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业机器的杆带输送器的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97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农业机器的杆带输送器的杆带,杆带具有横向于运行方向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的杆,其中,杆具有扁平化的且打孔的紧固区域(5.1),杆利用紧固区段靠置在相互平行循环的抗拉的弹性带(2)上并且通过铆钉或类似的紧固器件与带连接,紧固器件贯穿紧固区域(5.1)和带(2),带的两个端部(9)形成一个对接位置(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同类型的杆带,杆带具有强度高的无缝连接并且同时能简单地拆卸和装配。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任务通过如下特征来解决,即,从侧面邻接于带(2)地分别设有辅助带区段(7),辅助带区段在各带端部(9)之间桥接对接位置(8),带(2)和辅助带区段(7)借助于杆(5)相互连锁。

Rod and Belt Conveyor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d belt used for a rod belt conveyo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rod belt has a rod which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of operation and i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rod has a flat and perforated fastening area (5.1). Th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lt through rivets or similar fastening devices, and the fasten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belt by the fastening section which is positioned against the tensile elastic belt (2) in parallel circulation. Through the fastening area (5.1) and the belt (2), the two ends of the belt (9) form a docking position (8). The task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rod belt of the same type, which has seamless connection with high strength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simpl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task is solved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an auxiliary belt section (7) is provided from the side adjacent to the belt (2), a bridge docking position (8) between the end (9) of the auxiliary belt section (8), and a link (5) between the belt (2) and the auxiliary belt section (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农业机器的杆带输送器的杆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机器的杆带输送器的杆带。
技术介绍
这种杆带长久以来对于现有技术、例如由DE1834273U、DE29517673U1和DE19520927A1已知。在这些杆带中杆的紧固区域的长度基本上等于传送带的宽度。杆在传送带上的紧固通过铆钉或类似的紧固器件来进行。为此,为在杆的紧固区域中的紧固器件设有相应的孔,这些孔与传送带中的孔对准。为了使用必须将带制成无缝的。这点按照现有技术例如借助于锁扣以机械方式实现,或者带在其对接位置处重叠并无缝硫化或整个卷绕成无缝的。后面所提到的两种连接具有长的寿命,不过但也具有缺点,即,这种无缝制成的带无法简单装配和拆卸,因为为此必须进一步构建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同类型的杆带,所述杆带具有强度高的无缝连接,并且同时能简单的装配和拆卸。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任务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杆带得以解决。在侧面邻接于带设置的辅助带区段桥接带端部,其中,带和辅助带区段通过杆带的杆相互连锁。辅助带区段以此形成旁路,通过所述旁路,带端部的对接位置处的拉力被从旁边引导经过。而按照现有技术在杆带中的负载和拉力仅由无缝带承载,负载和拉力现在则是由辅助带区段承载。由此,带端部原则上可以保持松脱,这意味着,这些带端部就力传递而言甚至不必相互连接。但出于功能和美学原因应避免这样的松脱对接位置。因为由带不需传递拉力或仅传递非常小的拉力,带端部可以简单地例如借助于所谓的单节距重合(SinglePitchOverlap)来连接。如果希望的话,可以采用附加用于拉力传递的带。在这种情况下,带端部的重叠区域可选择得更大或者以已知的方式构建由金属制成的带锁。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杆带的无缝连接具有长的寿命并且能简单地装配或拆卸。附图说明以下借助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所属的附图中示出:图1以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式示出杆带在无缝连接区域中的区段的倾斜的俯视透视图,图2示出按照图1的放大的局部A,图3示出按照图2在无缝制造之前的视图,图4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形式示出按照图2的视图,以及图5以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形式示出按照图2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所示的杆带1具有四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循环的带2。带2在该实施例中实施为凸块带并且例如由橡胶制成,所述橡胶通过织物衬垫来增强。在带2的下侧上设有凸块3,所述凸块以预定的节距(栅距)相互间隔开距离。所述凸块3用于杆带1的强制驱动。为此,未示出的驱动轮的驱动器件在空隙4中嵌接,这些驱动轮设置在各凸块3之间。这种实施方式由现有技术已知并且因此不必更详细地被阐述。在各带2之间的距离通过各杆5来形成,这些杆横向于杆带1的输送方向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并且在其端部上与带2连接。为此,各杆5设有扁平化的端部区域5.1,所述端部区域通过锻造由圆形杆制造并且靠置在带2上。端部区域5.1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开距离的孔6,这些孔与带2中的同样这样的孔6.1对准。相互对准的孔6和6.1容纳未示出的铆钉,利用这些铆钉将各杆5紧固在带2上。从侧面邻接于各带中2的每个带地分别设有一个辅助带区段7。辅助带区段7在按照图1至3的实施例中具有与带2相同的构造。但所述辅助带区段也可以不同地构造(例如参见图4和5)。决定性的是,这些辅助带区段可以传递拉力。辅助带区段7在带2的各端部9之间桥接对接位置8。带2和辅助带区段7通过各杆5相互连锁。为此,各杆5具有另外的扁平化的紧固区域10,这些紧固区段靠置在辅助带区段7上。这些端部区域10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开距离的用于未示出的紧固器件、例如铆钉的孔11,这些紧固器件在紧固状态下贯穿扁平化的端部区域10以及辅助带区段7。杆5在辅助带区段10上的紧固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例如借助于如图4中所示的卡箍12或借助于如图5中所示的夹子13。在图4和5中,相同或作用相同的构件带有按照图1至3的实施例的附图标记。辅助带区段7在绕过带2的各端部9的对接位置的情况下传递拉力。由于在带2的端部9上无拉力起作用,所以这两个端部9的连接可以按照简单的方式通过所谓的单节距重合来进行,如由图3所得出的那样。为此,带2的端部9在凸块3的节距(栅距)的范围内分阶并且分阶的端部9.1相互重叠地放置。在两个分阶的端部9.1中相互间隔开地设有紧固孔14,这些紧固孔相互对准。为了将带2的所述两个端部9相连接而设有可松脱(loser)的凸块15,在该凸块中间隔开紧固孔14的距离地硫化有两个螺栓16。为了建立连接,可松脱的凸块15的螺栓16由下方穿过紧固孔14插入在分阶的端部9.1和锚板18中并且接着通过将螺母17旋上到螺栓16上来完成连接。所述可松脱的凸块15在该连接中处在固定的凸块3的节距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农业机器的杆带输送器的杆带,所述杆带具有横向于运行方向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的杆(5),其中,所述杆(5)具有扁平化的且打孔的紧固区域(5.1),所述杆利用所述紧固区域靠置在相互平行循环的抗拉的弹性带(2)上并且通过铆钉或类似的紧固器件与带(2)连接,所述紧固器件贯穿紧固区域(5.1)和带(2),所述带的两个端部(9)形成一个对接位置(8),其特征在于,从侧面邻接于带(2)地分别设有辅助带区段(7),所述辅助带区段桥接在各带端部(9)之间的对接位置(8),其中,带(2)和辅助带区段(7)借助于杆(5)相互连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3 EP 17001330.41.用于农业机器的杆带输送器的杆带,所述杆带具有横向于运行方向并且相互平行地设置的杆(5),其中,所述杆(5)具有扁平化的且打孔的紧固区域(5.1),所述杆利用所述紧固区域靠置在相互平行循环的抗拉的弹性带(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范沃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阿诺尔德耶格尔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