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化学除锈通常使用强酸,酸能与铁锈及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除锈的同时,酸又能和基础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氢能对铁锈和难溶的氧化皮产生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剥落和高价铁的还原,加速酸洗的过程,但传统的酸液处理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处理过程中大量氢气的产生会使钢材产生氢脆现象,引起金属的力学性能下降,影响钢铁本身的强度;同时易形成酸雾,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和腐蚀周围的设备及环境;酸液的消耗量也较大,增加处理成本;这类酸会对钢材形成过腐蚀。公开号为CN10445172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通过硅酸钠、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次磷酸钙、四硼酸钾、钼酸铵和去离子水制备的除锈剂,能够降低工件表面的损害,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工件还会继续锈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使其能够在除锈的同时,提高材料的防锈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包括以重量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磷酸20~40份、异辛酸锌3~6份、2‑羟基膦酰基乙酸钠11~17份、水溶性硅油8~2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4份、丙二醇26~33份、甲酸钠1~3.5份、去离子水60~80份、硅酸四乙脂3~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磷酸20~40份、异辛酸锌3~6份、2-羟基膦酰基乙酸钠11~17份、水溶性硅油8~2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4份、丙二醇26~33份、甲酸钠1~3.5份、去离子水60~80份、硅酸四乙脂3~7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磷酸25~35份、异辛酸锌4~5份、2-羟基膦酰基乙酸钠16~16份、水溶性硅油11~17份、十二烷基磺酸钠3.5~3.5份、丙二醇27~31份、甲酸钠1.3~3份、去离子水65~75份、硅酸四乙脂4~6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锈功能的除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配比的下列组分:磷酸30份、异辛酸锌4.5份、2-羟基膦酰基乙酸钠14份、水溶性硅油14份、十二烷基磺酸钠3份、丙二醇2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