于尔根雷格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卡普拉诺布鲁恩霍夫模具技术无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