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35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手环上设置耳机却不能够实现方便佩戴以及结构复杂冗余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和与手环主体连接的、可弯折定形的腕带,手环主体上设有耳机入耳结构,腕带可转动的连接于手环主体。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手环上设置有耳机入耳结构,且通过将腕带与手环主体设置为可转动连接,使得在需要其作为手环使用时,腕带可以转动至适用于手环的位置或者适用于挂在耳朵上的角度。由于腕带的可弯折定形性,保证在不同使用状态下腕带的结构均能够保持稳定。本申请的智能手环提供了手环与耳机入耳结构集成一体并能够在不同使用需求下相互转换的前提和保障。

An Intelligent Bracel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wearing equipmen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earphones on smart bracelets can not be easily worn and the structure is complex and redundant in the prior art,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bracelet, which includes a wristband that can be bended and shap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elet.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elet is provided with ear-in structure, and the wristband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elet. Body. The smart Bracelet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earphone entry structure, and by setting the wristband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bracelet to be rotatable connection, the wristband can be rotated to the position suitable for the bracelet or the angle suitable for hanging on the ear when it is needed to be used as a bracelet. Because of the flexibility and formability of the wristb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ristband can be kept stable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The smart Bracelet in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the premise and guarantee that the bracelet and headphone ear-in structure are integrated and can be converted to each other under different use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智能手环和耳机是现代人常用的两种智能产品,为了满足人们多多样化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有对智能手环或耳机的结构进行改进的先例,使得其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然而,智能手环和耳机的功能依旧不能够相互替代,因此需要将二者进行集成,但是,当需要智能手环需要用作为耳机时,智能手环的结构并不能够实现耳部的佩戴。现有技术中有将耳机和智能手环一体成型制造的,无疑会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造成结构上的冗余,且造成使用不便。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方便用作耳机佩戴的智能手环,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可以作为手环使用,也能够用作耳机的使用,方便手环和耳机的使用转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和与所述手环主体连接的、可弯折定形的腕带,所述手环主体上设有耳机入耳结构,所述腕带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优选的,所述腕带上用于连接所述手环主体的端部伸入于所述手环主体中,且所述端部与所述手环主体中一者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滑块,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腕带转动到至少两个角度时分别卡接所述滑块的至少两个凹槽。优选的,所述端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沿所述腕带径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套设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通过设于所述通孔内的第一弹性件连接,且均受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腕带径向向外的压力;所述手环主体设有两组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对应卡接所述腕带处于不同角度时的所述滑块。优选的,所述凹槽和所述滑块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侧部为便于所述腕带旋转时所述滑块滑出所述凹槽的楔形面结构;或,两组所述凹槽的周向夹角范围为70度至110度。优选的,所述腕带包括分体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的左腕带部和右腕带部,所述左腕带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所述左腕带部的自由端和所述右腕带部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右腕带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麦克风。优选的,所述右腕带部的自由端套设于所述左腕带部的轴孔内,所述右腕带部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左腕带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接所述卡接凸起的卡接孔,所述麦克风设于所述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左腕带部的端部中至少一者为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耳机入耳结构可伸缩的设于所述手环主体的伸缩槽中;所述耳机入耳结构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且所述耳机入耳结构处于完全收回或伸出于伸缩槽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自然状态,所述耳机入耳结构处于伸出或缩回的过渡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异形弹簧,所述异形弹簧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耳机入耳结构和所述手环主体,且所述异形弹簧的中部具有弹性的折弯部。优选的,所述伸缩槽和所述耳机入耳结构中的一者设有沿所述耳机入耳结构伸缩方向设置的滑轨,另一者具有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轨上的凸起。优选的,所述手环主体包括手环主体上壳和扣合在所述手环主体上壳的手环主体下壳,所述腕带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下壳。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手环上设置有耳机入耳结构,且通过将腕带与手环主体设置为可转动连接,使得在需要其作为手环使用时,腕带可以扣合连接并转动至适用于手环的位置,而当需要其作为耳机入耳结构使用时,腕带可转动至适用于挂在耳朵上的角度。由于腕带的可弯折定形性,保证在不同使用状态下腕带的结构均能够保持稳定。本申请的智能手环提供了手环与耳机入耳结构集成一体并能够在不同使用需求下相互转换的前提和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环的手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正剖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环的耳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环的手环状态的布局透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环的耳机状态的布局透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手环主体下壳的爆炸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耳机入耳结构收回状态的正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耳机入耳结构过渡状态的正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耳机入耳结构完全伸出状态的正视图。图1-11中:腕带1、左腕带部11、卡接孔111、右腕带部12、卡接凸起121、滑块13、第一弹性件14、底座15;手环主体2、手环主体上壳21、手环主体下壳22、伸缩槽221;耳机入耳结构3、第二弹性件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可以作为手环使用,也能够用作耳机的使用,方便手环和耳机的使用转换。请参考图1至图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智能手环的手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智能手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正剖图;图5为智能手环的耳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智能手环的手环状态的布局透视图;图7为智能手环的耳机状态的布局透视图;图8为手环主体下壳的爆炸图;图9为耳机入耳结构收回状态的正视图;图10为耳机入耳结构过渡状态的正视图;图11为耳机入耳结构完全伸出状态的正视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主要用于腕部佩戴,同时可以用作耳机的佩戴使用,在结构上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2和与手环主体2连接的可弯折定形的腕带1,手环主体2上设有耳机入耳结构3,腕带1可转动的连接于手环主体2。需要说明的是,手环主体2指的是手环的机壳部分,可以包括手表表盘、智能手环的主机部等,是智能手环的控制中心。腕带1用于将手环主体2佩戴于腕部,腕带1可以由橡胶等多种材料制成,腕带1需要具有可弯折且能够定形的特征,例如可弯折橡胶件或者橡胶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可弯折定形的金属件等。同时,腕带1与手环主体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腕带1可以为单根腕带或者双腕带。其中,单根腕带指的是腕带1的两个端部可拆卸的连接,腕带的中部连接于手环主体2,腕带的中部与手环主体2之间为可转动的连接,以使智能手环需要为手环状态时可以通过腕带端部的连接实现佩戴于腕部,需要为耳机状态时,可选的,可以将腕带端部的断开,将腕带1相对于手环主体2的转动,并适当弯折腕带1的角度,使腕带1能够挂设在耳朵上。双腕带指的是腕带1包括分体结构的左腕带部11和右腕带部12,二者均与手环主体2连接,且二者的自由端可以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腕带,其使用方式和上述单腕带情况相类似。由上述,腕带1能够进行弯折和转动,因此能够方便地挂设于耳朵上,另外,手环主体2和腕带1中的一者设有耳机入耳结构3,能够方便实现挂设在耳朵上后耳机入耳结构3方便插入耳朵中。优选地,上述腕带1与手环主体2为可转动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主体(2)和与所述手环主体(2)连接的、可弯折定形的腕带(1),所述手环主体(2)上设有耳机入耳结构(3),所述腕带(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主体(2)和与所述手环主体(2)连接的、可弯折定形的腕带(1),所述手环主体(2)上设有耳机入耳结构(3),所述腕带(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上用于连接所述手环主体(2)的端部伸入于所述手环主体(2)中,且所述端部与所述手环主体(2)中一者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滑块(13),另一者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腕带(1)转动到至少两个角度时分别卡接所述滑块(13)的至少两个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设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上设有沿所述腕带(1)径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套设两个所述滑块(13),两个所述滑块(13)通过设于所述通孔内的第一弹性件(14)连接,且均受所述第一弹性件(14)沿所述腕带(1)径向向外的压力;所述手环主体(2)设有两组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对应卡接所述腕带(1)处于不同角度时的所述滑块(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滑块(13)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侧部为便于所述腕带(1)旋转时所述滑块(13)滑出所述凹槽的楔形面结构;或,两组所述凹槽的周向夹角范围为70度至11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1)包括分体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2)的左腕带部(11)和右腕带部(12),所述左腕带部(1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手环主体(2),所述左腕带部(11)的自由端和所述右腕带部(12)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顺芝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