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门窗材料,尤其是能同时隔音透气的门窗型材。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外的隔音透气一般是通过门窗上的玻璃实现的,且结构较为复杂或效果不佳,而具有良好隔音且使室内外进行自然通风的门窗型材却少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门窗不能同时兼顾隔音透气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声透气门窗型材,该隔声透气门窗型材不仅解决了隔音和通气同时进行的矛盾,而且满足了阻尘和节能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隔声透气门窗型材,其技术方案是由型材基体1和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2~4构成。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2~4中有一个消声通气道7,在型材基体1外侧上至少设有一个通过衬套9与户外空间相通的通气孔11,在型材基体1内侧上至少设有一个通过衬套6与户内相通的通气孔5,衬套6和衬套9分别位于门窗型材的不同截面上,两通气孔通过消声通气道7连接在一起,空气通过通气孔11、消声通气道7和通气孔5进入室内,达到室内外通气效果。噪声在消声通气道中传播时,通过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2~4的共振吸声作用被消除。隔声透气门窗型材的型材基体1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门窗的设计及安装要求进行设计,支撑板2可以做成活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声透气门窗型材,其特征在于由型材基体(1)和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2~4)构成,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2~4)中有一个消声通气道(7),在型材基体(1)外侧上至少设有一个通过衬套(9)与户外空间相通的通气孔(11),在型材基体(1)内侧上至少设有一个通过衬套(6)与户内相通的通气孔(5),两通气孔通过消声通气道(7)连接在一起,衬套(6)和衬套(9)分别位于门窗型材的不同截面上,型材基体(1)的截面形状根据门窗的不同要求可以进行改变,贴条(3)粘贴在支撑板(2)上,其位置可根据共振腔(8)的深度来进行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宪生,荆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