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的在低阻厚覆盖区进行三维激电的工作方法和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的在低阻厚覆盖区进行三维激电的工作方法和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地质找矿工作亟需加强500m-1000m第二空间找矿工作,作为找硫化物矿体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激电勘查技术亟需从传统的二维测量向三维测量发展,以满足大深度精细探测硫化物矿体的需要。目前,在已公开的资料中(林品荣,2015;尹敏等,2016;李建华,2016;王珺璐等,2016;WangJun-Lu,2017),国内三维激电勘查主要是采用大极距的类中梯装置和类三极装置这两种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但这些成功的三维激电勘查应用都是在没有覆盖层的地区完成的,并且勘查深度没有突破500m;而在我国的广大的东部地区,存在大面积的第四系低阻覆盖区,最大厚度可达200m,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见到三维激电在这些厚覆盖区进行500-1000m深部找矿的应用实例资料。在执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技术工程化开发》的过程中,在安徽淮北地区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的在低阻厚覆盖区进行三维激电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激电的工作布置采用的是多个极距的中间梯度法的装置,即在目标勘查区位于供电电极的中间位置,供电电极从小到大依次增加;在工作中,测点的点距和线距为50m,布置了5组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长度分别是2km,2.4km,2.8km,3.2km和3.6km;三维激电的数据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是,采集的原始数据是正数,且符合二次场衰减规律,但采用上述工作装置时,没有采集到合格的激电数据,即不满足衰减规律,并且有很多的数据是负数;在排除了仪器设备、人为等可能因素后,确认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第四系低阻覆盖层较厚,造成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在低阻厚覆盖区进行三维激电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激电的工作布置采用的是多个极距的中间梯度法的装置,即在目标勘查区位于供电电极的中间位置,供电电极从小到大依次增加;在工作中,测点的点距和线距为50m,布置了5组不同极距的供电电极,长度分别是2km,2.4km,2.8km,3.2km和3.6km;三维激电的数据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是,采集的原始数据是正数,且符合二次场衰减规律,但采用上述工作装置时,没有采集到合格的激电数据,即不满足衰减规律,并且有很多的数据是负数;在排除了仪器设备、人为等可能因素后,确认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第四系低阻覆盖层较厚,造成了该区的平均电阻率较低,在进行三维激电工作时,会造成较强的电磁干扰;二是在相同的地电条件和工作条件下,中间梯度装置的电磁耦合效应又是最强的,且供电电极越大,干扰越强;因此,在的工作过程中,确认激电效应是受到了电磁耦合效应的强烈干扰,而无法获得合格的激电勘查数据;因此,在本区要采用类中间梯度的装置进行500m以下的深部三维激电勘查时不可行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在低阻厚覆盖区进行三维激电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用新的工作装置:(1)根据理论研究,当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大时,电磁耦合效应是变弱的;因此,选择发射电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