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及构件运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401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及构件运输方法,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架,运输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转向机构、托架升降机构、动力机构和液压机构,动力机构与液压机构相连,液压机构分别与托架升降机构和行走转向机构相连,运输车架包括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之间的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杆,下端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杆,托架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组件和悬挂升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省去了构件缓存区和堆场配备专门的吊装设备,可适应不同种类的PC构件托架,保证了承载、卸载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行走转向机构采用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系统,提高在狭小空间作业的灵活性。

A Gantry Component Transport Vehicle and Its Component Transport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antry component transporter and a component transporting method. The gantry component transporter includes a transport fram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walking steering mechanism, a bracket lifting mechanism, a power mechanism and a hydraulic mechanism. The power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mechanism, and the hydraulic mechanis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bracket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walking bogie mechanism. The transport frame includes a first gantry. A first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en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gantry, and a second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The bracket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ydraulic lifting component and a suspension lifting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eliminates component buffer area and storage yard equipped with special lifting equipment, can adapt to different kinds of PC component brackets, ensures the s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loading, unload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adopts four-wheel drive and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operation in narrow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及构件运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PC构件运输
,特别是指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及构件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PC构件(混凝土预制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PC构件从生产线上下来后,先放置到托架上,在车间的构件缓存区停留一端时间,进行降温,然后用行吊将装有PC构件的托架放置到构件运输车上,通过人工拉动或者控制构件运输车从车间送至堆场,到堆场后,需用堆场的龙门吊将托架吊下来,在整个过程中多次借助吊装设备,并配备操作人员,PC构件容易相互碰撞,造成损伤,而且需要投入成本较大,另外PC构件托架有多种类型,装载有PC构件的托架,重量及尺寸较大,现有的吊装设置在吊起托架使,容易发生倾斜,需要配备协助装卸载人员。从构件缓存区到堆场,场地运输活动空间有限,现有的构件运输车,整体尺寸较大,不适应于在狭小空间灵活作业,而且对装载PC构件的托架运输稳定性有限。CN107963586A公开了一种PC预制构件运输车及运输车架,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液压系统、操作控制系统、行走控制系统、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末端设置吊装机构,吊装机构用于连接运输车架。该运输车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但是在构件缓存区需要将行吊将构件放置到运输车,在堆场需要将龙门吊将构件从运输车上吊下,存放不方便,而且构件运输中易磨损,而且在狭小空间的灵活作业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及构件运输方法,结构简单,省去了构件缓存区和堆场配备专门的吊装设备,可适应不同种类的PC构件托架,保证了承载、卸载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行走转向机构采用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系统,提高在狭小空间作业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架,运输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转向机构、托架升降机构、动力机构和液压机构,动力机构与液压机构相连,液压机构分别与托架升降机构和行走转向机构相连,运输车架包括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之间的上端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杆,下端两侧设置有第二支杆,托架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杆上的液压升降组件和设置于第一龙门与第二龙门上的悬挂升降组件。进一步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承载板的两端上侧设置有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竖向向下设置于与第二支杆的内侧,液压伸缩缸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与缸筒的上端铰接,下端与液压伸缩缸的活塞杆的工作端铰接,活塞杆的工作端与承载板的外侧相连。进一步地,第二支杆包括上第二支杆和下第二支杆,缸筒通过T型连接块竖向固定于第二支杆和下第二支杆的内侧,T型连接块包括长轴和短轴,长轴的上端与上第二支杆的外侧相连,下端与下第二支杆的外侧相连,短轴一端与长轴相连,另一端穿过上第二支杆和下第二支杆之间与缸筒相连。进一步地,缸筒的下端设置有与承载板相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的下端与承载板平行,限位板与承载板位于活塞杆的同一侧。进一步地,第二支杆上设置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绳与承载板相连。进一步地,悬挂升降组件包括电动葫芦,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的横梁两侧均设置有电动葫芦。进一步地,行走转向机构包括行走轮组件、转向液压马达和行走液压马达,行走轮组件包括旋转架、行走轮和轮轴,行走轮通过轮轴与旋转架相连,旋转架的上端与转向液压马达的输出端相连,转向液压马达设置于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下端的两侧,行走液压马达设置于旋转架的一侧,且行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轮轴相连。一种构件运输方法,采用上述的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包括以下步骤:(1)启动动力机构,人工控制转向液压马达驱动行走轮转向和行走液压马达驱动行走轮行走,从而使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到达构件缓存区指定的位置,使PC构件托架置于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之间;(2)PC构件托架的拉杆为开口朝外的槽钢时,承载板位于拉杆的凹槽内,人工控制液压伸缩缸收缩带动承载板上升,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感应上升的距离,从而实现对PC构件托架的承载;(3)PC构件托架的拉杆不是开口朝外的槽钢时,人工控制电葫芦吊起PC构件托架,从而实现对PC构件托架的承载;(4)完成步骤(2)后,人工控制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到达堆场指定的位置,液压伸缩缸伸展带动承载板下降,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感应下降的距离,从而实现对PC构件托架的卸载。(5)完成步骤(3)时,人工控制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到达堆场指定的位置,控制电葫芦将PC构件托架放置地面,从而实现对PC构件的卸载。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电葫芦的挂钩挂在PC构件托架的两侧,然后人工控制液压伸缩缸收缩带动承载板上升,同时电葫芦也带动PC构件托架上升,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感应上升的距离,从而实现对PC构件托架的承载;步骤(4)中,人工控制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到达堆场指定的位置,液压伸缩缸伸展带动承载板下降,同时电葫芦也放下PC构件托架,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感应下降的距离,从而实现对PC构件托架的卸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托架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组件和悬挂升降组件,实现了对不同类型PC构件托架的运输,同时采用两种承载方式的配合,使PC构件托架承载和卸载的过程中更加稳定,而且也使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行走的更加稳定,避免出现侧翻。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升降组件通过承载板实现对PC构件托架的对向承载,省去了构件缓存区和堆场配备专门的吊装设备,以及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采用该运输车,只用配备一人操作即可,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在PC构件托架的承载和卸载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构件损伤;本专利技术采用T型连接块,增强了液压伸缩缸与第二支杆的连接,避免液压伸缩缸在承载过程中,缸筒两侧设置伸缩杆,增强了承载板的承载力,以及保证承载板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本专利技术对于不适合采用液压升降组件的PC构件托架,可采用悬挂升降组件进行承载和卸载,在第一龙门和第二龙门的横梁两侧均设置有电动葫芦,可以同时PC构件托架的上端四角进行起吊,保证了承载、卸载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发生PC构件托架倾斜或者龙门式构件运输车的侧翻。本专利技术行走转向机构采用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系统,能够实现直行、斜行和中心回转等多种行走方式,提高在狭小空间作业的灵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的左视图;图3为液压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行走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拉杆为槽钢的PC构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拉杆非槽钢的PC构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动力机构1,液压机构2,第一龙门3,第二龙门4,第一支杆5,上第二支杆6,下第二支杆7,承载板8,缸筒9,T型连接块10,伸缩杆11,活塞杆12,限位块13,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电动葫芦15,行走轮组件16,转向液压马达17,行走液压马达18,旋转架19,行走轮20,轮轴21,安置框22,控制机构23,拉杆24,吊耳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架,运输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转向机构、托架升降机构、动力机构(1)和液压机构(2),动力机构(1)与液压机构(2)相连,液压机构(2)分别与托架升降机构和行走转向机构相连,运输车架包括第一龙门(3)和第二龙门(4),第一龙门(3)和第二龙门(4)之间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杆(5),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杆,托架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组件和悬挂升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架,运输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转向机构、托架升降机构、动力机构(1)和液压机构(2),动力机构(1)与液压机构(2)相连,液压机构(2)分别与托架升降机构和行走转向机构相连,运输车架包括第一龙门(3)和第二龙门(4),第一龙门(3)和第二龙门(4)之间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杆(5),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杆,托架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组件和悬挂升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液压升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8),承载板(8)的两端上侧设置有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竖向向下设置于第二支杆的内侧,液压伸缩缸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上端与缸筒(9)的上端铰接,下端与液压伸缩缸的活塞杆(12)的工作端铰接,活塞杆(12)的工作端与承载板(8)的外侧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杆包括上第二支杆(6)和下第二支杆(7),缸筒(9)通过T型连接块(10)竖向固定于第二支杆和下第二支杆(7)的内侧,T型连接块(10)包括长轴和短轴,长轴的上端与上第二支杆(6)的外侧相连,下端与下第二支杆(7)的外侧相连,短轴一端与长轴相连,另一端穿过上第二支杆(6)和下第二支杆(7)之间与缸筒(9)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缸筒(9)的下端设置有与承载板(8)相配合的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下端与承载板(8)平行,限位板与承载板(8)位于活塞杆(12)的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杆上设置有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拉线式位移传感器(14)的拉绳与承载板(8)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悬挂升降组件包括电动葫芦(15),第一龙门(3)和第二龙门(4)的横梁两侧均设置有电动葫芦(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门式构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行走转向机构包括行走轮组件(16)、转向液压马达(17)和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峰宏钱井龙刘洪涛侯其洁王钊郭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建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