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和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239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包括分段连接管和旁通支管;其中,每根分段连接管的两端均为连接用端头,每根分段连接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旁通支管,每根旁通支管与该分段连接管之间为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的地源热泵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和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是:1、结构简洁,便于吊运、运输和安装;2、使用起来更为灵活,并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和地源热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地源热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和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的环保能源利用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地热交换系统(或水源热泵机组)与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现有的地热交换系统参见公告号为:101782293A,名为“地源热泵多层次分集水器及其串并联地埋管”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级分水器、二级分水器、地埋管、一级集水器、二级集水器、出水总管、进水总管、分水母管、集水母管;一级分水器置于地源热泵机房内,二级分水器置于各栋楼专设的窗井内,一级集水器置于地源热泵机房内,二级集水器置于各栋楼专设的窗井内,地埋管置于地源井中;一级分水器和二级分水器之间由分水母管连接,一级集水器和二级集水器之间由集水母管连接,出水总管和进水总管都接机组。上述方案中没有示出现有的集水器和分水器的具体构造,关于现有的集水器和分水器的具体构造可参见公告号为:CN203731595U,名为“一种地源侧二级分集水器”的方案。但是,现有的地热交换系统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因现有的集水器和分水器均各自为单个整体呈长条形罐体状的构造,致使其吊运转移、运输和安装起来较不方便。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洁,更加易于转移、运输和安装的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是需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以及采用该适配器的地源热泵系统,使得地源热泵系统的结构更加简洁,更加易于转移、运输和安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包括分段连接管和旁通支管;其中,每根分段连接管的两端均为连接用端头,每根分段连接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旁通支管,每根旁通支管与该分段连接管之间为密封连通。同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的优点是:1、结构简洁,便于吊运、运输和安装,具体理由是:本技术方案创新思路是:可采用多个本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中的分段连接管,来对接拼装成一个整体长条形的分配或输送管道,并最终将构成的分配或输送管道的端部封闭来构成分水器(或集水器)。其中,适配器自身结构较为简洁,且多节更短的分段连接管也更为利于吊运、运输以及现场布设安装,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操作效率。2、使用起来更为灵活,并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具体理由是:现有的分水器(或集水器)的直径和长度需根据各个项目所需来订制,设计时间长,造价较高。而采用本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后,即可直接提前批量生产,使用时,只需根据各项目的需要选用对应数量的分段连接管即可,无需单独订制,故能够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提升效益。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岩土换热器、集水器和分水器,其中,所述岩土换热器包括至少一对换热管和用于将每对换热管的下端密封连通的连接头,每对换热管中的一根与集水器上的支管密封连接,另一根与分水器上的支管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器和分水器各自包括多套上述的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本技术地源热泵系统因采用有上述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故同样兼具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源热泵系统中采用的岩土换热器的结构及施工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收束管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构成集水用连接管)。图4为本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构成分水用连接管)。图5为本技术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2中标记为:1换热管;2连接头;3回填管:31卸料孔;4填料车;5输料管;6收束管:61抱块,62连接支耳,63定位用凸起;7孔壁。图3至图5中标记为:8分段连接管:81连接用端头,82流量计,83温度计,84压力表,85排气阀,86泄水阀;9旁通支管;10封闭端板;11开关管;12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岩土换热器、集水器和分水器,其中,所述岩土换热器包括至少一对换热管和用于将每对换热管的下端密封连通的连接头,每对换热管中的一根与集水器上的支管密封连接,另一根与分水器上的支管密封连接;所述集水器和分水器各自包括多套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其中,如图1至图2所示为岩土换热器:一种岩土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一对换热管1(也称作“地埋管”)和用于将每对换热管1的下端密封连通的连接头2;还包括回填管3,所述回填管3的下端接近所述连接头2,所述回填管3上设有可供填料进入管内的进料口,所述回填管3的管壁上贯穿设置有卸料孔31。实施时,回填管3上端可与换热管1上端齐平,也可高于或低于换热管1上端。其中,所述回填管3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头2固定相连。这样一来,更便于在向钻孔内下放换热器的同时,下放回填管3;简化回填管3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其中,所述回填管3整体位于所有换热管1在圆周方向的包围区内,所述回填管3为沿所述换热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所述回填管3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开口端构成所述进料口。采用上述方案后,位于回填管3上端的进料口不仅更便于输料管经此处伸入和输料;且采用“回填管3整体位于所有换热管1在圆周方向的包围区内,所述回填管3为沿所述换热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结构后,还利于由钻孔的轴心线(由卸料孔31溢出)沿径向逐渐向外来填充满钻孔并形成中间高周边低的斜坡,能够对从卸料孔31溢出的填料进行缓冲,避免填料在竖向上过高跌落并冲压换热管1。其中,所述卸料孔31为沿所述回填管3的管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上述沿回填管3管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卸料孔31,能够沿钻孔的高度方向分成多个低高度的高度段,从而使得后续填料能够由下向上逐级填满各个高度段,进一步有效避免填料在竖向上过高的下落冲压换热管1。其中,在回填管3的管长方向相邻的两个卸料孔31之间的间距为8-11米。上述两个卸料孔31之间的间距为优选距离,这样的好处是:一是不至于在回填管3上因开设太多卸料孔31而降低结构强度;二是该高度还有利于提升经卸料孔31溢出的填料在钻孔内的填充的密实程度(逐级利用上级的填料重力来下压下级填料并填实)。其中,在回填管3的圆周方向上所述卸料孔31的开孔朝向与每根换热管1错开。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回填管3内的填料被换热管1堵塞,更好的确保回填的顺畅性和提升回填速度。其中,所述回填管3由塑料材料制得。这样一来,回填管3与连接头2之间可同换热管1与连接头2之间一样,采用热熔固定连接的形式进行固定,使得固定形式更为统一,便于加工。其中,岩土换热器还包括收束管6,所述收束管6套装固定在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外部。收束管6的设置,能够更好的环抱住所有的换热管1,避免填料冲压收束管6并使其变形,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止管道挤压变形的保护作用。其中,所述收束管6为沿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收束管6之间的间距为8-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包括分段连接管和旁通支管;其中,每根分段连接管的两端均为连接用端头,每根分段连接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旁通支管,每根旁通支管与该分段连接管之间为密封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包括分段连接管和旁通支管;其中,每根分段连接管的两端均为连接用端头,每根分段连接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旁通支管,每根旁通支管与该分段连接管之间为密封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端板;所述封闭端板能够与单个所述连接用端头密封固定相连,且所述封闭端板用于封堵与之相连的单个所述连接用端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单根分段连接管的每根旁通支管上设有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且所述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为沿每根旁通支管的长度向远离分段连接管的方向依次设置,使得该根分段连接管构成集水用连接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为带调节阀的转子流量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管网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单根分段连接管的每根旁通支管上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且所述温度计和压力表为沿每根旁通支管的长度向远离分段连接管的方向依次设置,使得该根分段连接管构成分水用连接管。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根原郭金成徐皓石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