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28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包括壳体、玻璃盖、水平翼、垂直翼、方向舵、桨叶、转轴、后壳、照明灯、凹面镜、控制面板、互联网通讯模块、匀速电机和恒速电机,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盖,所述壳体远离玻璃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壳,所述壳体内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一侧与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内壳远离后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面镜,所述凹面镜外壁均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面镜远离内壳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后壳靠近内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匀速电机和恒速电机,所述后壳内设有主动轴,该探照灯可以自动在水里自由游动,不再用手控制更加省力,光线更亮,便于调整探照灯的游动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
本技术涉及探照灯
,具体为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
技术介绍
水下探照灯又名水下手提灯,是探照灯与潜水手电筒的合并而成的水下照明灯具,以大功率LED为发光源,以耐腐蚀性的航空镁铝合金为筒身,带有专业手握柄,超强光,射程远且广,是水下探照、水下搜索、水下补光、水下工程、船舶维修、石油勘探的最佳照明灯具,现有的水下探照灯一般都是手提式的,需要腾出一只手控制,极为不便,人力操控麻烦,照射距离跟随人体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包括壳体、玻璃盖、水平翼、垂直翼、方向舵、桨叶、转轴、后壳、照明灯、凹面镜、控制面板、互联网通讯模块、匀速电机和恒速电机,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盖,所述壳体远离玻璃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壳,所述壳体内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一侧与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内壳远离后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面镜,所述凹面镜外壁均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面镜远离内壳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后壳靠近内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匀速电机和恒速电机,所述后壳内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匀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后壳远离壳体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穿过后壳与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后壳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后壳内设有转杆,且转杆与主动轴互相垂直,所述转杆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对应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外侧套接固定有蜗轮,所述恒速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后壳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转杆两端均穿过后壳固定连接有方向舵,所述后壳位于方向舵靠近壳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垂直翼,所述后壳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水平翼,且水平翼与垂直翼互相垂直,所述内壳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分别与照明灯、匀速电机和恒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内壳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互联网通讯模块,所述内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照明灯、匀速电机和恒速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互联网通讯模块与控制终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翼。优选的,所述稳定翼与壳体垂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围壳舵,且围壳舵与稳定翼互相垂直。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堵塞,所述堵塞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通过螺纹与堵塞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动轴外侧套接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外侧套接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控制终端传入信号给互联网通讯模块再传输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匀速电机转动,主动轴带动转轴转动,桨叶开始转动,排开水流的同时带动壳体整体前进,照明灯便在水中前进照亮前方;当需要调整探照灯的前进方向时,控制面板控制恒速电机转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方向舵偏移角度,改变水流方向,从而改变探照灯的前进方向,方便自动控制照明灯在水中游动,不再用手控制更加省力。2、本技术通过打开堵塞可以往壳体内部灌入水,调整壳体的重量,从而调整壳体在水中的高度,照明灯在照亮的同时,凹面镜集中光线,使光线更亮,玻璃盖呈半圆状,使壳体在水中游动使更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结构主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壳体结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恒速电机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控制原理示意图。图中:1、壳体;2、玻璃盖;3、水平翼;4、稳定翼;5、围壳舵;6、堵塞;7、垂直翼;8、方向舵;9、桨叶;10、转轴;11、后壳;12、照明灯;13、凹面镜;14、内壳;15、驱动电源;16、控制面板;17、互联网通讯模块;18、匀速电机;19、恒速电机;20、转杆;21、主动轴;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蜗轮;25、蜗杆;26、控制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包括壳体1、玻璃盖2、水平翼3、垂直翼7、方向舵8、桨叶9、转轴10、后壳11、照明灯12、凹面镜13、控制面板16、互联网通讯模块17、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盖2,所述壳体1远离玻璃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壳11,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壳14,所述内壳14一侧与后壳11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4远离后壳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面镜13,所述凹面镜13外壁均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面镜13远离内壳14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12,所述后壳11靠近内壳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所述后壳11内设有主动轴21,所述主动轴21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11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匀速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21固定连接,所述后壳11远离壳体1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一端穿过后壳11与主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0另一端穿过后壳11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桨叶9,所述后壳11内设有转杆20,且转杆20与主动轴21互相垂直,所述转杆20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11对应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0外侧套接固定有蜗轮24,所述恒速电机19的输出轴穿过后壳11固定连接有蜗杆25,所述蜗杆25与蜗轮24啮合连接,所述转杆20两端均穿过后壳11固定连接有方向舵8,所述后壳11位于方向舵8靠近壳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垂直翼7,所述后壳11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水平翼3,且水平翼3与垂直翼7互相垂直,所述内壳14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15,所述驱动电源15分别与照明灯12、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电性连接,所述内壳14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互联网通讯模块17,所述内壳14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分别与照明灯12、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6通过互联网通讯模块17与控制终端26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翼4,防止壳体1左右偏移。所述稳定翼4与壳体1垂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围壳舵5,且围壳舵5与稳定翼4互相垂直,防止壳体1上下偏移。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堵塞6,所述堵塞6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1通过螺纹与堵塞6啮合连接,便于取下堵塞6。所述主动轴21外侧套接固定有主动齿轮22,所述转轴10外侧套接固定有从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啮合连接,方便拆卸,便于更换。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终端26传入信号给互联网通讯模块17再传输至控制面板16,控制面板16控制匀速电机18转动,主动轴21带动转轴10转动,桨叶9开始转动,排开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包括壳体(1)、玻璃盖(2)、水平翼(3)、垂直翼(7)、方向舵(8)、桨叶(9)、转轴(10)、后壳(11)、照明灯(12)、凹面镜(13)、控制面板(16)、互联网通讯模块(17)、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盖(2),所述壳体(1)远离玻璃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壳(11),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壳(14),所述内壳(14)一侧与后壳(11)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4)远离后壳(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面镜(13),所述凹面镜(13)外壁均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面镜(13)远离内壳(14)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12),所述后壳(11)靠近内壳(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所述后壳(11)内设有主动轴(21),所述主动轴(21)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11)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匀速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21)固定连接,所述后壳(11)远离壳体(1)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一端穿过后壳(11)与主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0)另一端穿过后壳(11)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桨叶(9),所述后壳(11)内设有转杆(20),且转杆(20)与主动轴(21)互相垂直,所述转杆(20)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11)对应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0)外侧套接固定有蜗轮(24),所述恒速电机(19)的输出轴穿过后壳(11)固定连接有蜗杆(25),所述蜗杆(25)与蜗轮(24)啮合连接,所述转杆(20)两端均穿过后壳(11)固定连接有方向舵(8),所述后壳(11)位于方向舵(8)靠近壳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垂直翼(7),所述后壳(11)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水平翼(3),且水平翼(3)与垂直翼(7)互相垂直,所述内壳(14)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15),所述驱动电源(15)分别与照明灯(12)、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电性连接,所述内壳(14)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互联网通讯模块(17),所述内壳(14)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分别与照明灯(12)、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6)通过互联网通讯模块(17)与控制终端(2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的智能水下探照灯,包括壳体(1)、玻璃盖(2)、水平翼(3)、垂直翼(7)、方向舵(8)、桨叶(9)、转轴(10)、后壳(11)、照明灯(12)、凹面镜(13)、控制面板(16)、互联网通讯模块(17)、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玻璃盖(2),所述壳体(1)远离玻璃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壳(11),所述壳体(1)内设有内壳(14),所述内壳(14)一侧与后壳(11)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4)远离后壳(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面镜(13),所述凹面镜(13)外壁均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面镜(13)远离内壳(14)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12),所述后壳(11)靠近内壳(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匀速电机(18)和恒速电机(19),所述后壳(11)内设有主动轴(21),所述主动轴(21)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11)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匀速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21)固定连接,所述后壳(11)远离壳体(1)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一端穿过后壳(11)与主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0)另一端穿过后壳(11)等距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桨叶(9),所述后壳(11)内设有转杆(20),且转杆(20)与主动轴(21)互相垂直,所述转杆(20)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后壳(11)对应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0)外侧套接固定有蜗轮(24),所述恒速电机(19)的输出轴穿过后壳(11)固定连接有蜗杆(2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景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