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东华专利>正文

油压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05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压铰链,包括外臂身、铰链斗仔和底座,铰链斗仔与外臂身之间通过外脖连结片和内脖卡簧片连结,还包括内臂身,推块和推块弹簧,内臂身设置在外臂身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内臂身的末端,并通过推块弹簧与内臂身连结,在所述推块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个推舌,所述底座与内臂身通过凸块与凹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底座的后部开设有孔,所述推舌设置在该孔内,所述孔的长度大于推舌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组装的效率,而且方便铰链之间的拆卸,节约螺丝,降低成本;在使用时,通过油缸柱的运动,在关门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对门和人都产生保护的作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涉及一种油压铰链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铰链,一般都是由铰链外臂身、铰链斗仔、铰链底座构成,铰链外臂身与铰链斗仔之间通过外脖连接片和内脖卡簧片连接,铰链底座与铰链外臂身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的铰链,由于外臂身与底座之间是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增加了安装螺丝所需要的工时,影响到铰链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连接螺丝的存在,也会影响到铰链的外观,此外,现有的铰链由于外臂身与铰链斗仔之间仅仅是通过外脖连接片和内脖卡簧片连接,使用的时候,内博卡簧片的作用力比较强,关门时反弹较大没有缓冲,易损坏柜门,也易伤着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外形美观的油压铰链。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压铰链,包括外臂身、铰链斗仔和底座,铰链斗仔与外臂身之间通过外脖连结片和内脖卡簧片连结,还包括内臂身,推块和推块弹簧,内臂身设置在外臂身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内臂身的末端,并通过推块弹簧与内臂身连结,在所述推块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个推舌,所述底座与内臂身通过凸块与凹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底座的后部开设有孔,所述推舌设置在该孔内,所述孔的长度大于推舌的长度。在所述内臂身与底座之间可以设置有油缸柱,内衔接片、外衔接片和U型涡钉,所述油缸柱的后端与内臂身固定,油缸柱前端的油缸轴固定在外衔接片的连接轴上,外衔接片与内衔接片连结,内衔接片与所述U型涡钉连结,所述U型涡钉连接在外脖连结片与外臂身连接的连接轴上。在所述外臂身与内臂身之间可以通过调整螺丝和紧固螺丝连接固定。所述内臂身可以高出外臂身的上表面,在所述内臂身高出部分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后的倒钩,在内臂身高出部分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底座的前端压在所述的两个倒钩下,在底座后端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卡接在该凹槽内。所述的推舌可以为后侧为斜面。在所述外臂身外可以安有遮蔽片。在所述紧固螺丝与调整螺丝之间可以设置有空心槽。本技术的油压铰链,由于在外臂身和底座之间增加了内臂身,在内臂身的末端增加了推块和推块弹簧,底座与内臂身之间通过凸凹结构连接在一起,推块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孔内,这样通过推块、凸凹连结,将底座与内臂身固定在一起,在推块弹簧的作用下,推块可以前后运动,从而可以将底座从内臂身上取下,这种结构,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方便铰链之间的拆卸,节约螺丝,降低成本;此外,由于在内臂身与底座之间增加了油缸柱,油缸柱通过内、外衔接片和U型涡轮与外脖连接片与外臂身的连接轴连结,在使用时,通过油缸柱的运动,在关门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对门和人都产生保护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与后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没有安装底座状态下的正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臂身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臂身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底座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油压铰链,包括外臂身1,铰链斗仔2,底座3,铰链斗仔2与外臂身1之间通过外脖连接片4和内脖卡簧片5连接,在外臂身1内固定有内臂身6,在内臂身6内固定有油压柱7,油压柱7的后端固定在内臂身6上,油压柱7的前端油缸轴与内衔接片8的一端轴连接,内衔接片8的另一端与外衔接片9轴连结,外衔接片9与U型涡钉10轴连结,U型涡钉10连接在外脖连结片4与外臂身1连接的连接轴上。在油压柱7的后端内臂身6上设有推块11,推块11通过推块弹簧22固定在内臂身6内,推块11的上端设有推舌12,推舌12的后侧为斜面,底座3设置在内臂身6的上面,在底座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凹槽13,在内臂身6的两侧相对位置设有凸块14,在内臂身6的前端两侧还分别设有向后的倒钩15,底座3的前端压在两个倒钩15下,凸块14卡接在该凹槽13内,所述的推舌12位于底座3后端的方孔16内,方孔16的长度大于推舌12的长度。在使用中,在推块弹簧12的作用下,推块11向前运动,由于方孔16的长度大于推舌12的长度,方孔16与推舌12产生的连接处产生空隙,底座3就可以从内臂身6上拆卸下来,而在安装时,由于推舌12的一侧为斜面,直接按压底座3,就可以将二者安装在一起。在外臂身1与内臂身6之间可以通过调整螺丝17和紧固螺丝18连接固定,调整螺丝17固定在外臂身1与内臂身6的螺丝孔21内,紧固螺丝18固定在外臂身1上的螺丝孔和内臂身6一端的槽20内,这样,可以根据安装时所需要的位置关系,调整内臂身6在外臂身1内的位置关系。为了节省材料,可以在调整螺丝17和紧固螺丝18之间的外臂身6上开设有空槽19。在外臂身1的外面还可以设有遮蔽片,将紧固螺丝18和调整螺丝17遮蔽起来。权利要求1.一种油压铰链,包括外臂身、铰链斗仔和底座,铰链斗仔与外臂身之间通过外脖连结片和内脖卡簧片连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臂身,推块和推块弹簧,内臂身设置在外臂身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内臂身的末端,并通过推块弹簧与内臂身连结,在所述推块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个推舌,所述底座与内臂身通过凸块与凹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底座的后部开设有孔,所述推舌设置在该孔内,所述孔的长度大于推舌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臂身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油缸柱,内衔接片、外衔接片和U型涡钉,所述油缸柱的后端与内臂身固定,油缸柱前端的油缸轴固定在外衔接片的连接轴上,外衔接片与内衔接片连结,内衔接片与所述U型涡钉连结,所述U型涡钉连接在外脖连结片与外臂身连接的连接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压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臂身与内臂身之间通过调整螺丝和紧固螺丝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臂身高出外臂身的上表面,在所述内臂身高出部分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后的倒钩,在内臂身高出部分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底座的前端压在所述的两个倒钩下,在底座后端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卡接在该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舌为后侧为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压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臂身外安有遮蔽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压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螺丝与调整螺丝之间设置有空心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压铰链,包括外臂身、铰链斗仔和底座,铰链斗仔与外臂身之间通过外脖连结片和内脖卡簧片连结,还包括内臂身,推块和推块弹簧,内臂身设置在外臂身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内臂身的末端,并通过推块弹簧与内臂身连结,在所述推块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个推舌,所述底座与内臂身通过凸块与凹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底座的后部开设有孔,所述推舌设置在该孔内,所述孔的长度大于推舌的长度。本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组装的效率,而且方便铰链之间的拆卸,节约螺丝,降低成本;在使用时,通过油缸柱的运动,在关门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缓冲,对门和人都产生保护的作用。文档编号E05F5/00GK2748613SQ20042005868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潘东华 申请人:潘东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铰链,包括外臂身、铰链斗仔和底座,铰链斗仔与外臂身之间通过外脖连结片和内脖卡簧片连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臂身,推块和推块弹簧,内臂身设置在外臂身内,所述推块设置在内臂身的末端,并通过推块弹簧与内臂身连结,在所述推块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个推舌,所述底座与内臂身通过凸块与凹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底座的后部开设有孔,所述推舌设置在该孔内,所述孔的长度大于推舌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东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