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293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内套设有交流座壳,所述交流座壳内套设有插孔组件;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内套设有直流枪头,所述直流枪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直流枪头内套设有插针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交直流转接装置实现了对交流充电枪接口与直流充电座接口的转接,且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携带的特点。

An AC/DC Conver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C/DC switc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shell with openings at both ends. One end of the hollow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C socket she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hollow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C gun head. One end of the DC gun head is protruded from the hollow shell, and the inner sleeve of the DC gu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pin assembly. \u3002 The AC/DC switching device realizes the switching between the AC charging gun interface and the DC charging seat interface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devi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por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应用与普及,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比如充电桩)种类也越来越多,充电接口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多样化与便捷性,需要解决不同充电接口互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了对交流充电枪接口与直流充电座接口的转接,且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携带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内套设有交流座壳,所述交流座壳内套设有插孔组件;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内套设有直流枪头,所述直流枪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直流枪头内套设有插针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枪头的外侧一端设有与所述插针组件配合的容纳孔,所述插针组件通过依次套设于所述直流枪头内侧端的固定板和直流压板配合固定,所述插针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直流压板内,所述插针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直流枪头和所述插针组件间设有防水垫圈。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用于所述插针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插针组件上设有限位的环台,所述直流压板的前端设有压住所述环台的限定部,通过所述环台和限定部的配合将所述插针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枪头与所述中空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进一步的,置于所述中空壳体开口一侧的所述交流座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组件配合的柱状部,所述插孔组件通过套设于所述交流座壳另一侧内的交流座压板固定,所述插孔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交流座压板内,所述插孔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柱状部内;所述交流座壳和所述插孔组件间设有防水垫圈。进一步的,所述交流座壳的一端外侧设有多个螺纹固定部,所述中空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螺纹固定部对应的螺纹孔,所述交流座壳与所述中空壳体通过螺丝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壳体的上端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之间构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设有卡勾,所述卡勾的外侧端凸出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卡勾的内侧端设有按压部,所述卡勾的内侧端与所述中空壳体之间设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另一端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卡勾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所述第一锁杆设于所述按压部下方,所述电子锁内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置于所述电子锁内的部分设有齿状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设有齿轮,所述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上的齿状部分别置于所述齿轮的上下端。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上端设有盖住所述安装槽的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上设有分别用于所述按压部和第二锁杆穿过的过孔;所述交流座壳与所述中空壳体之间设有防水圈,所述直流枪头和所述中空壳体之间也设有防水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一中空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交流座壳和直流枪头及相应的插针组件和插孔组件,从而使中空壳体的两端形成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实现了对交流充电枪接口与直流充电座接口的转接,保证使用不同充电插座的用户随时可以充上电,且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携带的特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交直流转接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交直流转接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交直流转接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交直流转接装置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壳体1,中空壳体1的一端内套设有交流座壳11,交流座壳11内套设有插孔组件12,通过交流座壳11和插孔组件12与中空壳体配合使中空壳体的一端构成交流接口;中空壳体1的另一端内套设有直流枪头13,直流枪头13的一端凸出于中空壳体1,直流枪头13内套设有插针组件14,直流枪头13和插针组件14配合在中空壳体的另一端构成直流接口;上述结构中,使中空壳体的两端形成交流接口和直流接口,实现了对交流充电枪接口与直流充电座接口的转接,保证使用不同充电插座的用户随时可以充上电,且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和携带的特点。插针组件14包括九个连接端子(即DC+、DC-、PE、CC2、CC1、A+、A-、S+和S-信号端子),直流枪头13的外侧一端设有九个与插针组件14一一对应配合的容纳孔131,九个容纳孔131按直流接口的分布位置设置,插针组件14通过由外往内依次套设于直流枪头13内侧端的固定板132和直流压板133配合固定;具体的,固定板132内设有用于插针组件一一对应穿过的九个通孔134,插针组件14中九个连接端子的后端均设有限位的环台141,直流压板133的前端设有一一对应并压住环台141的限定部135,固定板132套装于直流压板133的一端外侧,通过环台141和限定部135的配合将插针组件14固定于固定板132上,且插针组件14的一端置于直流压板133内,插针组件14的另一端置于容纳孔131内,构成直流接口,用于插入直流充电座中;且直流枪头和插针组件间设有防水垫圈139。具体的,直流枪头13的一端插合于中空壳体1内,且直流枪头13的上下端均通过螺丝136与中空壳体1固定;在直流枪头13的内侧端外侧设有环形槽137,在环形槽137内套设有防水圈138,防水圈138与中空壳体1的内壁抵接,用于防水。插孔组件12包括七个连接端子(即L1、L2、L3、N、PE、CC和CP信号端子),置于中空壳体1开口一侧的交流座壳11上设有七个与插孔组件12一一对应配合并带有插孔的柱状部111,七个柱状部111按交流接口的分布位置设置,插孔组件12通过套设于交流座壳11另一侧内的交流座压板112固定,插孔组件12的一端置于交流座压板112内,插孔组件12的另一端置于柱状部111的插孔内,七个柱状部111与交流座壳11和中空壳体的内壁之间均存有插合间隙,构成交流接口,用于交流充电枪接口插入;且交流座壳和插孔组件间也设有防水垫圈139。具体的,交流座壳11内侧端的两侧和底部中间均设有一个螺纹固定部113,中空壳体1内设有与螺纹固定部113对应的螺纹孔15,交流座壳11与中空壳体1通过螺丝穿过螺纹固定部后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并在中空壳体1内壁的底部设有与螺纹固定部113配合的导向槽16,导向槽16一是对交流座壳11进行导向,二是容纳交流座壳11底部的螺纹固定部113,且螺纹孔设于导向槽16的内侧与螺纹固定部113相对应,这样通过螺纹固定部将交流座壳11限定在中空壳体1的相应部位;交流座壳11的外侧端面与中空壳体1之间也设有防水圈138,且该防水圈138的内圈微凸出于中空壳体1的内壁,当交流充电枪插入后,该防水圈138与交流充电枪外壁紧密接触,用于防止进水。实施例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在实施例1所述结构的基础上,中空壳体1的上端横向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板17,两个竖直板17之间构成安装槽171;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内套设有交流座壳,所述交流座壳内套设有插孔组件;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内套设有直流枪头,所述直流枪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直流枪头内套设有插针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一端内套设有交流座壳,所述交流座壳内套设有插孔组件;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内套设有直流枪头,所述直流枪头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中空壳体,所述直流枪头内套设有插针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枪头的外侧一端设有与所述插针组件配合的容纳孔,所述插针组件通过依次套设于所述直流枪头内侧端的固定板和直流压板配合固定,所述插针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直流压板内,所述插针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直流枪头和所述插针组件间设有防水垫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直流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用于所述插针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插针组件上设有限位的环台,所述直流压板的前端设有压住所述环台的限定部,通过所述环台和限定部的配合将所述插针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直流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枪头与所述中空壳体通过螺丝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置于所述中空壳体开口一侧的所述交流座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组件配合的柱状部,所述插孔组件通过套设于所述交流座壳另一侧内的交流座压板固定,所述插孔组件的一端置于所述交流座压板内,所述插孔组件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柱状部内;所述交流座壳和所述插孔组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黄建芳徐平安林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