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伟强专利>正文

指扣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97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扣锁,它由号码确认机构、错号扣指机构及解捕机构组成,配合外附的电子密码锁及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就可以组成一个十分可靠的捕盗装置。本指扣锁还具有结构简单、巧妙、捕捉动作迅速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各类保险柜、保险门、闸等物品上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电式的捕盗保险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保险柜、保险门、闸的指扣锁。现有的一种保险柜捕捉器,是利用与保险柜拉手联动的棘爪在有人非正常开启保险柜时将手指夹住,从而欲将窃贼捕捉。此种机械式捕捉器从窃贼拉动拉手开始,要经过七个机械动作才有可能将其捕捉住,故捕捉动作迟缓;此外,拉手内腔空间宽敞,完全有可能在手指前部戴上金属护套后伸入拉动拉手,即使闻声退出不及,被棘爪夹住,也很容易将手指退出,从而迅速逃离现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电式的指扣锁,采用曲形指孔及闸式卡指结构,能迅速、有效地对盗窃实施当场捕捉。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本指扣锁包括L形底板(6)、外壳(2)及有两个内腔(10、20)的锁壳(21),在内腔(20)下部安装有由开锁钮(3)、报警钮(28)、调节螺钉(5)、压簧(4)构成的号码确认机构;在锁壳(21)上部装有由电磁铁(1)、拉杆(19)、卡板支架(11)、压簧(13)、卡板(17)、拉簧(14)、棘齿条(15)组成的错号扣指机构;在底板(6)左侧对应内腔(10)处开有一个外指孔(9),两个内腔(10、20)之间设有带导槽(25)的内腔隔板(23),其中部开有一个内指孔(24),卡板(17)置于导槽(25)上方并可沿导槽(25)作上、下活动,卡板(17)底部中央有一个半圆形凹槽。所述的错号扣指机构,其电磁铁(1)紧固在底板(6)的竖直侧板内,卡板支架(11)跨在锁壳(21)中部,其下端部与锁壳(21)铰接,卡板支架(11)顶部中央设有一滚轮(18),卡板支架(11)与电磁铁(1)的衔铁之间铰接有一根拉杆(19),卡板支架(11)左侧锁壳(21)顶部装有一压簧(13),其两端分别与外壳支架(12)、棘齿条(15)相连接,角形卡板(17)上部有一拉绳(16),其水平侧板右端支承在滚轮(18)上,卡板(17)上部两侧与卡板支架(12)底部之间各装有一拉簧(14),装在卡板(17)一侧的棘齿条(15)下端与卡板支架(11)铰接。所述的号码确认机构,由开锁钮(3)、报警钮(28)组成的按钮盒(31)底部螺孔与调节螺钉(5)螺纹连接,调节螺钉(5)右端套入一压簧(4)与锁壳(21)右壁相连,其右端头部露出锁壳(21)右侧壁外。底板(6)周边钻有若干小孔,以便于在各类保险柜门、保险门、闸上安装固定本指扣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本指扣锁用于各类保险装置时,需要与电子密码锁、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配合使用。正常使用时,操作者将一只手指从外指孔(9)穿过内腔(10)、内指孔(24)到达内腔(20),手指呈弯曲状,手指中节刚好对应卡板(17)。先按动一次开锁钮(3),然后,从设在指扣锁附近的电子密码锁输入予设密码,之后,再用手指按动一下开锁钮(3),经外附的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识别后表示确认,并驱动外附的执行机构,就可将保险柜门打开。当盗贼作案时,电子密码锁输入错号密码,并按动开锁钮(3)后,经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识别为误码,则电磁铁(1)线圈通电动作,衔铁吸合,卡板支架(11)在拉杆(19)作用下摆向右方,卡板(17)在拉簧(14)的作用下迅速向下运动并将手指紧紧卡住。此时,棘齿条(15)将卡板(17)的直角部棘住,使卡板(17)无法上移,盗贼处于待捕状态,参见下面图5、图6所示的指扣锁待命状态及指扣卡指状态示意图。解捕操作是这样的向电子密码锁输入一个予设的解捕密码,令电磁铁(1)线圈断电,衔铁释放,通过拉杆(19)将一个推力传递至卡板支架(11),使其压住卡板(17)的水平侧板,同时驱动执行机构将保险柜门打开(只当扣指后解捕密码才起作用),然后,提起拉绳(16),棘齿条(15)受绳(16)的作用力而摆向左方,与此同时,亦将卡板(17)提起,在压簧(13)作用下,卡板支架(11)及其上的滚轮(18)就将卡板(17)顶部支撑着。盗贼的手指可以松脱出来。由于按钮盒(31)盒面的开钮锁(3)相邻部位装有报警钮(28),故只能用手指感知开锁钮(3)的位置。若盗贼企图用异形物件伸入内腔(20)去按动开锁钮(3),则极易触及报警钮(28),且固定螺钉(27)与开锁钮(3)及报警钮(28)形状相似,位置相邻,要准确按动开锁钮(3)则非用手指不可。故基本排除了不用手指而企图打开保险柜的可能性。本技术由于将开锁钮(3)设于内腔(20)深处,欲按此钮,只能用手指穿过仿曲指形的通道才可实现,在开锁钮(3)相邻部位装有与其形似的报警钮(28),非操作者会易于触动报警钮(28),加之配合外附的电子密码锁、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就能十分可靠地捕捉住盗贼,又不会伤及其手指。此外,本指扣锁还具有结构简单、巧妙、捕捉动作迅速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各类保险柜、保险门、闸等物品上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图1的B向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4是图1的C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指扣机构待命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指扣机构卡指状态示意图。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照图1、图2、图3所示,在底板(6)左侧开有一个能穿入手指的圆形外指孔(9),两边各钻有三个等距离的安装孔(22),其竖直侧板下部开有一个调节孔(7),电磁铁(1)底座安装固定在底板(6)的竖直侧板内。锁壳(21)中部靠左侧设有中间带导槽(25)的内腔隔板(23),其下部开有能穿过手指的内指孔(24),卡板(17)置放在该导槽(25)内,并可作上、下自由运动,卡板(17)的水平部分在锁壳(21)外面。内腔隔板(23)左侧为内腔(10),其右侧为内腔(20),内腔(10)与外指孔相对应。将调节螺钉(5)从锁壳(21)右侧板下方小孔穿入,然后套入压簧(4)、旋入带螺孔的按钮盒(31)至合适位置。按钮盒(31)面板上装有开锁钮(3)、报警钮(28)、引线柱(26)及固定螺钉(27),参见图4所示,开锁钮(3)、报警钮(28)的控制导线经引线柱(26)接至外附的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上。将安装好的锁壳(21)固定在底板(6)左方。在锁壳(21)外侧壁靠近卡板(17)处装有一个卡板支架(11),其下端部与锁壳(21)铰接,其顶部装有一滚轮(18),与卡板(17)水平部分相接,卡板(17)两侧各装有一条拉簧(14),其一端与卡板(17)顶部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卡板支架(11)底部。在卡板(17)左侧卡板支架(11)上铰接有一棘齿条(15),锁壳(21)左上部固装有外壳支架(12),压簧(13)一端固定在外壳支架(12)上,另一端固定在棘齿条(15)上。卡板(17)直角处扎着拉绳(16)一端,拉绳(16)另一端穿过棘齿条(15)水平板的小孔及外壳(2)的小孔引出外面成自由端,此两个小孔应错开一定的距离。拉杆(19)一端固定在卡板支架(11)上部,另一端固定在电磁铁(1)的衔铁上部。最后,盖上外壳(2),并用螺钉紧固在底板(6)上,将电磁铁(1)的两根电源线穿过外壳(2)引至外附的密码错号电子识别电路上。权利要求1.一种指扣锁,包括L形底板(6)、外壳(2)及有两个内腔(10、20)的锁壳(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安装在内腔(20)下部的由开锁钮(3)调节螺钉(5)、压簧(4)构成的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扣锁,包括L形底板(6)、外壳(2)及有两个内腔(10、20)的锁壳(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安装在内腔(20)下部的由开锁钮(3)调节螺钉(5)、压簧(4)构成的号码确认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强倪道友张成义
申请(专利权)人:朱伟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