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鹤芋根部浸提液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05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鹤芋根部浸提液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所述白鹤芋根部浸提液制备成伪鱼腥藻抑制剂,用于抑制水体中的伪鱼腥藻生长,具有成本低、针对性高、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的优点。

Application of an Extract from Root of White Crane tar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a root extract of taro. The root extract of taro is prepared as a pseudo-anabaena inhibitor, which is used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pseudo-anabaena in water bod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pertinenc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ecological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鹤芋根部浸提液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鹤芋根部浸提液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由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水华问题不仅会造成水质的恶化,同时威胁着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伪鱼腥藻是近年来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的一种典型水华蓝藻,在中国的南四湖、东平湖、丰庆湖,法国南部的湖、德国的Melangsee都曾发现该藻占据优势。有关研究表明,该藻不仅是典型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的主要生产者,还有可能释放肝毒素、神经毒素等蓝藻毒素,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现有的控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物理法,主要包括水力循环控藻、遮光控藻、超声控藻等。有相关研究报道,伪鱼腥藻具有典型的耐低光、抗扰动特征,因此,物理法不但实施方式复杂,动力成本较高,且对伪鱼腥藻的控制效果有限。化学法,主要采用投加化学药剂对藻类进行杀灭,这种方法一方面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藻类死亡后细胞破裂可能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胞内毒素的释放,存在环境危害。生物法,则包括微生物抑藻、植物抑藻等,一方面微生物抑藻剂的生态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鹤芋根部浸提液在制备伪鱼腥藻抑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鹤芋根部浸提液在制备伪鱼腥藻抑制剂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鹤芋根部浸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步骤A,获取成熟的白鹤芋根部;步骤B,将所述白鹤芋根部研磨,然后用水浸泡,得到所述白鹤芋根部浸提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将所述白鹤芋根部切成小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块的体积大小为5mm×5mm×5mm。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静思董文艺朱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