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700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作业面开挖及场地平整;施工抗滑桩及挡土板、预埋锚索穿孔套管;桩后回填土至锚索面以下;锚索钻孔、穿束及注浆;锚索穿刚性保护套管;锚索张拉;锚索上阶土方回填;锚索补张拉、检测及封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回填土中施工锚索时塌孔造成锚索无法穿束及注浆不满、锚索孔定位偏差、锚索注浆张拉周期较长等问题,保证锚索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受场地限制,需开挖边坡施工抗滑桩后再进行回填土,或上下高差通常较大,施工作业面较窄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山区台地边坡支护形式较多,体量较大,尤其受场地限制无法放坡处理的永久性边坡,如道路旁、狭窄地形等位置,通常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边坡支护,此种支护形式受场地限制,需开挖边坡施工抗滑桩后再进行回填土,上下高差通常较大,施工作业面较窄,对道路交通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常规的施工工艺为施工抗滑桩及回填土后,在抗滑桩外侧搭设操作架施工锚索,此施工工艺需搭设大量操作架,且在桩后回填土层中施工预应力锚索,面临由于塌孔造成钻孔无法钻进、锚索穿束困难、注浆不满等问题,同时受锚索注浆工艺间歇影响,锚索张拉不能及时插入,影响后续工序施工;在锚索工作前,回填土侧压力还可能对桩身造成损害。若回填土在锚索工作后进行,受锚索间距影响,回填土作业面变小,不利于锚索成品保护及回填土施工,且回填土在回填压实过程中会对已张拉锚索的产生扰动,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施工工艺中的核心问题,提供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该综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自然山体边坡上进行开挖平整形成作业面;(2)在边坡作业面搭建支护架进行抗滑桩、挡土板施工;同时将锚索穿孔套管预埋在抗滑桩内:(3)在抗滑桩相对的边坡作业面进行钻孔后完成锚索穿束、注浆施工;(4)在锚索面下进行回填土施工;(5)将边坡外露锚索自由端穿过桩内预留穿孔套管并进行锚索张拉过程;(6)判断是否有上一层锚索面,如果有则返回步骤(3);否则进入下一步;(7)锚索补张拉、检测和封锚。所述抗滑桩施工过程:2.1由于场地限制,抗滑桩通常采用人工成孔矩形桩,一次性浇筑完成;地面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成孔;2.2抗滑桩所采用配筋率较高,钢筋直径较大,数量较多,故在场地内进行主筋的加工连接,采用汽车吊逐根吊至孔内,在孔内进行钢筋骨架焊接安装,同时绑扎复合箍筋,预埋挡土板水平钢筋;2.3在设计高度位置,安装锚索套管,套管使用无缝钢管,用水准仪或卷尺在抗滑桩主筋上定位标记套管标高,用专用角度测定装置调整套管倾斜角度,套管与钢筋焊接固定,并用泡沫板将套管两侧洞口封住;2.4当钢筋绑扎完毕后,从抗滑桩锁口位置起,搭设双排操作架,按照设计尺寸安装模板,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内加2~3道M16对拉螺栓,外用间距250的双钢管抱箍夹紧模板;2.5浇筑抗滑桩混凝土,一次浇筑批量不小于3根桩,每根桩应分层浇筑,一次浇筑深度不超过2m,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不得出现施工缝;2.6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1.5Mpa),可以拆除抗滑桩模板,拆模后及时浇水覆盖养护,同时可以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挡土板。抗滑桩施工时,预埋锚索穿孔套管,角度偏差不超过2°,定位偏差不超过5mm。所述锚索钻孔、穿束和注浆过程:4.1在回填土层搭设锚索钻孔平台,用锚索角度定位装置在坡面投射出锚索孔位,架设钻机,调整钻孔角度,按照设计钻至作业面中风化岩层;4.2锚索采用6束钢绞线组成,锚固段长6~8m,锚索前端加设导向帽,与锚索焊接固定,内填密实水泥砂浆,锚固段每隔0.4m~0.6m间隔设置对中支架及紧箍环,将注浆管从锚索中部的对中支架穿过,伸至锚固段前端;锚索自由段进行防腐处理后涂抹黄油,然后外套PVC波纹管,锚索根据实际钻孔深度现场截取,在理论长度上需加长70cm以便锚索张拉;4.3待锚索长度,顺直度,对中支架,注浆管绑扎检验合格后,进行锚索入孔,锚索按锚孔倾角推进,推进时要平顺,若在推进过程中无法达到设计深度,则将锚索平稳拔出后,重新清孔,直至安装到位;4.4锚索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清孔注浆,灌浆料按M35水泥砂浆配合比配料,采用压力注浆,注浆前孔口设置止浆塞,注浆压力为0.5~1Mpa,注浆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料为止;注浆30~45分钟后再补一次浆液。锚索钻孔孔位偏差不超过5mm,角度偏差不超过2°;锚索注浆浆料采用水泥砂浆,可掺入适量早强剂及微膨胀剂;锚索自由端做防腐处理,并穿过无粘结PVC软管保护套管。所述套管为DN100的无缝钢管,套管平铺于回填土面,套管中轴线与锚索中轴线在同一竖向平面,其高度高于锚索中轴线10mm,倾斜角度同锚索倾斜角度,保护套管埋入原边坡土层内及抗滑桩预埋套管内不小于100mm。所述锚索张拉过程:当注浆浆体及抗滑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张拉,采用手动油泵和千斤顶系统进行加载,正式张拉前进行预张拉,取10%~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锚索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使钢绞线完全平直,受力均匀,张拉应平缓加载,加载速率不宜大于0.1Nk/min。锚索张拉荷载分5次施加,依次取0.2、0.5、0.75、1.00、1.1倍设计值进行逐级张拉,前四级持荷5分钟,最后一级持荷15分钟,每级加载张拉持荷后应卸荷10%。所述锚索补张拉过程:当回填土完成后,逐根检查锚索锚固情况,进行锚索补张拉;锚索检测采用现场测定锁定力确定合格率,检测方法同锚索张拉过程,锚索检测张拉值为设计锁定力的1.2~1.4倍;检测合格后,采用砂轮切割机将锚具外露部分钢绞线预留50mm后切除,对锚墩涂刷防锈漆,最后再支模浇筑C35混凝土封锚。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锚索提前插入施工,确保锚索张拉前的注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2、本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在抗滑桩后回填土层中施工预应力锚索时,由于塌孔造成钻孔无法钻进、锚索穿束困难、注浆不满等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回填土在回填压实过程中对已张拉锚索的扰动,能够有效控制锚索的锚固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预应力锚索可在全面回填土前进行工作,降低了回填土侧压力对悬臂抗滑桩的影响;同时减少桩外侧操作架的搭设,降低成本以及在高操作架上施工的安全风险,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4、采用本施工工艺,施工速度快,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度高,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适用条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支护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支护断面大样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边坡开挖场平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抗滑桩及预埋套管施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阶锚索穿束及注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阶回填土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阶锚索穿套管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锚第二阶索钻孔及第一阶锚索张拉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阶锚索穿束及注浆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阶回填土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阶锚索穿套管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阶锚索张拉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阶回填土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锚索封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1)101在自然山体边坡上进行开挖平整形成作业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综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自然山体边坡上进行开挖平整形成作业面;(2)在边坡作业面搭建支护架进行抗滑桩、挡土板施工;同时将锚索穿孔套管预埋在抗滑桩内:(3)在抗滑桩相对的边坡作业面进行钻孔后完成锚索穿束、注浆施工;(4)在锚索面下进行回填土施工;(5)将边坡外露锚索自由端穿过桩内预留穿孔套管并进行锚索张拉过程;(6)判断是否有上一层锚索面,如果有则返回步骤(3);否则进入下一步;(7)锚索补张拉、检测和封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综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自然山体边坡上进行开挖平整形成作业面;(2)在边坡作业面搭建支护架进行抗滑桩、挡土板施工;同时将锚索穿孔套管预埋在抗滑桩内:(3)在抗滑桩相对的边坡作业面进行钻孔后完成锚索穿束、注浆施工;(4)在锚索面下进行回填土施工;(5)将边坡外露锚索自由端穿过桩内预留穿孔套管并进行锚索张拉过程;(6)判断是否有上一层锚索面,如果有则返回步骤(3);否则进入下一步;(7)锚索补张拉、检测和封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施工过程:2.1由于场地限制,抗滑桩通常采用人工成孔矩形桩,一次性浇筑完成;地面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成孔;2.2抗滑桩所采用配筋率较高,钢筋直径较大,数量较多,故在场地内进行主筋的加工连接,采用汽车吊逐根吊至孔内,在孔内进行钢筋骨架焊接安装,同时绑扎复合箍筋,预埋挡土板水平钢筋;2.3在设计高度位置,安装锚索套管,套管使用无缝钢管,用水准仪或卷尺在抗滑桩主筋上定位标记套管标高,用专用角度测定装置调整套管倾斜角度,套管与钢筋焊接固定,并用泡沫板将套管两侧洞口封住;2.4当钢筋绑扎完毕后,从抗滑桩锁口位置起,搭设双排操作架,按照设计尺寸安装模板,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内加2~3道M16对拉螺栓,外用间距250的双钢管抱箍夹紧模板;2.5浇筑抗滑桩混凝土,一次浇筑批量不小于3根桩,每根桩应分层浇筑,一次浇筑深度不超过2m,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不得出现施工缝;2.6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1.5Mpa),可以拆除抗滑桩模板,拆模后及时浇水覆盖养护,同时可以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挡土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抗滑桩施工时,预埋锚索穿孔套管,角度偏差不超过2°,定位偏差不超过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土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支护综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钻孔、穿束和注浆过程:4.1在回填土层搭设锚索钻孔平台,用锚索角度定位装置在坡面投射出锚索孔位,架设钻机,调整钻孔角度,按照设计钻至中风化岩层;4.2锚索采用钢绞线组成,锚固段长6~8m,锚索前端加设导向帽,与锚索焊接固定,内填密实水泥砂浆,锚固段每隔0.4m~0.6m间隔设置对中支架及紧箍环,将注浆管从锚索中部的对中支架穿过,伸至锚固段前端;锚索自由段进行防腐处理后涂抹黄油,然后外套P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家强隗合新李奥博侯放潘子龙赵光宇顾佳亮刘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