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晨阳专利>正文

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87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包括,基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间隔板,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加固组件,与所述间隔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可形成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加固组件和增固组件,两者与基体相配合,可增加基体的强度、以及承受力,从而不仅可以悬挂物体,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板面的强度,从而使整体房屋的强度提高一个层次,与此同时,加固组件和增固组件的中空结构能够减少温度、声音的传递,从而达到隔热,隔音的效果,并且所设计的拼接式结构避免了钢结构的使用,组装方便、快捷,从而降低了房屋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
本技术涉及的集装箱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
技术介绍
快装屋,又称住人集装箱,也就是活动板房的一种。这种住人集装箱以工地租用给工人居住为主,也有一些私人购买和租用的情况;住人集装箱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在保障房供应比较紧张或购买人有限制的情况下,开发“住人集装箱”也是未来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现有的快装屋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稳定性能不够好,且打钉挂重物件时,承受力小,不可悬挂较多物品,故使用有局限性,与此同时,现存快装屋隔音、隔热效果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组装板及其快装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其设置的加固组件和增固组件,两者与基体相配合,可增加基体的强度、以及承受力,从而不仅可以悬挂物体,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板面的强度,从而使整体房屋的强度提高一个层次,与此同时,加固组件和增固组件的中空结构能够减少温度、声音的传递,从而达到隔热,隔音的效果,满足使用需求,大大提高了组装板的实用性能,并且所设计的拼接式结构避免了钢结构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房屋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包括,基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间隔板,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加固组件,与所述间隔板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可形成容置空间。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强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强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加强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对称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均相互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强件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可形成第一孔和第二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增固组件与所述加固组件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增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孔的孔径。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便装组件,所述便装组件包括夹持体和嵌入体,所述夹持体和嵌入体分别设置于的两个所述增固组件一侧。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种快装屋,包括前墙体、侧墙体和后墙体,所述侧墙体设置于所述前墙体与后墙体的两端,且所述前墙体、侧墙体和后墙体均包括所述的组装板。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根据所述前墙体、侧墙体和后墙体的长度,将一个组装板垂直固定于横向辅助件内,另一个组装板底端嵌入设置于所述横向辅助件内,且其嵌入体设置于第一个组装板的夹持体内。作为本技术所述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墙体分别与所述前墙体和后墙体通过竖向辅助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设置的加固组件和增固组件,两者与基体相配合,可增加基体的强度、以及承受力,从而不仅可以悬挂物体,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板面的强度,从而使整体房屋的强度提高一个层次,与此同时,加固组件和增固组件的中空结构能够减少温度、声音的传递,从而达到隔热,隔音的效果,满足使用需求,大大提高了组装板的实用性能,并且所设计的拼接式结构避免了钢结构的使用,组装方便、快捷,从而降低了房屋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一个实施例的组装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一、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加固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加强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三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四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五个实施例的快装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横向辅助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竖向辅助件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参照图1和2,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一种组装板及其快装屋包括基体100,包括第一板101、第二板102和间隔板103,间隔板103设置于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之间;加固组件200,与间隔板103平行设置;以及,增固组件300,设置于基体100的两端。具体的,本技术主体结构包括基体100和加固组件200,二者相互配合,可增加组装板的强度、承受力以及抵抗力,保证其使用的可靠性能,其中,基体100,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其起到防护和承载加固组件200,需说明的是,基体100,包括第一板101、第二板102和间隔板103,间隔板103设置于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之间,三者为一体式结构,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0),包括第一板(101)、第二板(102)和间隔板(103),所述间隔板(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之间;以及,加固组件(200),与所述间隔板(103)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0),包括第一板(101)、第二板(102)和间隔板(103),所述间隔板(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之间;以及,加固组件(200),与所述间隔板(103)平行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200)包括加强件(201)、第一连接板(202)和第二连接板(203),所述第一连接板(202)与第二连接板(203)平行设置,所述加强件(20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2)和第二连接板(203)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2)和第二连接板(203)均与所述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垂直,可形成容置空间(N)。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201)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加强件(201)对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N)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201)包括第一竖板(201a)、第二竖板(201b)、第一横板(201c)和第二横板(201d),所述第一竖板(201a)与第二竖板(201b)对称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板(201c)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二竖板(201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201d)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01a)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02)和第二连接板(203)均平行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201c)、第二横板(201d)、第一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冯晨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