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96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头,设有外壳、内盖、垫体、导线以及弹片,外壳内部形成容置通道,且容置通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安装孔及卡抵孔;内盖组接于容置通道的卡抵孔位置,且内部形成安装通道;垫体组接于容置通道的安装孔位置,且内部形成固定通道;导线穿设于垫体的固定通道,并由固定通道向外延伸出导接段;弹片设有夹线端及位于相对侧的卡抵端,卡抵端安装于内盖的安装通道中,而夹线端铆接于导线的导接段的相反端,且夹线端与垫体接触卡抵,外壳的内’壁面与弹片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据此,通过改良零件结构设计以及零件之间的组接方式,能够达到减少零件总数量、零件之间组接的繁复程度以及组装时间的目的。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head,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housing, an inner cover, a gasket, a conductor and a shrapnel, and a capacitive channel is formed inside the shell, and the relative ends of the capacitive channel form installation holes and jamming holes respectively; the inner cover group is connected to the location of the jacking hole of the capacitive channel, and an installation channel is formed inside; the cushion body is connected to the loc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of the capacitive channel, and a fixed channel is formed inside; The wire is arranged in the fixed channel of the cushion body and extends out the guide section from the fixed channel; the shrapnel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 end and a clamp end on the opposite side, the clamp end i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channel of the inner cover, and the clamp end is riveted at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guide section of the conductor, and the clamp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shion body contact card, thus forming a space between the inner'wall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shrapnel.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parts and the way of assembling parts can reduce the total number of parts, the complexity of assembling parts and the assembl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连接接头,尤指一种能够配合电器的传输接头组接的连接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常见的电子装置或3C电器产品的外部表面设置有一能够与其他电子装置相互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这种讯号连接器已成为各类电子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及与其他外围设备连接时不可或缺的配备,而不同的连接端子之间通过具有对应连接端子接口的电线彼此相互电性连接,由于连接端子有不同规格不同导线数量的区别,藉此能够做为防呆设计,不同型号的连接端子便能够避免错误组接的可能性。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分别显示为一习知连接端子1的纵向剖面示意图、立体分解图及局部放大图,其中,组成构造为,外表由一保护壳10全部包覆,中央轴心位置设为一PIN针11导体,所述PIN针11的尾端延伸出所述保护壳10的外部,而所述PIN针11的顶端受到一弹性件12夹持定位。由图式能够轻易得知,所述弹性件12夹持所述PIN针11,且弹性件12同时受到一内盖13、一抵挡件14以及一第一垫圈15环绕套设定位,而所述内盖13的顶端由一外盖16加以盖合,所述外盖16压抵于所述内盖13的表面而并未与所述内盖13直接地接触,另外,所述PIN针11的尾端能够额外地自所述第一垫圈15之外再加以一垫片17以及一第二垫圈18套设稳定。再由图3的局部放大图式能够查知,所述弹性件12的尾端区域与所述抵挡件14接触,而所述弹性件12的中央区域与所述内盖13接触,且所述弹性件12的顶端区域与所述外盖16接触,亦即是,通过所述内盖13以及外盖16两者共同地对所述弹性件12加压,进而增加所述弹性件12对于所述PIN针11的夹持力及稳固性。另外,若就结构组装方式及顺序来说,所述PIN针11受到所述弹性件12夹持后,所述PIN针11的尾端先受到所述内盖13穿设套入,而所述弹性件12再受到所述外盖16穿设套入,再接续装设套入其他剩下的第一垫圈15、垫片17以及第二垫圈18零件,据此可知,习知连接端子1的零件多、组装步骤较多耗时,自动化生产及自动化组装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良零件结构设计,将零件总体数量减少,藉此降低零件组接的繁复程度以及组装时间,并能够提高自动化制作零件效率以及自动化组装零件的流程与简易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改良盖体的零件结构设计,将盖体零件的数量减少为单一一个,并能够依靠单一盖体对弹片达到稳定的夹固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设计一供内盖及垫体能够分别抵顶定位的第一挡部及第二挡部,确保内盖及垫体的定位位置之外,尚能够保留供弹片释能的位移空间。为达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头,包含:一外壳,内部形成有一容置通道,且所述容置通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安装孔以及一卡抵孔;一内盖,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的卡抵孔位置,且内部形成有一安装通道;一垫体,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的安装孔位置,且内部形成有一固定通道;一导线,穿设于所述垫体的固定通道,并由所述固定通道向外延伸出一导接段;一弹片,设有一夹线端以及一位于相对侧的卡抵端,所述卡抵端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安装通道中,而所述夹线端铆接于所述导线的导接段的相反端,且所述夹线端与所述垫体接触卡抵,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与所述弹片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所述电连接头还包含一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套设于所述导线,并位于所述垫体、所述弹片以及所述导线三者之间,由所述止挡件增加前述三者之间的组接稳定性。再者,所述垫体的固定通道具有一对应所述导线的第一直径以及一对应所述止挡件的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而且,所述内盖的安装通道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接线开孔以及一插入开孔,所述接线开孔与插入开孔之间形成有一卡抵空间,且所述接线开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卡抵空间的直径尺寸,如此一来,所述弹片安装进入所述内盖后,便能够大幅降低由所述内盖脱落的可能性。此外,所述接线开孔向外延伸出一渐张的斜锥接孔,而所述插入开孔亦向外延伸出一渐张的斜锥插孔,设计渐张式的通挳样式能够供即将插入组装的零件一无需特别瞄准、省力、轻松滑入引导的组接方式。最后,所述容置通道由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卡抵孔依序形成尺寸渐缩的一第一孔径、一第二孔径以及一第三孔径,所述内盖卡抵于所述第三孔径端部构成的第二挡部,而所述垫体卡抵于所述第二孔径前端部构成的第一挡部。由前述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通过重新改良零件结构设计,降低零件组接的繁复程度以及组装时间,同时达到大幅地减少零件的总数量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自动化制作零件效率以及自动化组装零件的流程与简易程度。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良盖体的零件结构设计,将盖体零件的数量减少为单一一个,并单就单一盖体便能够达到施加于弹片稳定的夹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连接端子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头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剖面图;图6为图4的分解图;图7为图5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端子;10-保护壳;11-PIN针;12-弹性件;13-内盖;14-抵挡件;15-第一垫圈;16-外盖;17-垫片;18-第二垫圈;2-电连接头;3-外壳;30-容置通道;301-第一孔径;302-第二孔径;303-第三孔径;304-第一挡部;305-第二挡部;31-安装孔;32-卡抵孔;33-间隔空间;4-内盖;40-安装通道;41-接线开孔;410-斜锥接孔;42-插入开孔;420-斜锥插孔;43-卡抵空间;5-垫体;50-固定通道;51-第一直径;52-第二直径;6-导线;60-导接段;7-弹片;70-夹线端;71-卡抵端;8-止挡件。具体实施方式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4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头2主要包含有一外壳3、一内盖4、一垫体5、一导线6、一弹片7以及一止挡件8等六大部分结构。所述外壳3主要由绝缘的塑料材料构成,对内部的电线等零件以及人体有机会接触到的部位提供一保护作用,所述外壳3的内部形成有一容置通道30,且所述容置通道30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安装孔31以及一卡抵孔32。所述容置通道30由所述安装孔31朝向所述卡抵孔32依序形成尺寸渐缩的一第一孔径301、一第二孔径302以及一第三孔径303,所述第一孔径301的直径尺寸对应于所述垫体5以及安装孔31的直径尺寸大小,所述第二孔径302对应于所述内盖4的直径尺寸大小,所述第三孔径303即为所述卡抵孔32的孔径直径尺寸大小。且所述第二孔径302的前端部构成一第一挡部304,而所述第三孔径303的前端部构成一第二挡部305。而所述内盖4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30的卡抵孔32位置,并卡抵接触于所述第二挡部305的表面,且所述内盖4的内部形成一安装通道40,所述安装通道40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一接线开孔41以及一插入开孔42。其中,所述接线开孔41与插入开孔42之间形成有一卡抵空间43,且所述接线开孔41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卡抵空间43的直径尺寸,所述接线开孔41向外延伸出一渐张的斜锥接孔410,而所述插入开孔42亦向外延伸出一渐张的斜锥插孔420。另外,所述垫体5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30的安装孔31位置,并卡抵于所述第一挡部304的表面,由所述第一挡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头,其特征是包含:一外壳,内部形成有一容置通道,且所述容置通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安装孔以及一卡抵孔;一内盖,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的卡抵孔位置,且内部形成有一安装通道;一垫体,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的安装孔位置,且内部形成有一固定通道;一导线,穿设于所述垫体的固定通道,并由所述固定通道向外延伸出一导接段;一弹片,设有一夹线端以及一位于该夹线端相对侧的卡抵端,所述卡抵端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安装通道中,而所述夹线端铆接于所述导线的导接段的相反端,且所述夹线端与所述垫体接触卡抵,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与所述弹片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头,其特征是包含:一外壳,内部形成有一容置通道,且所述容置通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安装孔以及一卡抵孔;一内盖,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的卡抵孔位置,且内部形成有一安装通道;一垫体,组接于所述容置通道的安装孔位置,且内部形成有一固定通道;一导线,穿设于所述垫体的固定通道,并由所述固定通道向外延伸出一导接段;一弹片,设有一夹线端以及一位于该夹线端相对侧的卡抵端,所述卡抵端安装于所述内盖的安装通道中,而所述夹线端铆接于所述导线的导接段的相反端,且所述夹线端与所述垫体接触卡抵,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与所述弹片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头还包含一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套设于所述导线,并位于所述垫体、所述弹片以及所述导线三者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坤
申请(专利权)人:定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