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村宪司专利>正文

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39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于使用时,延长含浸液体的干燥时间、使脸部能充分吸收净肤液有效成分的使用性良好含浸式面膜。一种含浸式、折叠、且具至少一处向外突出剥离点的面膜,特征是以净重60g/m#+[2]的S无纺布为主材料,配合合成纤维补强,又或以S无纺布单面,配合内部以薄膜作为补强的底基材,湿润时其引张力为3.9N/5cm、伸缩率低于30%,根据JISL1913(1998)臂悬法测得其刚软度低于5Mn.Cm,且该底基材对0.5Pa.sec以上、10Pa.Sec以下黏度的深层洁净化妆水,具有能提供基材本身重量50%以上的含浸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能含浸深层洁净化妆水,亦即所谓含浸式,且至少有一处剥离点的面膜。另,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具有剥离点、且其展开性、便利性、舒适性皆优异的面膜。详细点明,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以含浸化妆水的底基材制成,且能自折叠状态下,轻易展开至平面状态,具有优异扩张性、展开性、便利性,且具长时间使用的舒适性、即使用感优异的面膜。近来随着以肌肤美白、去除皱纹、防止肌肤老化为目的的面膜材料的开发,此类面膜材料的需求亦与日俱增。公知深层洁净材料,是以于脸部涂抹深层洁净液后再予抹除,并用水洗净的方式为主流,但涂抹脸部的作业过于繁杂,且深层洁净后的抹拭亦颇费时费力。之后遂出现形成皮膜并可于使用后自肌肤剥离,亦即所谓剥离式。另,深层洁净材料亦有于底基材单面,贴附含深层洁净液的胶状层类型(特开2001-247041号公报),或将基材浸于深层洁净液中的含浸式,商品需求逐渐扩大。前者所述贴附式,一般皆是于基材单面涂布胶状深层洁净液,再于其上设置一层离型纸。但此贴附式制品,制造手续过多繁杂,缺乏经济效益,且制品过厚,刚软性过大、使用感低劣,长时间使用下容易造成使用者不适,且胶状层上所附的深层洁净液的有效成分,被肌肤所吸收者仅达3~5%,实不适合用于全脸部等大面积使用。相对上述者,含浸式深层洁净材料,是将厚度较薄的无纺布等底基材,浸入黏度较上述贴附式所用胶状剂为低的深层洁净液中,制造上较容易,亦较具经济效益,适合用于大面积,使用感较舒适、且与贴附式相较下,脸部肌肤能更有效吸收,皆为其优点所在。此含浸式深层洁净材料,一般而言皆以对应脸部大小的无纺布为基材,于眼部、口部设有小孔、鼻部且有切口,浸入深层洁净液后4折或6折叠起,装入真空包装内出售。但,此类深层洁净材料于使用之际,因需自折叠状态下取出扩展,因此折叠重合处会因化妆水的黏性而黏合,难以展开摊平,于扩展性上存有问题。另外,双手接触底基材上所含浸之化妆水时亦有沾手、弄脏衣服之虞。因此,为提高面膜扩展性,出现于无纺布上设置小孔、以树脂薄膜重叠而成的含浸式面膜(特开2000-287751号公报)。但,此类面膜上所含浸的深层洁净液,容易自树脂薄膜上漏出,无法重回无纺布内,造成深层洁净液的浪费、且易沾污双手与衣物;再者,折叠上的展开性问题,仍未获得解决。本案专利技术人,针对提高折叠面膜的重新展开性,曾提出于含浸深层洁净液的底基材边缘部分,设置至少2个向外突出的剥离点(实用新案登录第3072027号),但此作法又为迎合消费者对底基材轻薄的需求,而采用无纺布为原料,只要用双手抓住剥离点撑开,过薄的无纺布基材容易变形甚至破裂,仍无法解决可能沾污衣物的问题。再者,本案专利技术人后以层叠液体遮断性薄膜作为底基材,希求加强其张力,得出具有剥离点的含浸式面膜(特愿2001-333306号),以及用纤维无纺布配上合成纤维所成的加强型含浸式面膜(特愿2002-103798号),但仍未能解决面膜的展开性与扩展性。其结果,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优异展开性、扩展性、便利性的面膜,尚有以下所列特征(1)底基材使用轻薄、刚软度极低的材质,大幅提升使用时的舒适感。(2)低基材所含浸的深层洁净用化妆液黏度已调整至适当范围。(3)底基材使用净重低于60g/m2的轻薄纤维无纺布,并于眼部、 鼻部、口部设有对应开口,该底基材于含浸化妆液且折叠的状态下,能藉双手拉开设于其上的1或2个剥离点,便于使用者展开。(4)底基材于使用者拉开剥离点时不易变形、破裂。本专利技术的面膜,除具优异展开性、扩展性、便利性皆优异外,其上所含浸的深层洁净液,于使用时亦有高度舒适性,与公知贴附型的深层洁净液相异,其成分能充分被脸部肌肤吸收,可供长时间使用,因而较一般贴附型更能满足消费者所希求的长时间使用、以及对脸部的附着性、舒适感。本专利技术的面膜,基本构成如下(1)底基材为净重低于60g/m2的纤维无纺布,折叠状态下其上设有至少1个剥离点的含浸型面膜;该无纺布基材经过补强,湿润时其引张力为3.9N/5cm、伸缩率低于30%、根据JISL1913(1998)臂悬法测得其刚软度低于5Mn.Cm,且该底基材对0.5~10Pa.Sec黏度的深层洁净化妆水,具有能提供基材本身重量50%以上的含浸力。(2)上列(1)中所述面膜,其纤维无纺布基材,特征是以合成纤维予以配合补强所成。(3)上列(1)、(2)中所述面膜,该底基材针对黏度介于0.8~8Pa.sec黏度的深层洁净用化妆液,能提供50wt%以上的含浸力。(4)上列(1)中所述面膜,其纤维无纺布基材,特征是以单面且中间层设有小孔的树脂薄膜重合而成以为补强。(5)上列(4)所述面膜,其特征是该重合部位以点状热接合而成。(6)上列(1)、(4)、(5)所述任一面膜,特征是该底基材针对0.8~3Pa.Sec黏度的深层洁净化妆液,具有50wt%以上的含浸力。(7)上列(1)~(6)所述任一面膜,特征是脸部与颈部呈被覆形状,或至少脸部与颈部分界处有切割线。(8)上列(1)~(7)所述任一面膜,特征是可挂于双耳上,借以确实贴附脸部全体。本专利技术所述含浸式面膜,与使用高黏度凝胶的贴附型面膜相异,并不会妨碍皮肤呼吸,且使用时其含浸液干燥时间长,贴于脸部上能供脸部皮肤长时间充分吸收有效成分。底基材对深层洁净用化妆液的含浸率,若低于50%则显过度干燥,且难以使面膜固定于脸部,若藉挂于双耳上,附着后于皮肤表面干燥后方有可能固定;此挂于双耳的样式,可参考图7,将底基材裁成如图形状,通过细绳或带子固定底基材,加上挂于双耳的构造,两者合并使用。图2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形状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形状平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形状平面图。图5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形状平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形状平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形状平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折叠方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另一型态折叠方式图。附图说明图10为对照例面膜的平面图。图11本专利技术面膜另一形状的平面图。1剥离点2热接着用接合点3面膜纵中心线4、4`纵折叠线5、5`纵直折叠线6、6`横向折叠线7、7`剥离点8、8`剥离点9切割线10双耳悬挂部以下就图面说明本专利技术面膜。图1~图7、图11,为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平面图以及其变形范例,图8及图9,则是本专利技术面膜的折叠概念图以及变形图,图10则是对照例所用的面膜平面图。图1细本专利技术面膜的基本构造。1为剥离点、2为热接点、9为切割线。切割线所围出的口部,则以适宜大小为佳。折叠方式如图8所示,首先将面膜(a)延折叠线5垂直从右侧往里对折(b),接下来将左侧延折叠线4往面膜里侧对折(c)。其后延水平对折线6将上半部往表侧回折(d)。使用时(展开时),握住剥离点7、7’,按上述步骤相反操作即可回复原本状态(a)。此状态下即可贴于脸部,图9亦可按图8的方式折叠、而后握住剥离点8即可展开。本专利技术所用无纺布基材,可以棉或人造纤维等纤维素为主成分,并以聚酯系、聚烯系、尼龙系等其它合成纤维作为补强,此类合成纤维配合量需考量到无纺布的引张伸度、刚软度等条件。本专利技术面膜所用底基材的无纺布以尽可能轻薄者,以净重低于60g/m2更甚者以净重低于50g/m2、甚至40g/m2者为佳。底基材的净重越低,使用时舒适感虽则越优异,但拉住剥离点扩展时易造成无纺布变形、破裂等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膜,其特征是,其是底基材为净重低于60g/m↑[2]的纤维无纺布,折叠状态下其上设有至少1个剥离点的含浸型面膜;该无纺布基材经过补强,湿润时其引张力为3.9N/5cm、伸缩率低于30%、根据JISL1913(1998)臂悬法测得其刚软度低于5Mn.Cm,且该底基材对0.5~10Pa.Sec黏度的深层洁净化妆水,具有能提供基材本身重量50%以上的含浸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宪司中村兴司
申请(专利权)人:中村宪司中村兴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