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吊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93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吊篮结构,包括内板、外板、侧板、底板和杆件,水平盲孔与竖直盲孔在矩形腔处垂直连通后与矩形孔连通,矩形腔处设有凸台,水平盲孔和竖直盲孔内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杆件上设有伸入凸台的矩形滑槽,矩形滑槽与凸台滑动配合,杆件与水平盲孔相适配,杆件与竖直盲孔相适配,伸入水平盲孔或竖直盲孔的杆件的其中一端部到矩形滑槽的最短距离小于凸台到矩形腔处的边的距离,杆件连接L形杆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将杆件向外推直到连接杆件端部的L形杆件抵在构造柱或者窗口侧面,利用第二弹簧的弹力将杆件向外推动挤压连接杆件的L形杆件抵在上下梁或者窗口上下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吊篮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吊篮结构。
技术介绍
在施工工地上,当建筑主体结构完工后,往往需要对其外墙进行处理,比如说做保温层、装饰层或者窗户等等,而常用的工具就是通过吊篮就行施工,但是由于吊篮一般是直接通过线缆拉住的,所以施工过程往往比较晃,从而影响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建筑吊篮结构方便对建筑主体结构外墙处进行施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吊篮结构,包括内板、外板、侧板、底板和杆件,所述内板和外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缘,一对所述侧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侧板两端垂直连接所述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为矩形板,所述内板四个角均设有孔组,所述孔组包括水平盲孔、竖直盲孔和矩形孔,所述水平盲孔与竖直盲孔在矩形腔处垂直连通后与所述矩形孔连通,所述矩形腔处设有凸台,所述水平盲孔和竖直盲孔内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杆件上设有伸入所述凸台的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与所述凸台滑动配合,所述杆件与所述水平盲孔相适配,所述杆件与所述竖直盲孔相适配,伸入所述水平盲孔或竖直盲孔的所述杆件的其中一端部到所述矩形滑槽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凸台到所述矩形腔处的边的距离,所述杆件连接L形杆件。进一步,所述内板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杆插接,所述插杆对应所述水平盲孔,所述杆件挤压所述第一弹簧达到最大压力后所述杆件全部伸入所述水平盲孔,所述杆件挤压所述第二弹簧达到最大压力后所述杆件全部伸入所述竖直盲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内板和外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缘,一对所述侧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侧板两端垂直连接所述内板和外板,从而形成吊篮壳体,工人站在所述吊篮壳体的所述底板上进行施工;如果施工的地方两边有凸出的构造柱或者窗口,将所述杆件拉出绕所述凸台调整位置使所述杆件水平,然后将所述杆件向所述水平盲孔内伸入挤压所述第一弹簧缩短所述内板两侧的所述杆件的距离,然后通过线缆调整整个吊篮的位置然后慢慢松开所述杆件,利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将所述杆件向外推直到连接所述杆件端部的所述L形杆件抵在构造柱或者窗口侧面,所述L形杆件位于所述内板内侧;当施工的地方处于上下梁之间或者窗口时,拉出所述杆件使其在所述凸台处调整位置竖直,然后将所述杆件伸入所述竖直盲孔然后挤压所述第二弹簧,然后通过调整线缆使整个吊篮移动到上下梁或者窗户之间,然后松开所述杆件,利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将所述杆件向外推动挤压连接所述杆件的所述L形杆件抵在上下梁或者窗口上下面上,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吊篮结构的内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吊篮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吊篮结构,包括内板1、外板2、侧板3、底板4和杆件5,所述内板1、外板2、侧板3和底板4组成吊篮壳体,所述内板1和外板2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4相对的两侧边缘,一对所述侧板3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4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侧板3两端垂直连接所述内板1和外板2,所述吊篮壳体所述底板之上和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之间形成上人的工作空间16,所述内板1为矩形板,所述内板1四个角均设有孔组,所述孔组包括水平盲孔6、竖直盲孔7和矩形孔11,每个角有一根所述杆件5插入所述水平盲孔6或者插入所述竖直盲孔7,每个角分别有一个所述水平盲孔6和竖直盲孔7,所述水平盲孔6和所述竖直盲孔7与所述杆件5相适配并滑动配合,所述水平盲孔6与竖直盲孔7在矩形腔处垂直连通后与所述矩形孔11连通,所述矩形孔11垂直相邻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水平盲孔6与竖直盲孔7连通,所述杆件5在所述凸台10处竖直和水平调转位置时所述矩形孔11为其活动空间,所述矩形腔处设有凸台10,所述水平盲孔6和竖直盲孔7内分别设有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所述杆件5上设有伸入所述凸台10的矩形滑槽12,所述矩形滑槽12最短间距小于所述凸台10,所述矩形滑槽12与所述凸台10滑动配合,所述凸台10伸入所述矩形滑槽12防止所述杆件5从所述内板1上脱落,所述杆件5与所述水平盲孔6相适配,所述杆件5与所述竖直盲孔7相适配,伸入所述水平盲孔6或竖直盲孔7的所述杆件5的其中一端部到所述矩形滑槽12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凸台10到所述矩形腔处的边的距离,所述杆件5连接L形杆件13,所述侧板3上设有挂线缆的挂钩17。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方便所述杆件5伸入所述水平盲孔6将所述杆件5收缩放置,所以所述内板1设有插槽14,所述插槽14与插杆15插接,所述插杆15对应所述水平盲孔6,所述杆件5挤压所述第一弹簧8达到最大压力后所述杆件5全部伸入所述水平盲孔6,所述杆件5挤压所述第二弹簧9达到最大压力后所述杆件5全部伸入所述竖直盲孔7,所述插杆15插入所述插槽14挡住所述杆件5从所述水平盲孔6弹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吊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1)、外板(2)、侧板(3)、底板(4)和杆件(5),所述内板(1)和外板(2)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4)相对的两侧边缘,一对所述侧板(3)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4)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侧板(3)两端垂直连接所述内板(1)和外板(2),所述内板(1)为矩形板,所述内板(1)四个角均设有孔组,所述孔组包括水平盲孔(6)、竖直盲孔(7)和矩形孔(11),所述水平盲孔(6)与竖直盲孔(7)在矩形腔处垂直连通后与所述矩形孔(11)连通,所述矩形腔处设有凸台(10),所述水平盲孔(6)和竖直盲孔(7)内分别设有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所述杆件(5)上设有伸入所述凸台(10)的矩形滑槽(12),所述矩形滑槽(12)与所述凸台(10)滑动配合,所述杆件(5)与所述水平盲孔(6)相适配,所述杆件(5)与所述竖直盲孔(7)相适配,伸入所述水平盲孔(6)或竖直盲孔(7)的所述杆件(5)的其中一端部到所述矩形滑槽(12)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凸台(10)到所述矩形腔处的边的距离,所述杆件(5)连接L形杆件(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吊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1)、外板(2)、侧板(3)、底板(4)和杆件(5),所述内板(1)和外板(2)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4)相对的两侧边缘,一对所述侧板(3)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4)相对的两侧边缘,所述侧板(3)两端垂直连接所述内板(1)和外板(2),所述内板(1)为矩形板,所述内板(1)四个角均设有孔组,所述孔组包括水平盲孔(6)、竖直盲孔(7)和矩形孔(11),所述水平盲孔(6)与竖直盲孔(7)在矩形腔处垂直连通后与所述矩形孔(11)连通,所述矩形腔处设有凸台(10),所述水平盲孔(6)和竖直盲孔(7)内分别设有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所述杆件(5)上设有伸入所述凸台(10)的矩形滑槽(12),所述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梁丁探喻灵杰谭新三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