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98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包括入口处吹风机构、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在第一扁平通道的进风口处设有喇叭形进纸口;入口处吹风机构安装在喇叭形进纸口的前侧;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在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内均至少设有一个出风机构。该吹风式引纸装置将四个扁平通道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能够便于气流对纸带的吹送,使得出风机构的气流能够在纸带的下侧面上形成一定的输送分力和支撑分力,既能够实现气流支撑,又能够实现均匀气流输送,不会对纸带造成损坏。

A Blow-type Paper Draw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creates and discloses a blower-type paper-lea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lower mechanism at the entrance, a first flat channel, a second flat channel, a third flat channel and a fourth flat channel; a trumpet-shaped paper-feeding port is arrang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first flat channel; a blower mechanism at the entrance is install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trumpet-shaped paper-feeding port; a first flat channel, a second flat channel and a third flat channel. The first flat channel, the second flat channel, the third flat channel and the fourth flat channel are connected in turn to form an arc-shaped conveying channel, and at least one air outlet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flat channel, the second flat channel, the third flat channel and the fourth flat channel. The air-blown paper-guiding device joins four flat passages in turn to form an arc-shaped conveying passage, which can facilitate the air flow to blow the paper tape. The air flow of the air-blower mechanism can form a certain conveying and supporting forc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paper tape. It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air flow support, but also realize the uniform air flow conveying without causing damage to the paper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引纸装置,尤其是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纸辊卷纸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引纸装置,需要人工拉动纸带的首端边缘至纸辊的安装位置,从而方便将纸收卷到纸辊上。在人工拉动过程中常常会损坏纸带的首端边缘。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能够利用风力将纸带由生产处引送至纸辊处,避免使用人工引纸造成的边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提供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能够利用风力将纸带由生产处引送至纸辊处,避免使用人工引纸造成的边缘损坏。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包括入口处吹风机构、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在第一扁平通道的进风口处设有喇叭形进纸口;入口处吹风机构安装在喇叭形进纸口的前侧,用于向喇叭形进纸口处吹风;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且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向下倾斜安装,第三扁平通道水平安装,第四扁平通道向上倾斜安装;在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内均至少设有一个出风机构,使得各个扁平通道内的气流由入口处向出口处流动。进一步地,入口处吹风机构包括进风气管、固定安装板、两个固定座以及两个安装座;两个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安装板的下边缘上;两个安装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两个固定座上,并在安装座与固定座的安装面上均设有半圆形槽口;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槽口构成用于夹持进风气管的圆形夹持孔;进风气管固定安装在两个圆形夹持孔上,且进风气管的一端封闭;在进风气管上间隔设有出气口;在固定安装板的下边缘上设有便于出气口出风的通风槽口。进一步地,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均通过两个通道安装机构固定安装;第三扁平通道通过一个通道安装机构和一个角度调节座固定安装。进一步地,通道安装机构包括矩形安装板、连杆以及铰接座;铰接座用于固定安装在扁平通道的上侧面或下侧面上;连杆的下端铰接安装在铰接座上;矩形安装板安装在连杆的上端上,并在矩形安装板上设有腰型安装孔。进一步地,角度调节座包括竖向侧板、条形安装板、L形安装板以及调节螺栓;竖向侧板用于竖向安装在第三扁平通道进口处的侧边上,并在竖向侧板的上端部设有圆弧形限位孔;条形安装板固定安装在L形安装板上,并在条形安装板上分布设置有限位安装孔;调节螺栓的螺杆端部贯穿圆弧形限位孔后螺纹旋合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安装孔上。进一步地,出风机构包括条形壳体、设置在条形壳体两端的进风接口以及设置在条形壳体上的出风管口;条形壳体固定安装在扁平通道的内部下侧面上;条形壳体与扁平通道内气流相对的侧面设置为气流抬升坡面;出风管口设置在条形壳体与扁平通道内气流相背的侧面上,且各个出风管口沿条形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气流抬升坡面与扁平通道的内部下侧面的夹角为20~30°;出风管口的气流出射方向倾斜向上,且与扁平通道的内部下侧面的夹角为20~30°。进一步地,在第一扁平通道内设有两个出风机构,在第一扁平通道的侧边设有四根进气管分别与两个条形壳体端部的四个进风接口相对接;在第二扁平通道内设有一个出风机构,在第二扁平通道的侧边设有两根进气管分别与条形壳体端部的两个进风接口相对接;在第三扁平通道内设有一个出风机构,在第三扁平通道的侧边设有两根进气管分别与条形壳体端部的两个进风接口相对接;在第四扁平通道内设有两个出风机构,在第四扁平通道的侧边设有四根进气管分别与两个条形壳体端部的四个进风接口相对接。进一步地,在第二扁平通道的进风口处、第三扁平通道的进风口处以及第四扁平通道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对接安装喇叭形对接口;第一扁平通道的出风口向下倾斜与第二扁平通道的喇叭形对接口相对接;第二扁平通道的出风口处设置为水平延伸通道与第三扁平通道的喇叭形对接口相对接;第四扁平通道的出风口处设置为上翘的出口通道;第三扁平通道的出风口与第四扁平通道的喇叭形对接口相对接;第一扁平通道与第二扁平通道构成向下倾斜的下降通道,水平延伸通道与第三扁平通道构成水平通道,第四扁平通道与出口通道构成向上倾斜后侧上升通道,由下降通道、水平通道以及上升通道构成弧形输送通道。进一步地,第一扁平通道和第二扁平通道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25°;第四扁平通道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5~25°;出口通道向上倾斜的角度为30°。进一步地,在第三扁平通道上设有摆风机构;摆风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旋转圆盘、驱动拉杆、摆臂、两个内支座、摆动转轴以及摆风板;两个内支座安装在第三扁平通道的内部下侧面上,且位于第三扁平通道内出风机构的气流上游;摆动转轴旋转式安装在两个内支座上;在两个内支座上相对气流的一侧设有向上倾斜的导流挡板,摆动转轴位于导流挡板的下方;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安装在第三扁平通道的上方;旋转圆盘固定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拉杆的上端铰接安装在旋转圆盘的盘面边缘处;驱动拉杆的下端与摆臂的一端相铰接;摆动转轴的一端伸出第三扁平通道外与摆臂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安装;摆风板的一侧边缘固定安装在摆动转轴上,摆风板的另一侧边缘延伸至出风机构的上方。本专利技术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将第一扁平通道、第二扁平通道、第三扁平通道以及第四扁平通道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气流通道,且弧形输送通道能够便于气流对纸带的吹送,使得出风机构的气流能够在纸带的下侧面上形成一定的输送分力和支撑分力,既能够实现气流支撑,又能够实现气流输送,受力均匀,不会对纸带造成损坏;利用喇叭形进纸口与入口处吹风机构能够将纸带的首端边缘从生产设备输出后,在下降至喇叭形进纸口处能够被顺利吹送进入弧形输送通道内,无需人工辅助进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入口处吹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出风机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出风机构气流相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摆风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公开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包括:入口处吹风机构、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在第一扁平通道1的进风口处设有喇叭形进纸口5;入口处吹风机构安装在喇叭形进纸口5的前侧,用于向喇叭形进纸口5处吹风;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且第一扁平通道1和第二扁平通道2向下倾斜安装,第三扁平通道3水平安装,第四扁平通道4向上倾斜安装;在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内均至少设有一个出风机构,使得各个扁平通道内的气流由入口处向出口处流动。进一步地,入口处吹风机构包括进风气管13、固定安装板12、两个固定座15以及两个安装座14;两个固定座15固定设置在固定安装板12的下边缘上;两个安装座14通过螺栓安装在两个固定座15上,并在安装座14与固定座15的安装面上均设有半圆形槽口;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槽口构成用于夹持进风气管13的圆形夹持孔;进风气管13固定安装在两个圆形夹持孔上,且进风气管13的一端封闭;在进风气管13上间隔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处吹风机构、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在第一扁平通道(1)的进风口处设有喇叭形进纸口(5);入口处吹风机构安装在喇叭形进纸口(5)的前侧,用于向喇叭形进纸口(5)处吹风;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且第一扁平通道(1)和第二扁平通道(2)向下倾斜安装,第三扁平通道(3)水平安装,第四扁平通道(4)向上倾斜安装;在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内均至少设有一个出风机构,使得各个扁平通道内的气流由入口处向出口处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处吹风机构、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在第一扁平通道(1)的进风口处设有喇叭形进纸口(5);入口处吹风机构安装在喇叭形进纸口(5)的前侧,用于向喇叭形进纸口(5)处吹风;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依次对接构成弧形输送通道,且第一扁平通道(1)和第二扁平通道(2)向下倾斜安装,第三扁平通道(3)水平安装,第四扁平通道(4)向上倾斜安装;在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第三扁平通道(3)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内均至少设有一个出风机构,使得各个扁平通道内的气流由入口处向出口处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处吹风机构包括进风气管(13)、固定安装板(12)、两个固定座(15)以及两个安装座(14);两个固定座(15)固定设置在固定安装板(12)的下边缘上;两个安装座(14)通过螺栓安装在两个固定座(15)上,并在安装座(14)与固定座(15)的安装面上均设有半圆形槽口;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槽口构成用于夹持进风气管(13)的圆形夹持孔;进风气管(13)固定安装在两个圆形夹持孔上,且进风气管(13)的一端封闭;在进风气管(13)上间隔设有出气口(17);在固定安装板(12)的下边缘上设有便于出气口(17)出风的通风槽口(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扁平通道(1)、第二扁平通道(2)以及第四扁平通道(4)均通过两个通道安装机构固定安装;第三扁平通道(3)通过一个通道安装机构和一个角度调节座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道安装机构包括矩形安装板(10)、连杆(9)以及铰接座(18);铰接座(18)用于固定安装在扁平通道的上侧面或下侧面上;连杆(9)的下端铰接安装在铰接座(18)上;矩形安装板(10)安装在连杆(9)的上端上,并在矩形安装板(10)上设有腰型安装孔(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座包括竖向侧板(22)、条形安装板(19)、L形安装板(24)以及调节螺栓;竖向侧板(22)用于竖向安装在第三扁平通道(3)进口处的侧边上,并在竖向侧板(22)的上端部设有圆弧形限位孔(23);条形安装板(19)固定安装在L形安装板(24)上,并在条形安装板(19)上分布设置有限位安装孔(25);调节螺栓的螺杆端部贯穿圆弧形限位孔(23)后螺纹旋合安装在对应位置处的限位安装孔(25)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式引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风机构包括条形壳体(30)、设置在条形壳体(30)两端的进风接口(32)以及设置在条形壳体(30)上的出风管口(31);条形壳体(30)固定安装在扁平通道的内部下侧面上;条形壳体(30)与扁平通道内气流相对的侧面设置为气流抬升坡面;出风管口(31)设置在条形壳体(30)与扁平通道内气流相背的侧面上,且各个出风管口(31)沿条形壳体(30)的长度方向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加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诺轨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