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屏蔽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00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屏蔽门,不锈钢屏蔽门包括不锈钢门板、不锈钢外框和嵌套于不锈钢外框内的不锈钢内框,不锈钢门板的一侧与不锈钢外框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不锈钢内框在不锈钢门板关闭的状态下与不锈钢门板的侧壁相接触,不锈钢内框与不锈钢门板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导电棉,四个导电棉首尾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不锈钢内框上设置导电棉,能够显著的提高屏蔽门的密封性和防辐射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屏蔽门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屏蔽门。
技术介绍
屏蔽室是为防止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伤害而专门设计建造的现代化防护装置,屏蔽门是影响整个屏蔽室屏蔽效果的关键部件,也是整个屏蔽室唯一可开闭及常动的部件,因此屏蔽门的效能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屏蔽门的密封性差,进而导致屏蔽门的防辐射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屏蔽门密封性差、防辐射能力较弱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屏蔽门,该不锈钢屏蔽门密封性好、防辐射能力较强。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屏蔽门,不锈钢屏蔽门包括不锈钢门板、不锈钢外框和嵌套于不锈钢外框内的不锈钢内框,不锈钢门板的一侧与不锈钢外框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不锈钢内框在不锈钢门板关闭的状态下与不锈钢门板的侧壁相接触,不锈钢内框与不锈钢门板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导电棉,四个导电棉首尾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不锈钢内框上设置导电棉,能够显著的提高屏蔽门的密封性和防辐射的能力。进一步的改进,不锈钢内框与导电棉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固定框和位于第一固定框外侧的第二固定框,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分别位于导电棉的两侧,每个第一固定框均包括两个限位腔和与导电棉相平行的转杆,转杆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限位腔内,转杆的侧壁上垂直设有一排定位杆,导电棉上设有供定位杆通过的定位孔,每个第二固定框均包括与转杆相平行的压杆和与压杆相连接的连接头,固定连接于不锈钢内框侧壁上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固定有与压杆长度方向垂直并用于铰接压杆的第三转轴,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相邻压杆的扣合件,压杆的底面设有用于卡固定位杆的第一凹槽,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厚度均小于导电棉的厚度。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使导电棉安装的更加牢固,易于拆卸和更换,且不需要使用胶水,避免因胶水脱胶而影响屏蔽门的屏蔽性能。进一步的改进,转轴组件包括与不锈钢门板连接的门板合页和与不锈钢外框连接的门框合页,门板合页和门框合页内套设有轴芯,门板合页和门框合页与轴芯相套的侧壁上均设有内螺纹,轴芯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盖帽、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门板合页和门框合页的长度均小于第一转轴的长度。本技术通过具体限定转轴组件的结构,能够实现调整不锈钢门板与不锈钢外框的相对高度,当门板合页与门框合页安装的高度具有一定偏差时,不必拆下来重新安装,只需调整轴芯在门板合页或门框合页中的位置即可。进一步的改进,不锈钢门板的底端靠近不锈钢内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面垂直设有两个与不锈钢内框下侧壁相垂直的支板,两个支板的末端设有滚轮,不锈钢内框的底端设有水平的承重板和与承重板远离不锈钢内框的侧壁固定连接的向下倾斜的缓冲板,缓冲板的下表面与不锈钢外框下侧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滚轮在不锈钢门板关闭的状态下与承重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实现降低门板合页与门框合页的承重,降低其损耗率,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不锈钢屏蔽门通过设置导电棉,能够实现提高屏蔽门的密封性和防辐射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不锈钢屏蔽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不锈钢屏蔽门的正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压杆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3的不锈钢屏蔽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的不锈钢屏蔽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屏蔽门,如图1所示,该不锈钢屏蔽门包括不锈钢门板1、不锈钢外框2和嵌套于不锈钢外框2内的不锈钢内框3,不锈钢门板1的一侧与不锈钢外框2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不锈钢内框3在不锈钢门板1关闭的状态下与不锈钢门板1的侧壁相接触,不锈钢内框3与不锈钢门板1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导电棉4,四个导电棉4首尾相连;其中,四个导电棉一体成型,不锈钢外框与不锈钢内框可以通过任意可实现的方式固定连接,如焊接等,转轴连接可以是常规
的技术人员熟知的手段,如合页连接、明铰链、暗铰链等;本技术通过在不锈钢内框的四个侧壁上设置导电棉,能够实现提高屏蔽门的密封性和防辐射的能力。实施例2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屏蔽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不锈钢内框3与导电棉4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固定框和位于第一固定框外侧的第二固定框,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分别位于导电棉4的两侧,每个第一固定框均包括两个限位腔22和与导电棉4相平行的转杆23,转杆23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限位腔22内,转杆23的侧壁上垂直设有一排定位杆24,导电棉4上设有供定位杆24通过的定位孔25,每个第二固定框均包括与转杆23相平行的压杆26和与压杆26相连接的连接头21,固定连接于不锈钢内框3侧壁上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固定有与压杆26长度方向垂直并用于铰接压杆26的第三转轴201,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相邻压杆26的扣合件27,压杆26的底面设有用于卡固定位杆24的第一凹槽28,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厚度均小于导电棉4的厚度;其中,限位腔、转杆、定位杆、压杆、连接头、第二转轴、扣压件均为不锈钢材质,转杆可以相对两个限位腔转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设置于导电棉的两侧,扣合件可以是任意能够将压杆固定的部件,扣合件的一端与连接头铰接,另一端可以打开或闭合,扣合件与第二转轴相垂直,四个角上的连接头顺时针旋转90°,第二转轴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固定在连接头上,如通过固定座固定等;使用时,先转动转杆至与不锈钢内框相垂直,此时将导电棉上的定位孔与定位杆对准、穿入,打开扣合件,向上转动压杆,然后转动四个转杆,使转杆上的定位杆的端部位于压杆下方,再向下转动压杆,使压杆的凹槽卡固定位杆,此时合上扣合件,即可将导电棉固定于不锈钢内框的侧壁上。实施例3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屏蔽门,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转轴组件包括与不锈钢门板1连接的门板合页5和与不锈钢外框2连接的门框合页6,门板合页5和门框合页6内套设有轴芯7,门板合页5和门框合页6与轴芯7相套的侧壁上均设有内螺纹8,轴芯7包括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盖帽9、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上设有与内螺纹8相配合的外螺纹12,门板合页5和门框合页6的长度均小于第一转轴10的长度;其中,盖帽、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一体成型;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在门板合页和门框合页的高度不对应时,通过调节第二转轴的位置即可对门板和门框的相对高度进行调节,避免反复的拆卸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用时,如果门板合页和门框合页固定后门板和门框无法准确的配合,此时可以调整第二转轴在门板合页或门框合页中的位置来调整,比如,当装修师傅将门板合页和门框合页固定于门板和门框上后,发现当门板合页的上表面与门框合页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时,门板相对门框较高,无法配合使用,此时不用重新拆卸安装门板合页或门框合页,只需将轴芯以第二转轴朝上的方式,先于门板合页内旋转,然后再旋入门框合页内,此时旋转轴芯至门板与门框相配合即可,即使门板合页与门框合页之间有空隙,但第二转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门框合页内,将门板与门框的位置固定于合适的高度,简单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屏蔽门包括不锈钢门板(1)、不锈钢外框(2)和嵌套于所述不锈钢外框(2)内的不锈钢内框(3),所述不锈钢门板(1)的一侧与所述不锈钢外框(2)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不锈钢内框(3)在所述不锈钢门板(1)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不锈钢门板(1)的侧壁相接触,所述不锈钢内框(3)与所述不锈钢门板(1)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导电棉(4),四个所述导电棉(4)首尾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屏蔽门包括不锈钢门板(1)、不锈钢外框(2)和嵌套于所述不锈钢外框(2)内的不锈钢内框(3),所述不锈钢门板(1)的一侧与所述不锈钢外框(2)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不锈钢内框(3)在所述不锈钢门板(1)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不锈钢门板(1)的侧壁相接触,所述不锈钢内框(3)与所述不锈钢门板(1)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导电棉(4),四个所述导电棉(4)首尾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屏蔽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框(3)与所述导电棉(4)相接触的四个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固定框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外侧的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和所述第二固定框分别位于所述导电棉(4)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框均包括两个限位腔(22)和与所述导电棉(4)相平行的转杆(23),所述转杆(23)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限位腔(22)内,所述转杆(23)的侧壁上垂直设有一排定位杆(24),所述导电棉(4)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杆(24)通过的定位孔(25),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框均包括与所述转杆(23)相平行的压杆(26)和与所述压杆(26)相连接的连接头(21),固定连接于所述不锈钢内框(3)侧壁上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压杆(26)长度方向垂直并用于铰接所述压杆(26)的第三转轴(201),另一端设有用于扣合相邻所述压杆(26)的扣合件(27),所述压杆(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祝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宇新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