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满秀专利>正文

可变长度唇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0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可变长度唇笔,它包括:竖直敞开式长方形内壳;固定安装在内壳内的动力传送装置;具有笔头的固定在第一外壳一端的笔头装置,其内部具有与动力传送装置配合工作的齿杆轴以及安装在齿杆轴导向端的柔性件;固定安装在内壳底端周围并具有一封闭底端和封闭底端中的通孔的第二外壳;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内壳中并具有齿杆轴和固定部分的可移动装置,其中该齿杆轴延伸至与笔头装置的齿杆轴相对的位置用于与动力传送装置配合工作,该固定部分安装在暴露出第二外壳的底端;其特征在于笔头装置的齿杆轴和可移动装置的齿杆轴分别由动力传动装置的导架导向。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当唇笔的整体长度增大时,唇刷向外暴露,当唇笔的整体长度减小时,唇刷收回至唇笔内,使其紧凑并且柔性件关闭第二外壳的通孔,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唇笔内。所以,它既具有有利效果又提高了唇笔在使用中的方便程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唇笔,更为特殊的是它涉及一种可变长度的唇笔结构。为了防止空气中诸如粉末和灰尘等杂物进入唇笔的内部,在唇笔使用前,唇笔的结构密封在唇笔的内部。然而,由于唇笔单独配有笔帽,使用唇笔需要摘除笔帽,这样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再者,如果笔帽丢失,唇刷则会暴露在空气的灰尘中。将唇刷保存在手袋中时,唇刷可能与手袋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弄污了手袋的内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编号1998-72127的申请专利揭示了一种可变长度唇刷,它通过唇笔的开口处暴露出唇刷,而在唇笔使用前将唇刷放置在唇笔的内部。虽然,这样一种可变长度唇刷在改变唇笔的长度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然而一些杂物可能通过唇笔下端的开口处进入唇笔之中,结果,包含在唇笔内的唇刷可能会暴露在灰尘之中。因此,提出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可变长度唇笔的结构,该结构在唇笔使用前封闭在唇笔的内部,以防止空气中如粉末和灰尘等杂物进入唇笔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长度唇笔,包括竖直敞开式长方形内壳,一个固定在内壳之中并具有一长方形主体的动力传输装置,一个位于主体内具有一定宽度的齿轮接受部分,一个利用固定装置可旋转地设置在齿轮接受部分中的齿轮,齿轮接受部分具有两个敞开侧以便向外暴露安装在齿轮接受部分中的齿轮的两侧,在主体的两侧沿其整个长度装有相对的导架,其特征在于,齿轮接受部分敞开的两侧分别对应于导架;一个在内壳上滑动,同时与其外侧接触的第一外壳;一个笔头装置,具有固定于第一外壳的一端的一个笔头;一个在主体内与动力传送装置配合工作的齿杆轴和一个安装在齿杆轴导向端的柔性件;一个围绕内壳底端固定安装并具有一封闭底端和在封闭底端内的通孔的第二外壳;以及一个在内壳的内部移动安装的可移动装置,具有延伸至与笔头装置的齿杆轴相对的位置的齿杆轴,用于与动力传送装置配合,以及一个安置在暴露出第二外壳底端的固定部分,其中,笔头装置的齿杆轴和可移动装置的齿杆轴分别由动力传送装置导向。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包括一个通过连接于第二外壳而安装在其内的导架,其中,该导架在一侧具有一导向架,用于沿纵向导向柔性件,以及一个圆形的底端随时弯曲柔性件由此柔性件随时移动并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动力传送装置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在上端的两侧具有切口,将柔性传送至上端的两侧,使得动力传送装置弹性地支持于内壳的内壁。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包括一个在笔头装置的齿杆轴导向端的凸面件,其中,柔性件附着在凸面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第二外壳在内壁的底端处为圆形,由此柔性件可随时朝着第二外壳的通孔弯曲。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可变长度唇笔在使用前的轴向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变长度唇笔的部件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可变长度唇笔由一长方形内壳20、分别围绕在内壳20的上、下部分的第一及第二外壳30和40、固定安装在内壳20内部的动力传送装置70、固定安装在内壳20的上部中的笔头装置10以及一个在第二外壳40内移动的可移动装置组成。第一外壳30安装为可相对于内壳竖直滑动并同时与内壳20外侧接触。再者,在内壳20的内部安装动力传送装置70。图7是动力传送装置70的透视图,图3和图4是说明安装位置的剖面图。动力传送装置70由盒子形状的主体72和通过如在主体72内的销钉62的固定方式旋转安装的齿轮60构成。为了对这一点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主体72内构成了一带有预定宽度的齿轮接受部分74,在这一部分内,齿轮60通过如销钉62的固定方式旋转安装。再者,齿轮接受部分74具有在其两侧开口的部分,使得所接受齿轮60通过开口部分向外暴露。同时,主体72沿着其整体长度在两侧备有相对的导架72a和72b。齿轮接受部分74的两开口侧分别对应于导架72a和72b,使得通过开口部分暴露出的齿轮60部分按照图3所示自导架72a和72b的底端突出出来。同时,按照图7所示,动力传送装置包括一弹性材料并在上端的两个部分拥有切 76。因为切 76的两侧的剩余部分具有柔性,动力传送装置70受到内壳20的内壁的弹性支持。另外,在动力传送装置70的上部安装有凸出件78,在将动力传送装置70插入内壳20后无须采用任何单独的固定方式即可将动力传送装置70固定在内壳20上。进一步讲,在第一外壳30的一端最好安装一固定的突出件,使得凸出件78固定在第一外壳上30上,防止第一外壳30分离或与内壳20脱离。在第一外壳30内固定安装有笔头装置10。笔头装置拥有笔头12和自笔头12完全向下延伸一预定长度的第一齿杆轴14。第一齿杆轴14通过第一外壳延伸至与安装在内壳20中的动力传送装置70的齿轮6的一部分啮合,提供竖直的传送移动。这就是说,当第一外壳30与内壳20耦连时,第一齿杆轴14放置在在主体72一侧形成的导架72a内,构成了动力传送装置70,同时第一齿杆轴14与安装在动力传送装置70的齿轮接受装置74内的齿轮60的暴露部分啮合。第二外壳40和内壳20在其各自的端部相互固定地连接,可移动装置50安装在第二外壳40中。唇刷54固定在可移动装置50的底端,第二齿杆轴52自可移动装置50的上端延伸。当接受可移动装置50的的第二外壳40固定连接于内壳20时,可移动装置50的第二齿杆轴52放置在动力传送装置70的主体72内的导架72b内,以与安装在动力传送装置70的齿轮接受部分74内的齿轮60的暴露部分啮合。如图1所示,固定在笔头装置10的第一齿杆轴14与固定在可移动装置50的第二齿杆轴52相对于动力传送装置的齿轮60相对,并同时相对于齿轮60互相啮合,从而齿杆轴14和52以相互相对的方向进行传送移动。齿杆轴14和52分别安装在主体72的导架72a和72b内,构成了动力传送装置70,使得齿杆轴14和52每一个可以各自在导架72a和72b内进行正确的线性传动。如图1和2所示,在笔头装置10的第一齿杆轴14的导向端内安装有一柔性件18。柔性件18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便当其导向端与第二壳体40的具有通孔42的封闭端接触时,柔性件18可以自然弯曲。再者,如图5所示,第一齿杆轴14在导向端部分装配有一凸出件14a,柔性件18附着其上,弹性件18与第二外壳40的内壁紧密接触,第一齿杆轴14的传动移动为柔性件18提供平稳的滑动和弯曲。突出件14a使得柔性件18与第二外壳40的内壁进一步紧密接触,以可进行平稳的滑动。再者,因为第一外壳30可滑动地与内壳20的外侧接触,当可移动装置50拉出时,突出件14a被内壳20的末端制动,防止由于过量传动导致第一外壳30和内壳20之间产生分离或脱离。同时,如图6所示,第二外壳40的底边成圆形,使得柔性件18朝着第二外壳40的通孔42移动。虽然,柔性件18如此打开/关闭通孔42,但优选地增加一导向件80,其目的在于打开/关闭通孔42的平稳运行。图1、2和8中特别示出了导向件80。从图1和2中可以看到导向件80通过与第一外壳40的内周边连接而安装在其内部。再者,图8是说明导向件80的透视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导向件80一侧沿纵向配备有一导架82,导架82的末端成圆形。所以,柔性件18在无须进行横向变形的情况下沿着导向件80的导架82导向,其导向端呈圆形,随时朝着第二外壳40的具有通孔42的封闭端弯曲。同时,图9是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长度唇笔,包括: 竖直敞开式长方形的内壳; 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壳之中的动力传送装置,该动力传送装置具有长方形主体,在所述主体内的具有一定宽度的齿轮接受部分,采用固定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齿轮接受部分内的齿轮,所述齿轮接受部分具有两开口侧,以向外暴露所述安装在所述齿轮接受部分的齿轮的两侧,安装在所述主体两侧的沿着其整体长度相对的导架,其中,所述齿轮接受部分的两开口侧分别与所述导架对应; 用于在所述内壳上滑动并同时与其外侧接触的第一外壳; 具有笔头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一端的笔头装置,在其内部与所述动力传送装置配合工作的齿杆轴以及安装在所述齿杆轴导向端的柔性件; 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壳底端周围并拥有一封闭底端和一在封闭底端中的通孔的第二外壳; 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内壳内的可移动装置,它具有延伸至与所述笔头装置的齿杆轴相对的位置的用于与所述动力传送装置配合工作的齿杆轴,以及位于暴露出所述第二外壳的底端的固定部分; 其中,所述笔头装置的齿杆轴和所述可移动装置的齿杆轴分别由所述动力传送装置的导架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满秀
申请(专利权)人:崔满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