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08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属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领域,其特点是所说的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的凹槽之中的连接木榫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所涉及的激光定位放线技术,可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及隐蔽工程位置精确定位,并可使装修组合构件真正实现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装修工程对土建施工的依赖性和脱节性,可使建筑工程与装修一体化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放线工艺由于放线角度偏差所引起的房间不规方问题,克服了传统抹灰所带来的空、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墙体及门窗洞口定位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墙体及门窗洞口定位偏差,为成品住宅提供了一种新的室内建筑装修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预制组合构件,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住宅室内用门窗套装修组合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该工艺是指在住宅建筑完成外墙砌筑的基础上,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施工的全套施工技术,属于建筑住宅装修施工

技术介绍
在国家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由于成品住宅室内装修过程的如下制约因素,导致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缓慢,无法实现工厂化装配式施工,制约了工厂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严重制约了我国高商品住宅开发由毛坯房向成品房转化的进程。一、装修工程对土建施工严重的依赖性。传统的施工顺序是土建单位不施工完,室内装修单位就无法进入现场进行施工;再加上各施工单位和工种交叉以及土建施工质量欠缺,给装修工程带来极大的质量隐患和施工难度。土建的施工质量是装修工程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建筑工程与装修工程无法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衔接和磨合,使得装修工程施工周期加长,施工压力加大,质量保证难度大。二、传统施工工艺流程严重脱节。在成品住宅竣工交付住户时,住宅内已安装部品的保护程度往往是住户验收的重点之一。然而在装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流程存在弊端,各施工工序的不合理性,对前一工序已安装部品会造成损坏。正如门窗框的安装大多数施工均采用后塞框二次收口的施工流程,在二次收口的位置经常会产生裂缝,而且无从修补,会造成诸多投诉。三、装修工程的传统工艺的落后性。1、传统放线工艺。传统放线工艺中,采用的是经纬仪确定几个平面控制点,放线人员采用排尺的方法来确定建筑构件的平面定位。该放线工艺尽管操作简单,但由于精度较低,误差也比较大,尤其在角度测设方面,精确度会更低,而且复查的难度也比较大,造成房间门窗安装不规方,后期只能通过超厚度抹灰来弥补,造成浪费,并会引发空、裂、脱落等质量问题。2、传统抹灰控制工艺。传统抹灰工艺中,主要是通过贴灰饼、冲筋等方法来控制抹灰的厚度及成活质量,而且只能做到单面控制,对于门窗洞口成活厚度根本无从控制,造成门窗洞口规格尺寸繁多,根本无法实现门窗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加大了成品房施工管理的工作量及难度,增加了管理成本;另外,由于传统抹灰控制工艺所造成的门窗洞口尺寸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许多拆改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再有,由于门窗洞口规格繁多,土建单位不施工完,门窗洞口尺寸就不能最终确定,导致成品住宅门窗套不能提前预定生产,延长了施工工期。目前,由于室内建筑墙体其垂直水平度成活后超差太大,同一墙体同一洞口预留洞口高度和宽度参差不齐,墙体厚度抹灰后尺寸难以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阴角阳角不成90度等,直接影响室内木制部分装修质量,致使木制部品工厂化、模数化难以实现。所以目前室内装饰多数仍然采用传统手段,将原料购进现场,装修工人在现场裁料,制作加工,不仅木材含水率得不到控制,容易造成开裂、翘曲变形;而且装修现场空气质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噪声污染、垃圾、灰尘、油漆等化学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生活。另外,用传统手段进行装修还存在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低装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现有普通家庭装修一般需6-8人,2个月以上工期才能完成,装修时间长,费工费力,工程造价高,难以保证装修质量,导致投诉案例接二连三。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公开号为1378025A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提到了一种“室内装饰预制构件及其装修方法”,该预制构件包括基板和面板。基板由若干块基本平行间隔布置得具有阶梯孔的调节块组成。每个阶梯孔内穿过一个用于与墙体固定的膨胀螺栓或螺钉。面板左、右竖板和上横板组成。左、右竖板和上横板上装有门窗套线板条。装修时,首先将组成基板的各个调节块用膨胀螺栓平行间隔地固定到墙面或门窗框上,再将面板或门窗套用连接件固定到基板上。尽管上述门窗构件可以工厂化生产,而且其装修方法较之传统室内装修方法有所改进。但是,由于由于采用人工传统放线工艺,仍然存在着人工放线误差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室内装修施工过程中,造成门窗洞口规格繁多,门窗洞口规方无法控制问题。另外,由于该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基板是由多块调节块平行间隔安装组成,装修过程繁琐,难以保证调节块之间保持相互平行,调节块凹槽位于一条支线上,给后续安装面板带来实际困难等问题。而且由于门窗洞口规格繁多,势必造成需要根据现场所留下的门窗洞口大小尺寸,实际裁量已经加工好的面板进行装修施工,无法真正实现门窗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另外,公开号为1399056A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门窗套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立挺、饰线、子口等部件;2、组装并固定立挺;3、在立挺两侧与墙面之间打入木楔;4、在立挺与墙体、木楔的空隙间打入膨胀胶;5、装饰线;6、支撑定位至胶干燥。上述施工方法同样存在门窗洞口繁多、室内隔墙无法精确定位、门窗洞口大小尺寸和室内隔墙规方无法控制等问题,无法实现门窗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除上述列举的有关文献之外,涉及装修用门窗套的相关专利文献还有很多,诸如公告号为CN2386110Y说明书公开的“快速组合式门窗套”;公告号为CN2422434Y说明书报道的“双凹门窗口组件”;公告号为CN2429604Y说明书公开的“一种型材组合门窗套”;以及公告号为CN2642963Y说明书提到的“组装式门窗套”等等。尽管其各自门窗套的结构设计方案不同,但所存在的共性缺点是门窗所采用的组装连接插装结构设计不合理,装配时均属于过盈配合,连接插装缺少组装所需的弹性要求,导致门窗组装连接困难,容易产生涨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所存在的上述诸多缺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该组合构件可以在工厂内按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该工艺是在住宅建筑完成外墙砌筑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定位技术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及隐蔽工程位置精确定位,进行施工装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得到实现的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包括组装成一体的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上加工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之中装有连接木榫将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组装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的凹槽之中的连接木榫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另外,门的主框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企口线凹槽,企口线上加工有收缩缝装配在凹槽中。该企口线的侧面上还加工有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毛条。上述连接木榫和企口线的收缩逢是利用木材的自身翘曲变形特征,解决门的主、副框和窗的主、副框与连接木榫之间的尺寸形位公差的配合问题,其组装技术关键在于连接木榫的尺寸公差与收缩逢的巧妙结合,加大了门或窗的主、副框与连接木榫之间的连接力,利用连接木榫和企口线的自身弹性可将门、窗构件方便的组装成一体,达到良好的外观和使用效果。上述门的副框由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纵向凹槽;上述门的主框由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与副框纵向凹槽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中装有的块状连接木榫将门的主、副框组装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包括组装成一体的门的主框[18]、副框[17]和窗的主框[14]、副框[13]上加工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之中装有连接木榫[22]将门的主框[18]、副框[17]和窗的主框[14]、副框[13]组装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的主框[18]、副框[117]和窗的主框[14]、副框[13]的凹槽之中的连接木榫[22]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淼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嘉丽住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