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志斌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6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包括底座、框架、滤网、丝杆、导向杆、侧板、毛刷和扇叶,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框架的两侧对称安装侧板;框架的内部顶部中央位置安装用于散热的扇叶,扇叶两侧对称竖直安装滤网;滤网朝向装置外的一侧均竖直安装有丝杆,丝杆上水平安装有毛刷,毛刷的头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毛刷的尾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灰尘落入到电气设备上给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隐患,滤网的清理、维修和更换极为方便;方便对框架内部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降低了框架内部的清理难度。

A Dust-proof Box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proof box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rame, a filter screen, a screw, a guide rod, a side plate, a brush and a fan lea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frame through bolts, and the side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the fan blades for heat dissipation are install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inner top of the frame, and the filters are symmetrically and vertically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an blades; A screw rod is installed vertically on one side, and a brush is installed horizontally on the screw rod. The head of the brus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thread. The end of the brush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rod, and the guide rod is fixed vertically inside th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voiding the hidden danger caused by dust falling on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venient cleaning,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f the filter screen, convenient cleaning of the dust accumul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ame, and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clean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体,具体是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电子等领域中,其通常会被放置在电气设备箱内,用于防止被破坏,由于电气设备通常启动后均需要长时间运行,其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聚集在电气设备箱内,为了防止热量无法及时散去造成电气设备运行迟缓或故障,往往会在电气设备箱上设置很多的散热孔,用于实现散热,电气设备箱上设置散热孔虽然解决了散热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积尘的问题,积尘问题同样会给电气设备的有效运行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包括底座、万向轮、框架、安装座、滤网、丝杆、导向杆、铰接轴、侧板、散热孔、毛刷、第一电动机、拉环、第二电动机、转轴、扇叶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框架的两侧对称安装侧板,侧板上均匀开设若干散热孔,侧板的底部通过铰接轴与框架的两侧底部转动连接,侧板的顶端通过固定装置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部顶部中央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安装有若干扇叶,第二电动机的两侧对称竖直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底端通过安装座与框架固定连接,滤网的顶端伸出框架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滤网朝向装置外的一侧均竖直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框架的底部转动安装,丝杆的顶端伸出框架的上方与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上表面,丝杆上水平安装有毛刷,毛刷与丝杆螺纹连接且毛刷的头端与滤网的侧面相接触,毛刷的尾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竖直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内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主要由第一滑槽、弹簧、楔形块、滑块、第二滑槽、连接杆和把手构成,第一滑槽竖直开设在侧板的顶部,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底端与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与第一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框架的下表面与第一滑槽对应的位置竖直开设第二滑槽,楔形块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作用将侧板固定,第二滑槽内通过滑块结构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杆的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顶端伸出框架的上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把手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且安装座上与滤网的相连处通过胶水规定安装有密封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底部且安装座与框架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杆与框架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万向轮方便移动装置,框架内部电气设备的两侧均安装滤网,避免灰尘落入到电气设备上给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隐患,当滤网上的灰尘堆积过多时,打开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通过与导向杆的配合作用使毛刷上下运动,毛刷运动的过程中将滤网上的灰尘刷落,滤网的清理方便;当滤网出现损坏时,使用者可通过拉环直接将滤网抽出,方便滤网的维修和更换;当框架的底部堆积灰尘时,使用者通过固定装置打开侧板,方便对框架内部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降低了框架内部的清理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底座1、万向轮2、框架3、安装座4、滤网5、丝杆6、导向杆7、铰接轴8、侧板9、散热孔10、毛刷11、第一电动机12、拉环13、第二电动机14、转轴15、扇叶16、固定装置17、第一滑槽171、弹簧172、楔形块173、滑块174、第二滑槽175、连接杆176、把手17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包括底座1、万向轮2、框架3、安装座4、滤网5、丝杆6、导向杆7、铰接轴8、侧板9、散热孔10、毛刷11、第一电动机12、拉环13、第二电动机14、转轴15、扇叶16和固定装置17,所述底座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3,框架3的两侧对称安装侧板9,侧板9上均匀开设若干散热孔10,侧板9的底部通过铰接轴8与框架3的两侧底部转动连接,侧板9的顶端通过固定装置17与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7主要由第一滑槽171、弹簧172、楔形块173、滑块174、第二滑槽175、连接杆176和把手177构成,第一滑槽171竖直开设在侧板9的顶部,第一滑槽171内滑动安装有楔形块173,楔形块173的底端与弹簧172的顶端固定连接,弹簧172的底端与第一滑槽171的底部固定连接,框架3的下表面与第一滑槽171对应的位置竖直开设第二滑槽175,楔形块173通过第一滑槽171和第二滑槽175的配合作用将侧板9固定,第二滑槽175内通过滑块结构滑动安装有滑块174,滑块174的上表面与连接杆176的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连接杆176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把手177固定连接;所述框架3的内部顶部中央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4,第二电动机14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与转轴15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5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安装有若干扇叶16,第二电动机14的两侧对称竖直固定安装有滤网5,所述滤网5的底端通过安装座4与框架3固定连接,滤网5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且安装座4上与滤网5的相连处通过胶水规定安装有密封条,安装座4固定安装在框架3的底部且安装座4与框架3一体成型,滤网5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环13;所述滤网5朝向装置外的一侧均竖直安装有丝杆6,丝杆6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框架3的底部转动安装,丝杆6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与第一电动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3的上表面,丝杆6上水平安装有毛刷11,毛刷11与丝杆6螺纹连接,且毛刷11的头端与滤网5的侧面相接触,毛刷11的尾端与导向杆7滑动连接,导向杆7竖直固定安装在框架3的内部,所述导向杆7与框架3一体成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技术时,使用者通过万向轮2方便移动装置,在电气的工作过程中,打开第二电动机14,第二电动机14通过转轴15带动扇叶16转动,对安装在框架3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散热,热量从框架3两侧安装的侧板9上开设的散热孔10散发出去,同时在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可以通过散热孔10进入到框架3内部,滤网5将灰尘吸附,避免灰尘落入到电气设备上给电气设备的运行带来隐患,当滤网5上的灰尘堆积过多时,打开第一电动机12,第一电动机12带动丝杆6转动,丝杆12通过与导向杆7的配合作用使毛刷11上下运动,毛刷11运动的过程中将滤网5上的灰尘刷落;当滤网5出现损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包括底座(1)、万向轮(2)、框架(3)、安装座(4)、滤网(5)、丝杆(6)、导向杆(7)、铰接轴(8)、侧板(9)、散热孔(10)、毛刷(11)、第一电动机(12)、拉环(13)、第二电动机(14)、转轴(15)、扇叶(16)和固定装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3),框架(3)的两侧对称安装侧板(9),侧板(9)上均匀开设若干散热孔(10),侧板(9)的底部通过铰接轴(8)与框架(3)的两侧底部转动连接,侧板(9)的顶端通过固定装置(17)与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框架(3)的内部顶部中央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4),第二电动机(14)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与转轴(15)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5)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安装有若干扇叶(16),第二电动机(14)的两侧对称竖直固定安装有滤网(5),所述滤网(5)的底端通过安装座(4)与框架(3)固定连接,滤网(5)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环(13);所述滤网(5)朝向装置外的一侧均竖直安装有丝杆(6),丝杆(6)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框架(3)的底部转动安装,丝杆(6)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与第一电动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3)的上表面,丝杆(6)上水平安装有毛刷(11),毛刷(11)与丝杆(6)螺纹连接且毛刷(11)的头端与滤网(5)的侧面相接触,毛刷(11)的尾端与导向杆(7)滑动连接,导向杆(7)竖直固定安装在框架(3)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包括底座(1)、万向轮(2)、框架(3)、安装座(4)、滤网(5)、丝杆(6)、导向杆(7)、铰接轴(8)、侧板(9)、散热孔(10)、毛刷(11)、第一电动机(12)、拉环(13)、第二电动机(14)、转轴(15)、扇叶(16)和固定装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3),框架(3)的两侧对称安装侧板(9),侧板(9)上均匀开设若干散热孔(10),侧板(9)的底部通过铰接轴(8)与框架(3)的两侧底部转动连接,侧板(9)的顶端通过固定装置(17)与框架(3)固定连接;所述框架(3)的内部顶部中央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4),第二电动机(14)的输出端竖直向下与转轴(15)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15)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固定安装有若干扇叶(16),第二电动机(14)的两侧对称竖直固定安装有滤网(5),所述滤网(5)的底端通过安装座(4)与框架(3)固定连接,滤网(5)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拉环(13);所述滤网(5)朝向装置外的一侧均竖直安装有丝杆(6),丝杆(6)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框架(3)的底部转动安装,丝杆(6)的顶端伸出框架(3)的上方与第一电动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框架(3)的上表面,丝杆(6)上水平安装有毛刷(11),毛刷(11)与丝杆(6)螺纹连接且毛刷(11)的头端与滤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蔡志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