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膜板组件和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57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用于形成显示区膜层。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掩膜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掩膜板,每一所述掩膜板具有一开口区;其中,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形状互补,拼接后构成所述显示区的非透光区;并且,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的形状具有重合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掩膜板组件和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特别涉及一种掩膜板组件及使用该掩膜板组件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制得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屏占比,显示面板上的非显示区域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例如,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手机显示屏1中,具有一显示区11和一绑定区12。为了尽量压缩非显示区域,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显示区11的上端设置一缺口(异形区)13,用于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和听筒等装置设置在所述缺口13中。然而,在显示区域设置缺口影响了显示区域的规则性和完整性,因此也无法实现电子设备的全屏显示。因而,需要一种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屏占比,以实现全屏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通过多块掩膜板及各掩膜板的开口区设计,可以在一具有至少一透光区的显示区内形成膜层,使得所述膜层仅形成于所述显示区中不包含所述透光区的区域内,以提高屏占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用于形成显示区膜层,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掩膜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掩膜板,每一所述掩膜板具有一开口区;其中,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形状互补,拼接后构成所述显示区的非透光区;并且,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的形状具有重合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为一封闭图形,并且所述透光区的边界独立于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非透光区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掩膜板组件包括两块掩膜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膜层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使用上述任意一种掩膜板组件,以各掩膜板作为遮挡层进行同一材料的蒸镀,用以形成具有至少一透光区的显示区的蒸镀膜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蒸镀膜层为阴极层或薄膜封装功能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和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内的一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为一封闭图形,并且所述透光区的边界独立于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使用上述任意一种掩膜板组件,以各掩膜板作为遮挡层进行同一材料的蒸镀,用以形成具有至少一透光区的显示区的蒸镀膜层;其中,所述蒸镀膜层为阴极层或薄膜封装功能层。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多块掩膜板的结构设计,利用多步蒸镀同一材料,实现了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且不在透光区上蒸镀功能层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屏占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和图1B为现有技术中手机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和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A和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掩膜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膜层制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全屏显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在显示面板2中具有一显示区21,在所述显示区21内形成一透光区210,用于设置一前置摄像头。如图2所示,所述透光区210为一封闭图形,并且所述透光区210的边界独立于与所述显示区21的边界,因而使得所述显示区21分为透光区210和非透光区211。所述透光区210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或异形,图2中所示的圆形透光区210仅作为一范例,不用于限制所述透光区210的形状。此外,所述透光区210可以位于所述显示区21内的任意位置,不限于图2中所显示的左上角位置。再者,所述显示区21内还可以包括多个所述透光区210。以下,以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2作为范例,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掩膜板组件及应用该掩膜板组件获得一形成一密封且边界独立的透光区的显示区的膜层,用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区21和所述透光区210的形状不以附图所示的形状为限制,并且所述透光区210在所述显示区21内的位置也不以附图所示的位置为限制。再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掩膜板组件的开口区位置及形状根据所述显示区21和透光区210的形状及相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附图中所示的所述掩膜板组件的形状仅作为一范例,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述掩膜板组件。如图3A和3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掩膜板组件10。所述掩膜板组件10包括一如图3A所示的第一掩膜板110和一如图3B所示的第二掩膜板120。所述第一掩膜板110具有一第一开口区111,所述第二掩膜板120具有一第二开口区121。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所述第二开口区121互补,拼接后构成图2中所示的所述显示区21的非透光区211。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所述第二开口区121的形状有重合部分(131a、131b),即,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第二开口区121的面积之和事实上大于图2中所示的非透光区211的面积(即所述显示区21与所述透光区210的面积之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第二开口区121的垂直投影是互补的,可以构成图2所示的非透光区211(即,所述显示区21去除所述透光区210后的剩余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所述第二开口区121的垂直投影具有重合部分(131a、131b),这样,可以在下文将详细描述的膜层制作过程中获得完整且连续的膜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的是,所述重合部分(131a、131b)可以是位于如图3A所示的第一开口区111中,当然也可以位于图3B所示的第二开口区121中,或是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第二开口区121分别具有一重合部分。当然,处于显示面板的厚度、膜层平坦度等考量,所述重合部分(131a、131b)的面积越小越好。当然,所述第一掩膜板110的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所述第二掩膜板120的所述第二开口区121的形状只要满足互补且拼接后构成图2中所示的所述显示区21的非透光区211即可,可以不限于图3A和3B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如图4A和4B、图5A和5B所示的形状,当然也不仅限于本专利技术附图所列的形状。当然,所述第一掩膜板110和所述第二掩膜板120还可以分别具有一第一框架112和一第二框架122。以下,以图3A和图3B所示的掩膜板组件10为例,阐述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2的膜层制作过程:以图3A所示的所述掩膜板组件10的第一掩膜板110为遮挡层,在一成膜基板30上进行蒸镀,获得如图6A所示的第一部分膜层41;随后再以所述掩膜板组件10的第二掩膜板120为遮挡层进行蒸镀,获得与所述第一部分膜层41同层的第二部分膜层42,如图3B所示。由于所述第一开口区111与所述第二开口区121互补且可以构成图2所示的非透光区211(即,所述显示区21去除所述透光区210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掩膜板组件,用于形成显示区膜层,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透光区和非透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掩膜板,每一所述掩膜板具有一开口区;其中,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形状互补,拼接后构成所述显示区的非透光区;并且,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的形状具有重合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掩膜板组件,用于形成显示区膜层,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透光区和非透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掩膜板,每一所述掩膜板具有一开口区;其中,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形状互补,拼接后构成所述显示区的非透光区;并且,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的形状具有重合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为一封闭图形,并且所述透光区的边界独立于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掩膜板的开口区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非透光区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掩膜板还具有一框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