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72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型钢、圆钢或钢管,连接球、垫块组以及L型角钢;其中连接球中包括与圆钢或钢管相配合的杆体部以及与垫块组相配合的球体部,通过将杆体部与圆钢或钢管插装、紧固锁定,实现连接球与圆钢或钢管的连接,通过球体部自身不规则的形状,将其与垫块组相嵌合后,实现垫块组对其抱紧锁定,不规则球形不仅能起到防转功能,还能实现可靠锁定,使得连接球与垫块组两者间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简化了连接过程。垫块组对连接球实现锁定,而垫块组的连接固定则通过连接件Ⅱ、连接件Ⅲ以及L型角钢实现,L型角钢与型钢间则依靠连接件Ⅰ实现,仅需依序安装,即可满足可靠连接的需求,无需额外焊接等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结构设计领域中钢结构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在钢结构设计中,钢结构节点组件,即型钢与钢管或圆钢之间的连接结构,是钢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常用的连接方式是钢管的连接端被加工成坡口形,通过坡口形连接端的周壁与型钢的外壁相接合,再通过焊接方式使钢管与型钢呈一定斜角固定连接。该类结构的缺点在于:连接端焊接时,对电焊工人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不适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2、焊接方式连接固定使得型钢与钢管是不可拆卸的,会造成整体工件的体积过大,给运输带来不便。3、适用范围较小,不适于型钢与圆钢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型钢与圆钢或钢管的钢结构连接节点,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型钢、圆钢或钢管,还包括连接球、垫块组以及L型角钢;连接球包括杆体部以及设置在杆体部一端的球体部,其球体部的球体表面以不规则形式切有多个平面形成不规则球体,杆体部与球体部间圆弧过渡;垫块组包括相互配合的垫块A与垫块B,垫块A与垫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型钢、圆钢或钢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球、垫块组以及L型角钢;连接球包括杆体部以及设置在杆体部一端的球体部,其球体部的球体表面以不规则形式切有多个平面形成不规则球体,杆体部与球体部间圆弧过渡;垫块组包括相互配合的垫块A与垫块B,垫块A与垫块B上均设有凹槽且垫块A与垫块B上的凹槽组合后恰好包覆住球体部;两个L型角钢通过连接件Ⅰ相对设置在型钢的同一板面上,包覆住球体部的垫块组设置在两L型角钢之间,且垫块A与垫块B均通过连接件Ⅱ与型钢连接,垫块A与垫块B还通过连接件Ⅲ各自与一个L型角钢连接固定;连接球的杆体部插装进圆钢或钢管端头孔中并通过连接件Ⅳ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型钢、圆钢或钢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球、垫块组以及L型角钢;连接球包括杆体部以及设置在杆体部一端的球体部,其球体部的球体表面以不规则形式切有多个平面形成不规则球体,杆体部与球体部间圆弧过渡;垫块组包括相互配合的垫块A与垫块B,垫块A与垫块B上均设有凹槽且垫块A与垫块B上的凹槽组合后恰好包覆住球体部;两个L型角钢通过连接件Ⅰ相对设置在型钢的同一板面上,包覆住球体部的垫块组设置在两L型角钢之间,且垫块A与垫块B均通过连接件Ⅱ与型钢连接,垫块A与垫块B还通过连接件Ⅲ各自与一个L型角钢连接固定;连接球的杆体部插装进圆钢或钢管端头孔中并通过连接件Ⅳ可拆卸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陈增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纳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