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板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94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堵板型材,包括:上面板,包含中间板部以及两个边缘板部,两个边缘板部分别从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延伸;中间加强筋,连接在中间板部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与中间板部构成90°夹角;多个侧加强筋,连接在中间板部的下表面,与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包含与中间板部构成多个第一夹角的第一加强筋以及与中间板部构成第二夹角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互补;以及下面板,与上面板平行设置,下面板的上表面与且与中间加强筋以及侧加强筋相连接。该堵板型材针对建筑的墙头和梁底专用,免去了施工现场组装的繁杂操作过程,减少铝型材的使用量,增加标准率,使得现场拆装方便,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堵板型材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堵板型材。
技术介绍
铝合金模板体系主要由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附件系统等构成。模板系统构成混凝土结构施工所需的封闭面,保证混凝土浇灌时建筑结构成型。支撑系统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起支撑作用,保证楼面,梁底及悬挑结构的支撑稳固。紧固系统是保证模板成型的结构宽度尺寸,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模板不出现涨模、爆模现象。附件系统为模板的连接构件,使单件模板连接成系统,组成整体。目前,铝合金模板系统在墙头和梁底这样的地方需要梁底板和两个阳角连接件组装成梁底墙头堵板,在工地现场需要将这些构件组装成堵板,组装操作繁重;采用这种堵板混凝土浇筑整体效果不佳;这种结构和组装方式使得材料一定程度上浪费;这种堵板型材件数多、加工时间长,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定整体性,且现场操作方便的用于建筑墙头或梁底的堵板型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堵板型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上面板,包含中间板部以及两个边缘板部,中间板部为矩形板,两个边缘板部分别从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延伸;中间加强筋,为矩形板,连接在中间板部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与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与中间板部构成90°夹角;多个侧加强筋,为矩形板,连接在中间板部的下表面,与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包含与中间板部构成多个第一夹角的第一加强筋以及与中间板部构成第二夹角的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互补,使得侧加强筋、中间加强筋、中间板部以及下面板之间构成多个中空三角筒状结构;以及下面板,为矩形板,与上面板平行设置,下面板的上表面与且与中间加强筋以及侧加强筋相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中间板部的宽度大于200mm,下面板的宽度小于中间板部。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边缘板部的上表面设置有U型槽,U型槽内设置有沿边缘板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准线槽。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夹角为35°,第二夹角为145°。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沿中间板部的宽度方向交替设置。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加强筋、中间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均相等。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边缘板部厚度大于中间板部的厚度。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面板与中间加强筋以及侧加强筋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圆角过渡;下面板与中间加强筋以及侧加强筋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圆角过渡。在本技术提供的堵板型材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面板、中间加强筋、侧加强筋以及下面板为铝型材。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本技术的堵板型材结构设置合理,强度高,混凝土整体成型效果好。而且本技术的堵板型材由铝型材制成,密度小,运输装载方便;强度高,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耐腐蚀性好,表面形成有保护膜;延展性好,方便加工。此外,堵板型材可重复使用多次,绿色环保。另外,本技术的堵板型材是一种特别针对建筑的墙头和梁低专用的堵板型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免去了施工现场组装的繁杂操作过程,使得现场拆装方便,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由于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这些加强筋共同组成空心三角的网格截面,一方面使得堵板型材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效减少了铝用量,不仅绿色环保,也减轻了型材重量,使得搬运、拆装更加轻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堵板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堵板型材的作具体阐述。如图1所示,堵板型材100包括上面板10、下面板20、中间加强筋30以及多个侧加强筋(包含多个第一加强筋41、多个第二加强筋42)。上面板10、中间加强筋30、多个侧加强筋(41、42)以及下面板20为铝型材。上面板10与下面板20平行设置,中间加强筋30以及多个侧加强筋设置在上面板10与下面板20之间且连接上面板10和下面板20。堵板型材100的上面板10、下面板20、中间加强筋30、侧加强筋(41和42)的长度均相等(图中未示意)。如图1所示,上面板10包含中间板部11以及两个边缘板部12,上面板10总长为330mm。中间板部11为矩形板,中间板部11的厚度为3mm~5mm,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板部11的厚度为3.7mm。为配合建筑施工标准中以200为模数的墙体结构和梁体结构,中间板部11的宽度应设置为大于200mm,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板部11的宽度为240mm。两个边缘板部12分别从中间板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延伸,边缘板部12的厚度大于中间板部11的厚度。边缘板部12的上表面设置有设置有U型槽13,U型槽的宽度为40mm。U型槽13内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沿边缘板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准线槽14。基准线槽14的截面呈V字型,基准线槽14保证冲孔时模板孔位都在一个基准线上。下面板20为矩形板,下面板20的宽度小于中间板部,宽度为200mm~210mm,在本实施例中,下面板20的宽度为203mm。下面板20的厚度小中间板部11的厚度,大于侧加强筋的厚度。中间加强筋30为矩形板,连接在中间板部11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中间加强筋30与中间板部11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与中间板部11构成90°夹角,中间加强筋30与上面板10以及下面板20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小圆角过渡,以防止应力集中、增加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加强筋30的厚度为2mm。多个侧加强筋(包含第一加强筋41以及第二加强筋42)均为矩形板,连接在中间板部11的下表面,与中间板部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加强筋41与中间板部构成第一夹角α,第二加强筋42余中间板部11构成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与第二夹角β为互补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为35°,第二夹角β为145°,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与第二夹角β可为其他角度设置,例如第一夹角α为45°,第二夹角β为135°。第一加强筋41以及第二加强筋42的厚度均为2mm。第一加强筋41以及第二加强筋42与上面板10以及下面板20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圆角过渡,以防止应力集中、增加整体强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加强筋包括三个第一加强筋41以及三个第二加强筋42,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其他数量的第一加强筋41以及第二加强筋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41以及第二加强筋42分布在中间加强筋30的左右两侧,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一加强筋41与第二加强筋42沿中间板部的宽度方向交替设置。在施工时,上面板10的中间板部11的上表面中间部位的200mm宽的区域与混凝土(200mm宽度的墙头或梁底)相接触,200mm以外的两侧边缘部分通过基准线槽14上冲孔,再通过螺栓或销钉等与相邻板边框连接,中间加强筋30与多个侧加强筋共同组成空心三角的网格截面,保证堵板型材的结构强度,也能有效的减轻模板整体重量。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堵板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包含中间板部以及两个边缘板部,所述中间板部为矩形板,两个所述边缘板部分别从所述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延伸;中间加强筋,为矩形板,连接在所述中间板部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与所述中间板部构成90°夹角;多个侧加强筋,为矩形板,连接在所述中间板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包含与所述中间板部构成多个第一夹角的第一加强筋以及与所述中间板部构成第二夹角的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互补,使得所述侧加强筋、所述中间加强筋、所述中间板部以及所述下面板之间构成多个中空三角筒状结构;以及下面板,为矩形板,与所述上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面板的上表面与且与所述中间加强筋以及所述侧加强筋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堵板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包含中间板部以及两个边缘板部,所述中间板部为矩形板,两个所述边缘板部分别从所述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延伸;中间加强筋,为矩形板,连接在所述中间板部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与所述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与所述中间板部构成90°夹角;多个侧加强筋,为矩形板,连接在所述中间板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中间板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包含与所述中间板部构成多个第一夹角的第一加强筋以及与所述中间板部构成第二夹角的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互补,使得所述侧加强筋、所述中间加强筋、所述中间板部以及所述下面板之间构成多个中空三角筒状结构;以及下面板,为矩形板,与所述上面板平行设置,所述下面板的上表面与且与所述中间加强筋以及所述侧加强筋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板型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间板部的宽度大于200mm,所述下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间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板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高超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玖口袋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