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06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能锅,属于烹调器械领域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机座,所述机座上部设有容纳腔;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并排布置;加热盘,所述加热盘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上;调控电路,所述调控电路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在此方案中,由于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能够产生不同的热量,即加热盘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食物烹调,大大提高了食物烹调的效率。

Universal p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cook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scheme in the field of cook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achine seat with a holding chamber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chine seat, a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a heating plate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The heating disc is supported on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the regulating circu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the regulating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in this scheme, because the first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the second electric heating wire can generate different heat, That is, the heating plate can cook foo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the same tim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food coo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能锅
本技术涉及烹调器械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万能锅。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煮食离不开各种的烹调器械,其中存在一种万能锅,它能产生不同的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便于用户对食物进行处理,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此类万能锅同一时间只能保持于一特定温度,若有两种食物需要使用不同温度进行烹调,只能先对其中一种食物进行烹调,然后再对另一种食物进行烹调,即烹调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能锅,以解决现有技术烹调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万能锅,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部设有容纳腔;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并排布置;加热盘,所述加热盘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上;调控电路,所述调控电路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其中,还包括,第一主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热丝抵接,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其中,还包括,第一副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盘抵接,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其中,还包括,第二主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电热丝抵接,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其中,还包括,第二副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盘抵接,所述第二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副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其中,所述加热盘与所述第一电热丝相对的部分为第一加热区,所述加热盘与所述第二电热丝相对的部分为第二加热区,所述第一加热区与所述第二加热区之间设有隔热板。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区的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加热区的表面设有多根凸条,多根所述凸条相互分离布置。其中,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加热盘上,所述锅盖的外表面设有提手。其中,所述加热盘的周边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其中,所述机座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所述加热盘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上,所述调控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所以调控电路能够控制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产生不同的热量,即加热盘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食物烹调,大大提高了食物烹调的效率,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万能锅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万能锅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机座;11、容纳腔;12、把手;13、温度调节键;14、支撑脚;21、第一电热丝;22、第二电热丝;31A、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B、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2A、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2B、第二副温度传感器;4、调控电路;5、加热盘;51、翻边;521、第一加热区;522、第二加热区;53、凸条;54、隔热板;6、锅盖;61、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从图1至2可知,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万能锅,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部设有容纳腔11;第一电热丝21,所述第一电热丝21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第二电热丝22,所述第二电热丝22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二电热丝22与所述第一电热丝21并排布置;加热盘5,所述加热盘5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21和所述第二电热丝22上;调控电路4,所述调控电路4与所述第一电热丝21和所述第二电热丝22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21和所述第二电热丝22的发热温度。由于所述加热盘5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21和所述第二电热丝22上,所述调控电路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21和所述第二电热丝22的发热温度,所以调控电路4能够控制第一电热丝21和第二电热丝22产生不同的热量,即加热盘5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食物烹调,大大提高了食物烹调的效率,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所示,有关第一电热丝21的温度控制,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万能锅可进行如下改进,还包括,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与所述第一电热丝21抵接,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与所述调控电路4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4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21的发热温度。由于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与第一电热丝21抵接,所以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能够准确检测第一电热丝21的发热温度,调控电路4在获知第一电热丝21的发热温度后,便能及时对第一电热丝21进行温度调控,大大提高了第一电热丝21的温度控制准确性。如图1所示,在设置了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万能锅还可进行如下改进,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与所述加热盘5抵接,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与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设于所述容纳腔1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与所述调控电路4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4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31A和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21的发热温度。由于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与加热盘5抵接,所以第一副温度传感器31B能够准确测得加热盘5被第一电热丝21加热后的温度,调控电路4在获知第一电热丝21和加热盘5的温度后,便能及时对第一电热丝21进行温度调控,大大提高了第一电热丝21的温度控制准确性。譬如,第一电热丝21已经发热至所需温度后,若测得加热盘5未到达所需温度,调控电路4便可加大第一电热丝21的发热温度,以使加热盘5尽快到达所需温度,若测得加热盘5已经到达所需温度,调控电路4便可保持或减弱第一电热丝21的发热温度,以避免加热盘5的温度过高。如图1所示,有关第二电热丝22的温度控制,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万能锅可进行如下改进,还包括,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2A,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2A与所述第二电热丝22抵接,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2A与所述调控电路4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4能够根据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2A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热丝22的发热温度。由于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2A与第二电热丝22抵接,所以第二主温度传感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部设有容纳腔;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并排布置;加热盘,所述加热盘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上;调控电路,所述调控电路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部设有容纳腔;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并排布置;加热盘,所述加热盘承托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上;调控电路,所述调控电路与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发热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主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热丝抵接,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发热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能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副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盘抵接,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调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控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主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副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发热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万能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主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电热丝抵接,所述第二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邦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